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否談談疫情下的個人就業路在何方?

小蔥蘸醬說神劇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很多大學官宣關閉停課。

歷經艱辛,出國留學,付了大把錢,在家自學大半年,難!

敲定的實習offer又遭違約,國外疫情愈發嚴重,留學當地還不以為然,為“保命”回國,網上卻罵聲一片,留在國外,面臨的不止是染病的危險,還有歧視,太難!

今年對於留學生來說,真的是一場艱難的開始。

而今年畢業的同學來說,轉眼就要畢業,但是學沒有怎麼上,實習也沒有做,想找工作變得更加艱難。

01

最難留學年,我該如何突圍?

本來實習機會就少,這次疫情還讓好不容易到手的實習offer泡湯了。

美國留學生投遞紐約某金融企業實習崗,過五關斬六將拿到了offer,面試主管卻告知因為疫情影響,暫時不能入職。

申請可否先遠程做起來,面試主管告知還是等復工後再安排實地實習比較好。追問何時復工,只得到一句“不知道”。

為什麼決定去留學?有多少同學,當年決定留學是想通過留學這段經歷“彎道超車”,彌補一下國內本科學歷上的劣勢。當然,另一方面體驗一下不同的教育理念,開拓自己的人生視野。

然而,回國求職之路,真是讓人失望透頂。且不說,承擔高額學費,回來找的工作月薪少的可憐,粗略一算工作5年,能賺回我留學的費用。

不得不說一下,國內很多HR都覺得只有他聽說過的學校算的深造,其他的大學都是“野雞”大學,這種信息不對稱的代價,只能由我們留學生來承擔。

扎堆就業,留學背景“貶值”。留學回國,首選還是想去“經濟發展快”、“國際化程度高”和“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強”大城市。

以至於,很多留學生都局部扎堆就業,北上廣深的留學生一抓一大把,和競爭者有一樣的“優勢”,就不算“優勢”了。

因為時差的緣故,回國就業也有客觀存在的“就業時差”。

剛畢業回國,鬥志昂揚找工作,可大部分用人單位已經完成了招聘,最讓我們海歸迷惑的是,都不知道應該參加哪年的秋招?

(關於這個話題之前給分享過《海歸靈魂拷問:我到底能參加哪年的秋招?》有比較清楚的時間線劃分,可作為參考。)

02

如何抓住線上實習的機會?

從疫情以來,很多企業把招聘轉為了線上,也有了很多線上實習的機會,這對於留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利好的消息。

但現實情況恰恰相反,在企業HR交流群裡聽到蠻多的HR吐槽,很多海歸在應聘實習崗位的時候,都表示:“我願意學。“

明明是表明工作態度,為何HR還要吐槽?因為很多時候,你願意學,企業未必願意教。

企業為什麼要招實習?說白了,因為有些耗時的事務是需要性價比(錢少能力高)更高的人去做,當然如果在實習過程中實習生如果能表現出與企業的高度匹配,那就順利成章的拿到了留用機會(有留用名額)。

很多留學生就是犯了定位錯誤,企業不會因為你很優秀而招錄你,而是你被需要。

但,偏偏大部分留學生在外留學為學業、語言、人際關係、生活習慣、文化衝擊消耗了全部的精力,沒有條件和精力去研究國內的就業市場。

而作為留學最熱也是人數最多的商科專業,很多同學都有這一個“虛假的金融夢”。

只有少部分同學瞭解真實的金融圈和真實的工作內容,很多同學心目中的金融行業就是“高薪、精英“代名詞,那是因為很多人連實習都沒實習過。

之前在看到在四大實習的同學在網上對實習評價:”參加一個年審,我決定這輩子都不做審計了。“

這不是玩笑話,四大年審忙的程度你可能也有所瞭解,但很多時候是需要實地體驗才知道適不適合。

年審過程大概會把實質性程序當中的抽憑和函證,交給實習生,但也有很多實習生不堪其重複大量的精力消耗,選擇了離開。

且不論,這個決定是否正確,但僅憑你實習過後的感受對你來做職業選擇還是很有必要。

在同一份工作中,有人看到的是機遇,有人看到的是沒落。

而這種情況,在金融行業很是常見。無論是你眼中高大上的投行,金光閃閃的投研,抑或是高薪的PE/VC、旱澇保收的固收、悶聲發大財的信託、前途無限的融資租賃...

