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不在朋友圈

1

  最近,突然記起一個朋友,想給他寄點東西,可苦尋無果後才覺察我們其實已經好久都沒有聯繫了。

  我們是在一次野外活動中結識的,那次他主動熱情地和我打招呼,並介紹自己。他是一位房產經紀人,從事這個行業已經有五年之久,我是一個普通的教育從業者,在一個三線城市工作,每個月收入微薄。我想我們本沒有什麼交集,但看到他燦爛的笑容,誠懇的態度也不忍心拒絕,初次的聊天我們聊得很投機,便互相交換了微信。

真正的朋友不在朋友圈

  之後,我們斷斷續續在微信上聊了幾次。他說自己工作自由,假期挺多,希望有時間來看我,於是我把自己家的地址發給了他。生活平平淡淡,全當給自己一份未知的驚喜吧,我也沒有太在意。

  我平時工作很忙,也很少主動找人聊天。虛擬的時空單憑几句噓寒問暖的隻言片語怎麼可能建立深厚的友誼呢,況且大家現在都很忙,如果不是新媒體從業者,朋友圈微商抑或者把妹PUA……誰又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經營朋友圈呢。

  我嘗試在微信裡搜索了幾遍他的名字,但沒有找到。我猜想他是不是更改了暱稱,於是在對話頁面輸入我們聊天的關鍵詞,還是沒有找到。我終於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他把我刪了!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把我刪了,我們之間沒有什麼不愉快的事,對於他的微信消息我也及時回覆。我們之間的聊天雖談不上無話不說,但至少也是有來有往。我懊悔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多留個心眼,留下他的聯繫方式呢,但轉念一想便覺釋然,我們只有一面之緣,生活中沒交集,工作上也幫不到彼此,所以刪除或保留本不應該成為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

 我們這一生遇見和分離總會輪番上演,“初初見你,人群中獨自美麗”,李宗盛的歌道出了遇見時的驚喜;“執手相見恨晚,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的詞道出了離別時的傷感。其實,每個人都像一座站臺,總有人到達,總有人離開,而站臺依然還在。所以,跳出人對自我的侷限,凡是釋然。

2

  我的手機裡原來存著上百個人的電話,許多已經好久好久不曾聯繫了,有的還能回憶起來,有的卻忘得一乾二淨。年齡越大,記性越差這似乎是成年人的通病。

  由於手機內存有限,所以我批量刪除了很多很多人的號碼,最後只剩下十幾個親人和好友的號碼。儘管這些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平時通過手機電話聯繫的也很少。一個微信消息就能解決的事何必浪費電話費呢!

  我們的世界裡人來人往,因為工作和生活,我們曾和各色人等把酒言歡,推杯置盞,盡興時彼此留下聯繫方式,於是有了無數個“朋友” 。可當歡愉散盡,我們不禁要問:真正推心置腹的又有幾人呢?每個人都帶著面具生活,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各自的舞臺上粉墨登場,當人群散盡,四下靜寂,一種無法言說的孤獨趁虛而來,才發覺活出自我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個字,但實現它卻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旅程。

  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勇敢地“斷舍離”,閒暇時約三兩好友,平時各自忙碌,這就很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周圍就會聚集什麼樣的人,如果有幸遇到,請你倍加珍惜。

3

  我和虎子是高中時的同窗,現在的好友。高考後,我們去了不同的城市讀書,大學畢業後他留在了合肥,接著又迎娶了我們班的一位女生,現在他們的女兒已經讀幼兒園大班了。我衷心地為他們歡喜,高中時的同窗情經過後來的用心澆灌昇華為了珍貴的愛情,繼而沉澱成親情。這份單純讓人豔羨。

  進來,他工作不順發了個朋友圈,下班後我打電話給他,我們滔滔不絕的聊了近兩個小時。聊工作,聊房子,聊書,聊人際關係……期間他向我表示感謝,因為在合肥買房時,當時手頭資金緊張,我借給了他一筆錢。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我們剛剛走出校門,踏入職場。一天早上,突然接到他的電話,他開始寒暄了幾句,問我的近況,問我的工作……後來才吞吞吐吐地向我提出借錢的請求。掛斷電話,我考慮了一會,儘管之前我們也很少聯繫,但我最終選擇了相信,儘管當時合肥傳銷活動猖獗,但我還是選擇了信任。

真正的朋友不在朋友圈

我不得不信,難道我能忘記為了高考我們一起拼搏的日日夜夜,難道我能忘記表白失敗後他的安慰和鼓勵,難道我能忘記高考過後我們一起捉螢火蟲的歡樂記憶……我不能!我盤算了下自己手裡的存款,獎學金和工資收入總計一萬多點,我決定拿出5000元幫他度過難關。

  一直覺得自己的感性多於理性,在我的世界裡多了點信任、同情、理解,少了點算計、城府、狡黠。但我樂於成為這樣的人,那怕曾因為自己的感性而錯失了很多的機遇麻煩,我也不曾改變。這種感情在當今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真的很難得,但我相信,這就像山間的溪流,雖然少見但總還有,不是嗎?

真正的朋友不在朋友圈

 

  人生路漫漫,無論經歷錯過還是遇見,這都是一種經歷,經歷讓我們體味人間冷暖,生活酸甜。而那些曾經親密後來漸行漸遠的人,山高路遠,願你我在彼此看不到的歲月裡,仍能各自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