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女子自言自語的一句“是不是騙子”,避免了數萬元的損失

西安女子自言自語的一句“是不是騙子”,避免了數萬元的損失

涉嫌詐騙200多萬元、背黑鍋的話至少坐牢15年、視頻裡身穿“警服”的年輕男子......這些騙術讓她相信對方是“警察”,並按要求買了新手機、一個人開房“做視頻筆錄”,好在最後她自言自語的一句話讓她及時止損。

取得信任:說出詳細的電話號碼、註冊地址

36歲的張女士是浙江人,14年前嫁到西安,現在居住在灞橋區,自己開了一間小店,平時沒有跟人有過金額龐大的生意往來。

4月19日下午4時許,張女士正在店裡幹活時突然接到一個從甘肅蘭州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西安市通信局”的工作人員。“他說,有人用我的身份信息在武漢註冊了手機號,還在網上通過賣口罩、槍支進行詐騙,詐騙金額有200多萬元,然後把電話轉接到了武漢110。”張女士說,她一聽到詐騙200多萬元時就有些緊張了,之後對方還把新手機號的詳細註冊地址、時間、號碼、註冊網址都告訴了她,以及他的工號和具體工作地址,張女士開始漸漸相信對方的身份。

“他說的是普通話,沒有口音,語氣一直很嚴肅,還說我配合他們的話就還我清白,如果我不配合,就要背黑鍋坐牢,而且要坐牢15年以上,還不讓我告訴家裡人,不然家人也會有犯罪嫌疑。”張女士說,之後她立馬去到店鋪二樓悄悄地與此人保持通話。“他讓我去新買一個價格在1000至1500元的手機,這個新手機要專門用QQ視頻來做筆錄,還讓我找個去開房,找個信號好、沒人打擾的地方,他還說買手機、開房的錢都可以報銷。”

接到電話不到一小時,張女士便聽從對方要求去附近的手機店買了一個1300元的新手機。

4月25日,華商報記者看到張女士提供的某通訊連鎖店開具的銷售專用票據上顯示,4月19日張女士購買了一部華為手機,花費1300元。4月19日,張女士與對方通話期間,還在一張紙條上寫了“非本人註冊證明單”,上面有手機號、註冊時間、註冊地址等詳細信息。

恐嚇震懾:通過QQ視頻做筆錄 不配合的話會背黑鍋坐牢

4月19日下午6時許,張女士去到灞橋區一家足浴城並開了一個單間,進入房間後,張女士開始用新手機與“警察”QQ視頻做筆錄。“他看上去大概在二十七八歲,穿著警服,背景感覺就在派出所辦公室裡,他讓我保持嚴肅,實話實說。”張女士說,之後她還按指示用舊手機下載了多個軟件,並在上面填寫了個人信息,包括5張銀行卡卡號、身份證號、電話等,5張銀行卡里共有約3.5萬元。

在QQ視頻中,“警察”讓張女士發送銀行卡照片,她在相冊裡翻找照片時自言自語說了句“是不是騙子”,隨後,對方立馬掛斷了視頻聊天,並將張女士拉黑。

這時,張女士才清醒過來,也越來越堅信自言自語的那句話。“視頻通話掛斷後,我沒敢給我老公打電話,先找的我朋友,他來足浴城找到我後,就說這肯定是騙子,然後帶我去報警。”

4月19日晚7時許,張女士和朋友來到西安公安局灞橋分局席王派出所,民警建議她先凍結銀行卡號等,並稱會將此情況上報。隨後,張女士凍結了5張銀行卡、支付寶賬戶等,還將按“騙子”要求下載的軟件全部刪除。

“當時在足浴城的時候,我手機好像被騙子設置了電話攔截,家裡人給我電話一直打不通,他們也找不到我,擔心我出事還報警了。”張女士說,幸好當時下意識地說了句“騙子”,不然不敢想象後果有多嚴重。

4月22日,“西安反電信網絡詐騙”微信公眾號發佈文章揭露了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典型騙術,並提醒大家:“公檢法”機關不存在安全賬戶或核查賬戶,不會通過電話、網絡通知涉案人核查資金、下載App和提現轉賬匯款;“公檢法”機關辦案會當面向涉案人出示工作證件或相關法律文書,不會通過微信、QQ、傳真、郵寄等形式發送展示相關法律文書和個人工作證件,逮捕證、傳票和涉案信息均無法通過互聯網查詢。

華商報記者 田睿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