這些崗位有人視為一生的職業目標,有些人視為苦難的開端,所以很多時候大家在沒全面瞭解一個行業,千萬不要過度的”捧“和無緣故”殺“。

03

留學生:如何把找工作變得容易一些?

機會不會等你準備好了才出現,前兩天有同學留言說現在都是佛系求職,緣分到了offer自然會有。這種想法萬萬留不得,求職你自己不上心,誰也救不了你。

▣技能的訓練提升,讓公司更想留住你

工作態度只是加分項,很多海歸同學基本功都不紮實,怎麼能把工作交給你呢?

聽到很多項目經理說,現在的實習生都不屑做PPT,但讓他做也做不好。

排版、格式、對齊、字體、字號,這些細節根本不注意,這種小事都做不好,怎麼能委以重任呢?

▣摒棄掉學生思維,讓你職場走的更遠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屬於特積極加班的那種人,錯認為工作時長能體現我的努力程度。

看到那種下班最積極的同事,心裡還暗自嫌棄:”工作這麼不積極。“

甚至有的時候,辦公室裡就剩我一個人在電腦前碼字,但是慢慢發現,我的領導並沒有任何鼓勵的話,甚至我連一句”辛苦了“都沒聽到過。

當時,覺得特委屈就問了領導,我這麼努力,您這麼都不鼓勵我一下。

經理一邊翻著我剛給他的資料一邊說,你有多完成其他工作嗎?

我說:沒有。

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他又問:”你的分析是最全面的?最深刻的?“

是的,我也不是最好的。

效率不高,質量不佳。績效不是用刻苦程度來衡量的,質量也不是你的熱情就能提升的。

在職場上,要做一個結果導向的人。

▣詳細的實習規劃,讓你求職事半功倍

實習的重要性,就不用在這和大家強調了。有句:”在金融行業(除銀行)求職,沒有幾段實習經歷應該是找不到工作了。“

所以,在你完成學業的同時以職業為導向找相關的實習,極大降低先前提到過的職場試錯率,更是積累相關的經驗,為之後的求職做好萬全的準備。

▣行業的全面瞭解,讓你求職更加明確

聽過太對的同學說,我想從事金融行業。

你問他,金融行業都有哪些領域?各個領域之間有什麼區別?這些崗位都要哪些技能?

求職大環境不瞭解,行業不瞭解,崗位不瞭解,工作內容不瞭解,怎麼找到滿意的工作呢?

【索沃內推】:提供留學申請、工作求職、背景提升一站式解決方案,指導過近千名學生成功求職,以內推形式幫助百名學生進入投行、券商、諮詢、四大、快消等


津豫家庭生活


這次疫情給很多企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特別是餐飲業,旅遊業,網吧,KTV,商城,不管是中國還是世界都是一樣。

一些行業凋零,肯定就會有些行業火爆。

比如:

1.互聯網行業

2.直播行業

3.自媒體

4.醫療器械

5.醫護

以上5種行業在疫情期間基本沒受到什麼影響,反而這些行業在疫情期間更加火爆。疫情期間,大家都出不了門,手機又是大家都必備的,所以互聯網,直播,自媒體這些行業能給大家帶去歡樂,消遣時間,提供方便。醫療器械,醫護這行業本身社會就有需求,疫情下這些行業更加的火爆了。

疫情下大部分實體公司效益都不是太好,這些行業個人就業的話可以考慮考慮。





端在手裡的貓


新冠疫情的影響對現有經濟衝擊是巨大的,很多企業陷入了困境,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的經營較難,市場需求被疫情限制,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客戶訂貨,現在很多企業都停產,員工回家。

今年是就業最難的一年,現在除了政府部門外,企業很少招人,大學就業的估計被往後推了。

建議往電子商務方面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