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文化》:聽我講關於文化的故事,尋找屬於自己的文化氣息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文化自帶一股魔力。它就像一陣風,拂過我的口鼻,我大口大口的吸,想把它留住。我感覺自己的身體好像在發生某種化學反應,身上的濁氣慢慢在消散。

突然地,我感覺整顆心變得空空蕩蕩的。沒錯,它走了,同時帶走了我身上的濁氣。我像小狗一樣嗅著鼻子,忘乎所以地尋找著這股氣流,卻怎麼也找不到。我凝視著沒有盡頭的天空,眼睛裡掛著淚花,裡面有種留戀。我想找到它,可是不知道要去哪找它,只是一直不停地走。

途中我遇到了一位老人,他彷彿從我的眼神裡看到了什麼。他說:“年輕人,你在尋找文化的足跡吧”,我愣住了,我仔細地看著這位慈祥的老人,我看不懂他的眼神。只是有種感覺,他能指引我找到那股空氣。

我:“爺爺,您覺得要怎麼找到它?”

老人:“沒法一下子找到,你要經歷四個階段才能找到它”

我:“哪四個階段呢”

老人反問:“你先形容一下今天的天氣”

我望了望天空,然後眯著眼睛,帶著唸經一般的口吻:“今天風和日麗,晴空萬里”

老人看著一臉痴迷的我,笑了笑:“改成今天天氣不錯,這就是第一階段:不要當個扮演者,就像日常和朋友聊天一樣就好了”

我有點羞愧地低了低頭,然後抬頭接著問:“爺爺,那第二階段呢”

老人:“不要黏著”

我若有所悟地說:“說到這個我有點感受,我們生活中有一種文化現象,就是一種文化鄙視。比如音樂圈或者舞蹈之類的,他們會覺得不懂這個就是沒文化,就沒法一起玩了。還有一些人吹捧某種文化概念,家裡堆滿了各種文物,各種各樣的樂器,他們覺得不搞這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有文化的人,我有段時間也是這樣,音樂,畫畫等都會去接觸,就是為了顯得自己多文藝,當然好奇心多一點”

老人溫和的說:“你說的沒錯,黏著於文物或者某個專業都顯得侷限了,從中擺脫出來其實也不難,最難的是你要擺脫掉自己身上堆積的文化。能擺脫掉自己,你會發現世界變得陌生,但你從此可以天馬行空。”

《何謂文化》:聽我講關於文化的故事,尋找屬於自己的文化氣息

我感覺此時的空氣變得異常清新,我有點納悶:“您剛才說的要對文化多一份真誠,還有不要有對文化的執念,這些都是做減法,做完這兩件事不就空了嗎?感覺離文化更遠了”

老人點點頭,解釋道:“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個階段,一個真正擁有文化的人,為什麼可以不扮演,不黏著?是因為有恃無恐,他恃的是胸中的貯存”

我好奇地問:“是什麼貯存呢”

老人接著說:“現在很多人身上的文化貯存,太雜,太亂,太多。我把必要儲存都在我的書中羅列了,中外的都有”,說著,他遞給了我一本書。

我一看名字——《何謂文化》,翻了翻目錄,相見恨晚,“您一開始說四個階段,那最後一個階段是什麼呢?”

老人接著娓娓道來:“最後一個階段就是要有文化風範。既然有了貯存,就要自然地把它顯現出來。但是為了避免一開始說的扮演和黏著,你要把貯存的東西進行提煉,選出自己喜歡的,然後讓它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所謂的書香氣就源於此”

我擁抱了眼前這位老人,直到這時我才感覺到,他身上也有一種屬於文化人的氣息,而我要尋找的,不是他身上的氣息,也不是那股早已不知蹤影的氣息,我只需要尋找那股屬於我自己的文化氣息,它獨一無二。我繼續上路,腳步變得清盈了好多。

《何謂文化》:聽我講關於文化的故事,尋找屬於自己的文化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