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絕對做不到完全像

雖然說臨帖力求臨像,但任何人都絕對做不到完全像,例如,眾多楷書愛好者都在臨習《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其中有一些書友臨得很好,但是每位書寫都臨得各有千秋,縱觀歐公之後的古全大家,也沒一個臨得與歐老的一模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臨帖絕對做不到完全像


臨帖絕對做不到完全像

我認為,世上僅有一位歐陽詢!在臨習過程中,我們都會無意地摻入了自己的個人元素,這對名家來說,叫臨出個人特色,對常人來說,叫臨出了毛病。但是,我一貫強調:筆法一定要基本正確、取勢基本準確、取形基本相似,盡力地向原帖靠近,若能臨得能亂真,是更佳的效果!

臨帖絕對做不到完全像

作為一個虔誠的習書者,在學帖過程中,只有先求像,再求變,但要把握的底線是萬變不離其宗。所說的變化,即同一個字在寫法上的差異,有時在用筆上進行微妙的變化,有時,在取勢上、取形上稍加變化,字就宏有了姿態,從而,字就呈現出生氣,有了生氣,字的形體也就有了靈動感。這樣,字也就寫活了,神韻也就體現出來了!

臨帖絕對做不到完全像

總之,臨帖的過程,是學習方法,探究方法、熟練技巧的過程。掌握了法度,技巧也練嫻熟了,才能慢慢走出原帖的牢籠,才能推陳出新,走向創作。但創作也不是為所欲為!最關鍵的是,要在遵循古書家的法度的基礎之上,才能體現出自己的書寫風格。

臨帖絕對做不到完全像

如今,網上有諸多的QQ、微信書法群,有很多“理論家”都在死咬:“臨寫要求筆畫到位,字形準確”。只要細看“九成宮醴泉銘”這6個字,歐公《九成宮醴泉銘》碑文中卻有不同的寫法,歐老對同一個字採取了不同的表現形勢。我要問的是,臨寫時以哪個為標準呢?“到位”和“準確”將又如何去定論呢?我希望每個習歐者進行深思,不要一開口就把“寫活了”、“寫得靈動了”、“寫出了神韻了”等套話掛在嘴邊!如果試問:那怎樣才能寫活?怎樣才叫靈動?什麼是神韻?有一大部分人便東扯西拉,支捂搪塞!這說明了什麼呢?

臨帖絕對做不到完全像

作為正在臨習路上的書友,尤其是初字階段的習書者,我再次提醒:請不要開口閉口,把“寫呆板了”`“寫死僵了”,把“寫活了”“寫出神韻了”等空話、套話、瞎話掛在嘴邊去評說書友的字,如果真的想說,就必須先弄懂:什麼叫呆板,什麼叫死僵,靈動在何處,神韻在哪裡。請不要信口胡說,必須記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