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農2019年母豬存欄增長94%,達26萬頭!計劃五年生豬出欄量增長812%

《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 王文強

4月24日晚間,大北農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65.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26%。

佈局養豬五年來出欄量增長812%達到164.18萬頭。在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公司經營收益增長一般,但大北農的利潤分配預案几乎是所有上市飼企中最高的,公司計劃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 2.30 元(含稅)。

營收下滑14%,主要系飼料銷量減少所致

雖說2019年受非瘟影響,整個行業都衝擊巨大,但不少上市飼企卻亮出耀眼的成績單,除了企業自身努力外,另一方面主要得益於豬價高行情的收益,但大北農的營收卻同比下滑14.11%,這究竟為何?

大北農2019年母豬存欄增長94%,達26萬頭!計劃五年生豬出欄量增長812%

在非瘟衝擊下,生豬產能銳減,像正邦、傲農、金新農的飼料銷量都出現下滑,大北農自然也不例外,尤其對豬料高佔比的大北農影響更是深刻。


年報透露,2019年度,大北農飼料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 78.89%,其中豬料佔比70%以上;飼料銷售量為 379.20 萬噸,同比減少 17.52%,其中豬飼料 279.18 萬噸,也同比減少 25.40%。不過受替代效應拉動,大北農的水產飼料、反芻飼料、禽用飼料都出現巨大增長,尤其禽用飼料,同比增長高達113.64%。

大北農2019年母豬存欄增長94%,達26萬頭!計劃五年生豬出欄量增長812%

再看養豬成績,大北農佈局養豬以來,事業蒸蒸日上,報告期內,公司控股及參股養殖公司合計銷售生豬164.18 萬頭,雖然生豬銷售數量同比減少,但生豬銷售價格大幅上漲情況下,公司實現生豬銷售收入19.1億元,同比增長45.64%,所以養豬是沒有虧損的。


綜合來看,營收下滑一定程度上主要系飼料銷量下滑所致。此外,年報還解釋稱,公司處置部分股權投資,以及公司收取的政府補助收益,也對公司業績也產生一定影響。

積極復產擴產能,母豬存欄增長94%達26萬頭

縱觀大北農養豬歷程,可謂後來者居上。公司生豬養殖從2015年開始佈局,2016年整個集團發力,2017年全力投入,在年底建完豬場,2018年初開始正式裝豬。截至2019年底,據年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控股及參股養殖公司合計銷售生豬164.18 萬頭,收入高達33.4億元。

大北農2019年母豬存欄增長94%,達26萬頭!計劃五年生豬出欄量增長812%

這要歸功於大北農的戰略佈局。非洲豬瘟發生後,生豬產能增長陷入停滯,在高豬價的刺激下,不少集團豬企紛紛步入復產擴產行列。在非瘟賦予的這一歷史“機遇”下,大北農在牢固樹立飼料科技產業基礎地位的同時,將戰略重心向養豬科技產業聚焦,加大投入和佈局,加緊復養和擴產、加快融資和提高生豬養殖水平,降低生產成本。


大北農在業內率先進行規模豬場的復養並取得成功,公司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出“規模化豬場復養技術要點—以大北農 集團為例”,並向全國養殖戶進行推廣。


大北農在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係互動記錄表》中透露,在養豬業務方面,公司還會加大養豬產業的投資和儘快讓能繁母豬的數量進一步增加。據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瞭解,公司生產性生物資產自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環比明顯回升,報告期末,母豬(含後備母豬)存欄已有26.64 萬頭,同比增長 94.29%,同時公司陸續增加八大養豬平臺公司的持股比例。


東興證券預計,大北農2020年出欄量將逐季釋放,疊加公司出色的防疫能力,預計生豬板塊2020年將實現量利齊升。能繁母豬及生豬存欄環比改善,特別是能繁母豬存欄提升將促進公司前端料產品需求提升,公司飼料業務有望持續邊際改善,貢獻穩定收益。

轉基因技術獲國家認可,種子業務將成為新的增長極

大北農業務板塊佈局齊全,公司以志創世界級農業科技與服務企業為使命,規劃大農業產業,像我們熟知的飼料、生豬養豬主營業務板塊外,還有作物科技產業、疫苗科技產業、水產科技產業、農業互聯網產業等。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作物科技產業可能成長為公司未來新的利潤增長極。據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瞭解,2019年度,公司種子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 2.44%,雖然佔比小,但前景廣。公司作物科技產業的玉米轉基因技術在市場化道路上取得重大突破,未來將具有較大的技術應用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2020年1月21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佈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 批准清單,大北農生物技術公司DBN9936玉米品種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有效期為2019年12月2日至2024年12月2日。


據瞭解,公司轉基因品種優勢在於,對單產的提升大約在10%-20%,公司品種同時還具有抗蟲害的特性,同時目前來看對於草地貪夜蛾具有非常強的抗性。


作物科技產業隨著國家轉基因技術的放開,作物科技產業未來在生物技術的品種轉化、技術許可、產品推廣和銷售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對此,平安證券研究報告認為,若放開轉因玉米商業化種植,將打開玉米種業市場空間,且公司憑藉首發優勢,有望快速提高市佔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