中小企业拿财政资金套利炒房!房价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在深圳这座“敢为人先”的城市,楼市监管永远跑输市场。


今年经济受疫情严重打击,深圳一季度GDP陷入萎缩毫无悬念,但楼市游戏却异常火热。


深圳3月的房价继续昂首阔步,走出了“宇宙中心城市”的底气,二手房涨幅位居全国榜首,南山区、宝安区等核心地段的千万豪宅频现“秒光”新闻,最高达100万的“喝茶费”重出江湖。


对此“疫情景气”,上周五深圳市住建局淡定回应:前期需求释放,价格涨幅不大。


两天之后,一则姗姗来迟的监管通知终于公开了深圳楼市背后的猫腻。


4月20日,央行深圳中支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自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情况。不得不说,银行系统的工作效率让人惊叹,当天下午2:30前就能完成数据报送,你该说监测系统后期真给力呢还是给力呢。


中小企业拿财政资金套利炒房!房价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当天傍晚,深圳中小企业服务局发布《关于规范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的通告》,称将加大对贷款贴息项目审核,严防骗取财政资金。


事情很明显——深圳楼市在玩一场财政套利的金融游戏。


实际上,这场游戏从一个半月前就已经开始了。


为了真金白银支持中小企业,深圳于3月4日颁发惠企16条,深圳市财政通过银行给中小微的贷款补贴50%的利息,深圳各区随后也在此基础上再叠加补贴。


下图来自微博网友“@不想再炸号的搬砖狗”,可以帮大家轻松理解深圳的财政贴息补助。如果一家中小微企业在南山区贷款1000万,最终实付19万利息,年化1.9%。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真实降低了很多。

中小企业拿财政资金套利炒房!房价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但同样在3月4日这一天,财政部下发通知,要求防止层层加码叠加贴息支持,避免出现贷款利率过低甚至负利率带来企业套利等问题。


也就是说,决策层已经提示过套利风险。


然而,市场依然抢先地方监管一步,把一场纾困中小微的行动搞成了楼市的金融比拼游戏。


放出来的水,还是流进了楼市。


深圳楼市这场金融游戏的难度一点都不高。


只要你能申请到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贷,条件是名下有一套房再加上有注册公司,你就能享受深圳的财政补贴,近乎无息获取7成的贷款。


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中小企业拿财政资金套利炒房!房价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一个理性人谁能抵制近乎无风险政策套利的诱惑?


都不用提那些出手狠准稳的投资客,设想你是一个普通的深圳市民,你知道周围的人都通过经营贷无息买房,在寸土寸金、房价一步步向对岸看齐的深圳,你能坐得住吗?


区区一个注册公司证明,根本难不倒深圳市民。


据证券时报采访的中介人员称,直接花几千块钱就可以购买一个皮包公司的注册证明。另一个用来证明资金用途的购销合同也可以花钱买,“这些资料都是为了满足监管层相关要求,保证资金出去表面不违规。”


据经济观察报,一名国有银行深圳区域人士透露,以往实操过程中,除非上层政策收紧,银行会临时要求客户提供相关材料证明贷款用途,一旦贷款用途与申请时描述不一致,银行会限期收回贷款。“如果监管层未明令严控,银行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会认真监控资金流向。”


而且,此次贷款期限还打破央行此前对消费贷、经营贷等“不超过5年”限制,最长达到10年,先息后本,每年需要过桥一次本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司贷到500万元,满一年偿还一次500万元本金,三天之后又可以重新将这笔本金提取出来。


真正对资金有需求的中小企业主,也不可能抵制这种诱惑。


证券时报还采访了一个在坪山区经营服装生产的黄先生,他的工厂受疫情冲击严重,之前打算卖房筹钱,但现在也准备申请经营贷。至于贷款到手之后怎么用,“他笑而不语。”


深圳市对此一无所觉吗?深圳市不知道这座城市的特质吗?我对此很怀疑。


要知道,经营贷套利行为就是2017年深圳炒房客率先闯出来的道路,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中小企业拿财政资金套利炒房!房价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拿疫情的贴息贷款炒房,这是一场深圳人都心知肚明的游戏。


中小企业拿财政资金套利炒房!房价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目前,上海、苏州等地的经营类贷款政策也同样存在套利空间,苏州楼市的回温速度丝毫不亚于深圳,只是因为深圳太冒头,掩盖了其他地方的光芒。


在深圳这种冒险型城市,政策套利的人会更多,一来有经验,二来大家有恃无恐,知道银行也不敢给这些背着高利贷的老客户轻易断贷。


好好的纾困中小微政策,扭曲成了炒房政策。


房地产和银行,越来越牢固地绑定在一起。


但是,短贷长投的风险,必须要以房价的持续上涨来覆盖,而且每年还要有一次高利贷过桥资金。一旦监管收紧或成本短期飙升,杠杆应声断裂。


2011年温州的民间高利贷泡沫连环破裂,房价雪崩时下跌的惨状,有多少人已经忘了?


有人借此说,为中小企业鼓与呼,就是在呼吁大放水给自己谋私利。


全世界都在救助中小微企业。


在美国,中小微企业可获得SBA的无息甚至免还的救灾贷款,不会由于缺少抵押物而被拒绝,但要有借款人保证,同时资金要有75%用于固定债务,工资,应付账款以及其它在正常时期可以缴付的账单。


就连贾跃亭的FF都获得了美国916万美元的资助,离实现量产梦想又近了一小步。


美国的思路是通过救中小微来保就业,而不是形式上单纯给小微企业一笔钱。这笔用来救助小微企业的3490亿资金已经用完了,补充资金的新协议也接近达成。


在德国,中小企业占据了企业数量99.5%、雇用了62%就业人口,救中小微更是当务之急。德国对中小微有“无限额信贷计划”。此外,德国政府给小微企业的补贴无需提供额外的担保,只需证明2020年3月前正常经营,3月11日后因疫情现金流阻断,即可得到政府为期三个月的资助,其中5人以下企业获得9000欧元,5至10人企业获得15000欧元,为期三个月。


为什么到了深圳这里就走样?


有一说一,深圳的政策设计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之处。


一是存在无风险套利空间,政策不应该考验人性。


二是贷款必须拿房产作抵押,对房产持有年限不做要求。对于房产无法二次抵押、又亟需资金的中小微来说,只能选择买房。因此无端增加了市场需求。


举一个可学习的例子:在广州,我的同事要去浦发银行申请一笔经营贷,房产证需要满一年的持有时间。这就抑制了短期投机行为。


一个经济政策要有巧妙的设计,有足够的前瞻性和精准度,才能不断接近理想中的效果。


这也不单单是深圳自己的问题。


从深圳市面上可购买注册公司,可购买购销合同就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监管制度、信用制度仍不完善,造假成本低,失信惩戒力度弱,导致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反正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其次,中国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如果再不加速,房地产仍将继续虹吸资源。所有人都不愿意干实体,因为回报率太低,远不如深圳湾一套房产来得值钱。尽管房住不炒,但聪明钱仍然有大把的途径流入楼市。


对财富的冲动和欲望,是深圳能取得今天成就的重要基因之一。


中国最躁动的钱也都齐聚深圳,这里可以是投机者的暴富天堂,也可以是全中国最锐意进取、锋芒毕露的开创者俱乐部。


有人说,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深圳当年那股不甘被抛弃、痛下决心产业升级的气魄了。


如果一个城市想装睡,没人叫得醒它。


但我相信,深圳应该是全中国最清醒的城市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