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導讀】前幾日,演員黃磊在微博記錄小女兒多妹的成趣事,說多妹玩滑板車摔了一跤,她忍著眼淚沒有掉下來,黃磊就表揚她真勇敢。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然後多妹很得意地跟黃磊描述她的心理歷程:“我特別疼,可我想著如果我哭,就會耽誤我玩的時間,所以我就使勁忍使勁憋,把眼淚又憋回我腦子裡去了。”

黃磊用三個哭笑不得的表情,來表達他的心情,我們都知道黃磊一直堅持用愛來養育孩子,相信多妹真的是如她所說,只是不願意用哭來耽誤玩的時間。

但是,我們知道更多的孩子,眼淚就要流出來的時候,卻不得不憋回去,原因是父母不讓哭,父母認為哭不是好孩子的應該有的行為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可以忍受孩子的各種折騰,但是卻難以接受孩子動不動就哭,脾氣暴躁的父母,甚至以此為理由打罵孩子,導致孩子哭得更厲害。

但其實,哭是孩子表達情感和體驗的一種方式,嬰兒時期的孩子,通過哭讓父母知道他們的需求,比如需要換尿布、餵奶了等等。

漸漸長大的孩子,雖然可以通過語言向父母表達需求,但是哭仍然是孩子的一項權利,他們可以通過哭來發洩內心的委屈和不滿等情緒。

父母允許孩子哭,就是允許孩子釋放情緒,給孩子自我療愈的時間和空間,才會讓孩子的情緒發展更加健康,養出更開朗樂觀的孩子來。

一【不讓孩子哭,孩子更委屈】

演員楊爍帶著7歲的兒子楊雨辰參加節目,剛下車就因為楊雨辰走路慢吞吞,被楊爍嚴厲地斥責,導致楊雨辰戰戰兢兢,嚇得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後來楊爍的小女兒也參與到節目中,楊爍讓兒子在家帶妹妹玩,自己出去做任務,結果妹妹根本不聽哥哥的話,時刻跟哥哥對著幹。

楊雨辰怕完不成爸爸交代的任務,又說服不了妹妹,委屈地哭了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控訴:“沒有你這樣當妹妹的。”

可是,在兄妹倆找楊爍評理的時候,楊爍卻不問青紅皂白,直接質問兒子說:“你是男孩還是女孩?你男的,你這麼愛哭?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本來就一肚子委屈的楊雨辰,被爸爸這麼一訓,內心更加委屈了,直接嚎啕大哭,楊爍這時候不僅不讓楊雨辰繼續哭,反倒對兒子說:“再笑一個我看看!”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任誰正在大哭的時候,也笑不出來吧,但是一直懼怕爸爸的楊雨辰,卻真的擠出了一個笑臉給爸爸看,哪怕眼淚流了一臉。

多少中國式父母跟楊爍一樣啊,都會認為哭是很丟臉的事情,他們不允許孩子哭,更不會容忍孩子哭到停不下來。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心理學研究表明,哭泣是一種感染力非常強的情緒。當孩子哭泣的時候,這種情緒能量會吸引並控制住父母。

當父母不由自主地感到焦慮、煩躁的時候,就會希望馬上把這個聲音制止住,如果孩子不停哭就更加煩躁,開始朝孩子怒吼、打孩子屁股等,逐步喪失理智。

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時刻警醒自己,不讓孩子哭是錯誤的行為,允許孩子在適當的範圍內哭一哭,才是讓孩子身心健康的做法。

二【父母如何面對孩子的哭】

有心理學專家表示,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

我們現在知道,應該平靜接受孩子哭的行為,但是並不意味著,任由孩子想怎麼哭就怎麼哭,而是要積極引導孩子,讓孩子哭得更坦然。

01首先排除孩子身體是否受到傷害

就像黃磊的小女兒多妹描述的一樣,她其實摔得很疼了,她的潛意識告訴她應該哭,用哭來表達她的疼痛,但是大腦指揮她不要哭,所以她才能控制住自己。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當然很多孩子就如我兒子一樣,手指頭被劃破了一點皮,都能舉著手指哭好一陣兒,一邊哭還一邊擔心自己會不會流很多血。

