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五一小長假將至 瀘州旅遊業能否迎來“春天”?

近日,我省鼓勵帶薪休假與五一勞動節、端午節等小長假連休,打造“新黃金週”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眼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五一小長假也越來越近,受疫情影響的旅遊行業能否藉助“新黃金週”恢復原有的生機,迎接疫情以來的“春天”?對此,記者對瀘州市旅遊業進行了採訪。

足不出省

川西遊成跟團遊“最長”線路

“九寨溝純玩3天”“川西小環線純玩4天”“畢棚溝純玩2天”……幾天前,瀘州民航旅行社便推出了五一出遊線路。“五一假期稍微長一些,現在還不能出省,選擇川西出遊的顧客也就相對較多。”該旅行社計調經理胡春江說。

胡春江口中的“不能出省”,源自日前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關於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全國性文體活動及跨省跨境旅遊等暫不恢復。對於瀘州來說,市民在選擇跟團的情況下,川西遊便成了疫情期間的“長線遊”。

記者走訪了瀘州市主城區部分旅行社,不少旅行社將川西遊作為了五一期間的主推產品。對於距離較遠的川西來說,跟團是首選。“來諮詢的人挺多,但定下來的沒幾個。”疫情還未完全結束,這樣的狀況早已在瀘州陽光旅行社旅行顧問孫焱的意料之中。

從大環境來看,省內遊已有從短途遊、周邊遊向長線遊恢復的趨勢,越是臨近小長假,孫焱也越期待“新黃金週”能讓旅遊業好轉。“去稻城路上的時間基本就會花1至2天時間,我們設計的路線一般都是5至6天。如果假期長一點,預定的人應該會多一些。”

疫情對旅遊業的衝擊是難免的,“在小長假扳回一局”成為旅遊行業共同的期待,各旅行社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藉助機遇衝破逆境。

凸顯優勢

短線遊滿足想出遊又不走遠需求

自3月正式復工後,瀘州中青旅海外國際旅行社門店經理陳靜的微信朋友圈多了不少短線旅遊線路。陳靜坦言,疫情還未完全結束,很多顧客還不願去遠的地方旅遊。針對這一情況,旅行社在原有的基礎上推出更多的短線遊,滿足顧客想出遊但又不願意走遠的需求。

今年74歲的劉有才退休後去了不少地方,今年他原打算去泰國,這一計劃眼下實現不了,於是他約上10多個朋友定下了去都江堰、青城山的短線遊。疫情影響下,周邊遊的熱潮已然興起。

“現在正是玫瑰花盛開的季節,省內有幾個比較大的玫瑰園,離瀘州都很近,這幾天陸續有團出去。”陳靜告訴記者,除了選擇去川西,這個時節更多遊客還是願意選擇到周邊城市賞花,或去臨近古鎮。“這些地方可以當天去當天回,打消了遊客擔心在外住宿有風險的顧慮。”

往年這段時間跟團出遊的以中老年人居多,今年則有一些變化,“老人們喜歡熱鬧,在車上戴著口罩不方便交流,覺得悶玩不盡興,大多老人就選擇在近郊或公園散步。”陳靜說,反而一些年輕家長喜歡帶著孩子到周邊城市一日遊或二日遊。

打消顧慮

出遊熱情逐漸高漲

年前,市民周童和朋友計劃利用五一假期和年休假跟團去新疆旅遊,最終也因疫情擱置了,擔心出省自由行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她把旅遊範圍縮小到了省內。

和周童不一樣,市民李女士早已諮詢好自由行所需的準備工作,買好了去海南的機票,打算本週出發。經過兩三個月的“閉關”,市民們出遊心切。

即便心已飛出家中,對疫情的擔心仍舊未減。出省自由行會不會生出額外的麻煩?跟團遊的防疫措施又能否跟上?這些都是出遊者心中的顧慮。

對於顧客們的擔憂,旅行社也有考慮。“我們所有發班的車,空座率都控制在20%至30%,上車佩戴口罩量體溫是必須的,就餐也改變了以往10人1桌的方式,儘量減少聚集。”

要想旅遊節省時間、少花精力,旅行社是首選。在當下,怎樣的服務才能滿足個性化需求?不少“旅遊人”有了自己的思考,並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旅行社能進一步提高旅遊產品的品質,例如提高食宿標準,減少購物消費環節,行程安排不要過於緊密,增加小型精品團;建議旅行社能夠提供更多樣化的旅遊產品,特別是私人定製遊、自由行產品和深度體驗遊產品等。

面對新形勢,不管是旅遊業,還是“旅遊人”,都有了更多的思考與嘗試。

瀘州日報記者 杜玉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