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申城處處新風景》第一篇:不做“背景板”,續寫“臨水而興”的蘇州河

「聽」《申城處處新風景》第一篇:不做“背景板”,續寫“臨水而興”的蘇州河

迎著暖風,追尋春天的尾巴。上海城市的公共空間,滿眼好風景。從黃浦江、蘇州河兩岸的靚麗秀帶,到中西融合別具情調的風貌街區、再到白紙上會就藍圖的新城建設……既有大寫意的揮毫潑墨,也有工筆畫的匠心獨運。今天起,上海電臺早新聞推出《申城處處新風景》系列報道,通過記者實地打卡體驗,記錄下市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蜿蜒的蘇州河見證了上海的變遷。 今年,蘇州河就將實現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途經6個區總長約21公里,兩側合計42公里岸線的公共空間基本貫通開放。其中,受蘇州河滋養與恩惠最多的普陀區,更將臨水而興,打造出一處處申城新風景。請聽報道:

蘇河十八灣,灣灣有故事,而最動聽的故事則永遠是在下一個。

毛亦國說:“從原來沿岸的居民只能從遠處從高處去看蘇州河,真正的變成能夠走入蘇州河的沿岸。”

說話人是普陀區規土局規劃管理科科長毛亦國,從走上崗位那天算起,他已經和蘇州河規劃打了七八年的交道,繪製過數不清的圖紙,寫過數不清的材料,不過一切付出如今都開始了收獲。比如,長壽地區的蘇州河不再是隻是長壽路商業街的一塊“背景板”。

毛亦國說:“長壽路一直是普陀區一個商業集中的區域,而把蘇州河作為一個發展的背面空間,沒有把它作為發展的軸線。通過沿河步道的打通,能夠把人們活動主要空間從長壽路延伸到蘇州河區域。”

穿過長壽路,步入與它垂直相交的葉家宅路,一路朝著蘇州河方向走,慢慢地你就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幾個年輕人在新開的創享塔園區廣場上嫻熟地玩著滑板。園區負責人孫蒙佳親眼見證了蘇州河貫通後,這裡人氣的不斷上升。

孫蒙佳說:“2019年的8月份招商比例90%,原來我們想還是以園區的企業為主,結果發現反而都是周邊的居民多了,然後我們就開始著力打造一個特色的夜間經濟園區了,引進業態比如說沿河的酒吧、 24小時營業的咖啡館、紅酒屋、啤酒屋等等,很新潮的一些東西,很多名人都到我們那邊。”

從這裡出發,沿著蘇州河沿岸慢跑步道往東走,一路草長鶯飛、樹影婆娑,散步的老人、跑步的青年、玩鬧的孩子,迎面時不時會遇見拖著購物小車的老夫妻。

有市民說:“可以走到家樂福了,好開心的。晚上的話走路的人多了,有些人在那跳舞也有的,真的幸福感增加了。”

走到M50園區時你會發現它的沿河一帶更美了,除了各種景觀綠植,河岸圍欄上還多了許多彩繪貓咪,成為不少時尚小姐姐們最愛的合影拍檔。長壽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杜偉慶指著河對面一處聳立著層層大樹的建築說,這個叫天安千樹的項目將是未來出挑的網紅地,而且很快地另一端的曹家渡地區還將興建起另一處風景。

杜偉慶說:“天安千樹它分東西兩個地塊在建設,西地塊是純商業的,東地塊就是有商務、有商業、有酒店,是蘇州河沿岸最大一個商業商務辦公綜合體。曹家渡電子競技中心,裡面包括電子競技的直播、遊戲的互動、動漫文化,包括商業中心、主題酒店等等很大的一個綜合體。”

相比東面長壽地區的熱鬧繁華,普陀區西部的長風地區蘇州河沿岸散發的則是一種清雅氣質。不過,清雅不代表孤傲,毛亦國介紹,未來這裡將被更好的激活。

毛亦國說:“增加比如說籃球場,網球場、攀巖等等這些功能。包括在綠地裡面建一個全市等級比較高的少兒圖書館,再結合長風公園,還有旁邊的大悅城,形成一個少年兒童活動的集聚的區域。”

臨水而興,因商而盛。貫通後的蘇州河將以更包容、更開放的氣度,書寫出一段段更動人的的故事,留下一處處更美麗的風景。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湯麗薇

編輯:王俊特

責任編輯:向曉薇

「聽」《申城處處新風景》第一篇:不做“背景板”,續寫“臨水而興”的蘇州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