但父母應該注意,一旦孩子突然間大哭起來,一定要先查看孩子的身體是否受到傷害,比如摔到胳膊或者腿了,磕到門牙了之類。

如果發生流血的情況很好判斷,就怕有些疼痛表面看不出來,父母一定要詢問孩子哪裡疼,好判斷哪裡受傷了,方便及時就醫。

千萬不要孩子一哭就呵斥孩子,讓孩子不敢說到底哪裡疼痛,要是因此延誤造成孩子身體更大的傷害,那就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了。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02孩子哭的時候,父母安靜等待

兒童心理學專家指出,哭泣是癒合感情創傷的必要過程。有父母在孩子身邊,孩子會感到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支持和關心。

閨蜜小敏的女兒樂樂,去年剛上幼兒園時,每天早晨臨出門前哭一場,到了教室門口還要哭一場,小敏總是很耐心抱著樂樂,讓樂樂慢慢地哭。

眼淚鼻涕一起下來的時候,小敏小心地幫樂樂擦掉,樂樂從週一哭了近半個小時,到週五的時候,只哭了幾分鐘就進了教室。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孩子在進入陌生的環境,或者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時候,很容易用哭泣來表達內心的不安,父母需要及時安慰擁抱孩子,讓孩子安心地發洩負面情緒

當孩子通過哭把煩惱和委屈都發洩出來,才能用更積極地態度面對未來,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哭的時候粗暴地打斷,因為那是孩子表達情緒的出口。

03等孩子情緒平穩後,父母要及時安慰

演員胡可曾在微博記錄大兒子安吉彈鋼琴時,因為狀態不好導致彈不好而哭的時候,胡可有點擔心當天的練習可能完不成了。

但是安吉很快抹著眼淚說:“我今天一定要彈好!”胡可說她都安吉感動了,稱讚安吉小小的身體裡蘊藏著倔強的力量。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胡可不僅沒有阻止安吉哭,還在安吉情緒恢復後,對他進行安慰和鼓勵,會讓安吉以後更懂得如何控制情緒,減少哭的次數。

父母在孩子哭的時候抱著他,更要在孩子情緒穩定以後,跟孩子聊一聊剛才為什麼會哭,讓孩子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啟發孩子學會認知自己的情緒

無論是委屈還是生氣,或者傷心還是羞愧,父母都不要嘲笑孩子,而是肯定孩子有哭的權利,讓孩子放心地想哭就能哭得出來。

三【不讓孩子哭,後果很嚴重】

教育家斯賓塞說,受委屈的孩子,很少會反省自己有什麼過錯,因為憤怒和不平佔據了他的心靈。

讓孩子把委屈發洩出來,哭就是最好的方式,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讓情緒流動”,當孩子通過哭把負面情緒轉移出去,心情才會更輕鬆。

父母如果長期壓抑孩子,不讓孩子哭一哭,就會讓孩子產生不被接納的感受,同時產生父母並不愛我的消極情緒。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有網友講述6歲時,因為夜裡做噩夢哭醒後,原本以為能夠得到父母的安慰,看到的卻是打著哈欠的爸爸和臉上帶著憤怒的媽媽。

媽媽大聲責怪他說:“大半夜的,哭什麼哭,停下來!”受到驚嚇的他根本停不下來,抖著肩膀繼續抽泣,媽媽卻說:“再哭,我就把你扔出去!”

他真的不敢再哭,只能在被窩裡蒙著頭小聲哭了一夜,後來父母經常拿這件事取笑他,他就成為別人眼中的膽小鬼。

自此以後,懦弱成為他的代名詞,自卑深藏在心中,即使長大以後也很少哭,但是父母不允許他哭,給他帶來的傷害卻是一輩子的。

孩子一哭就焦慮?高情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有心理學家研究證實,如果一個人幼年時期的心理需求(安全感和愛)沒有得到滿足,他自我的一部分就會永遠“卡”在那個地方,並在未來的人生中不斷地尋求補償。

哭就是孩子表達內心情緒,並向父母尋求愛與安全感的途徑,而父母不允許孩子哭,就是切斷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聯結。

允許孩子哭,讓孩子想哭就能暢快地哭一哭,才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愛和最深的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