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分享,龍應臺經典散文(目送)

1,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送自己的兒子華安,作為一個母親,對於親情,她有的只不過是不捨和眷戀。兒子從未遠離自己,這一去,不知何時回來,飽含了一個母親對兒子強烈的不捨。

2,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表現了作者作為母親,親盼兒子能夠回頭看自己一眼的急切心理,“一次都沒有”包含著失望,是從心底發出的感情。

3,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裡,一口皮箱旁。

這是作者看著自己的父親,從而想到,天下的父母,即使再卑微,也是深深的愛著子女。

4,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深深、深深地凝望”表現了作者對自己父親離世的不捨,“希望最後一次的目送”是女兒希望父親走好的情感。

5,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後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出來的‘懂’,做最後的轉身離開。

酸甜苦辣鹹 是生活五味 同樣也是人生五味 經歷了人間百態 也才能懂世間真諦。

摘抄分享,龍應臺經典散文(目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