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2009年春晚,王菲用空靈飄渺的聲音,將一首《傳奇》唱得如痴如醉,此時,人們似乎才想起這首歌的原創和原唱。

他被人們遺忘了嗎?沒有,他在安安靜靜地做音樂,一群真正懂音樂、懂他的人,也在安安靜靜地聽他的歌,他只是沒有炒作,沒有吆喝。

而他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狀態。這就是李健,人們稱他為音樂圈的一股清流。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01

生於70年代的李健,小時候是調皮男孩,經常與幼兒園的小朋友摩擦,但學習成績卻很好。父親是梨園武生,李健從小隨父學藝,學過戲曲,練過武打,因此自帶藝術氣質。

而他又酷愛讀書,自小便是學霸,長大後成了乖孩子,高中當了三年班長,將班裡的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條,小小年紀便展示出過人的成熟。

他是家長們口頭的“別人家的小孩”,但卻從來沒有受到同學的嫉妒,大家都對他心服口服,因為他以優異的成績和文藝天分,被保送上了清華大學。

李健從小看似順風順水,實際上他原本也是調皮男孩,但他分得清輕重,懂得節制。

從小自律的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在清華,李健一邊讀他的電子工程專業,一邊開始了音樂夢的追求,中學時期就學會的吉他,對他有很大的幫助。

他參加學校的合唱團,學會了和聲的理念,他聽羅大佑,聽Beatles,他還報輔修課,學和聲學、視唱練耳、曲式分析……

李健在少年時光裡找到了音樂,他認為這是一個特別幸運的事情,從此之後他的精神世界變得豐富多彩。

因為他小時候其實也不自信,很多時候都會覺得孤獨,但音樂好比黎明前黑暗裡的一道光,驅散了李健心裡的陰霾。

來自心靈的音樂,可以喚醒生命,可以引起靈魂的共振。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02

在畢業進入國企當了兩年的工程師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辭職,跟從自己的內心,去開闢自己的音樂之旅。

2001年4月,他與盧庚戌一起組建了“水木年華”,一出道便大火,首張專輯《一生有你》,一經推出,就獲得了當年幾乎所有年度最佳新人獎,各種榮譽紛至沓來。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2002年5月,在推出水木年華的第二張專輯《青春正傳》之後,李健厭倦了娛樂圈裡的喧鬧和浮躁,並且,與盧庚戌在創作理念上產生分歧,於是分道揚鑣。

李健不願意為了商業利益,在音樂上違背自己的心聲,他需要自由自在地創作、歌唱。

李健放棄了風光無限的機會,他似乎沉寂了。其實不然,他並沒有放棄音樂的夢想,他一直都沒有停止創作。

有時候,人真的需要放慢腳步,沉澱自己,以免被浮躁的洪流裹挾。放慢腳步不等於退步,而是為了下一次的衝刺。

讓我們來看看李健離開水木年華後,這幾年出的個人創作專輯,你就知道他有多努力了——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2003年9月1日,推出首張個人創作專輯《似水流年》,收錄了包括《傳奇》、《八月照相館》等在內的10首歌曲,幷包攬了整張專輯全部歌曲的作曲和編曲;

2005年3月,推出第二張個人創作專輯《為你而來》,收錄了包括《嚮往》、《你像從前一樣》等在內的10首歌曲[21];

2007年4月,推出第三張個人創作專輯《想念你》,收錄了包括《風吹麥浪》、《異鄉人》等在內的9首歌曲及1首伴奏[4];

2009年12月,推出第四張個人創作專輯《音樂傲骨》,收錄了包括《一往情深的戀人》、《愛的四季》等在內的11首歌曲[32];

2011年12月,推出第五張個人創作專輯《依然》,收錄了包括《貝加爾湖畔》、《回到從前》等在內的11首歌曲;

2015年8月,推出第六張個人創作專輯《李健》,收錄了包括《假如愛有天意》、《美若黎明》等在內的10首歌曲。

他一直都在唱歌、創作、做自己的音樂,平均每兩年就出一張專輯,並且獲獎無數,在業內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閒庭信步”這句詩詞用來形容李健的成長之路,應該比較貼切。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03

2002年北京的冬天,李健在退出“水木年華”以後,開始思考單飛後的出路,但一時還沒有找到方向,所以埋頭讀書。

一天,他讀了茨威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本書,受到啟發,於是寫下了《傳奇》這首歌。

這首歌原本是寫給他的愛人孟小蓓的,但我們對這首歌不妨這樣理解:“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中的那個“你”,也可以是李健心目中的音樂。李健借這首歌,抒發了自己對夢想中的音樂的不懈追求。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時隔七年,這首創作於2002年的《傳奇》,被王菲唱火,讓傳奇一樣的李健,回到人們的視野,此時的他,雖然已經褪去了年少的青澀,但仍然保持著理工男的冷靜,沒有翻身後的狂喜。

因為他從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音樂,他始終相信,好音樂是不會被埋沒的。“音樂詩人”李健,從此讓人們折服。

追夢需要強大的毅力和自制力,沒有人知道你的努力是否一定會成功。但你如果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但李健也不排斥外界的評價,也不排斥上春晚、參加比賽,他就是這樣,不裝,不作,繼續做該做的事,做想做的事。

比如,2015年李健參加《我是歌手》時,仍然唱的是柔和淡雅的歌。近些年來的各類歌唱比賽中,佔盡了先機飈高音、勁爆表演,李健不是不會,退出江湖埋頭做專輯的那些年,不為人所理解,也吃過許多苦頭,但他並沒有將這些帶進他的音樂。

一首《貝加爾湖畔》悠揚溫暖,李健的聲音清亮而富有質感,這一首具有俄羅斯民謠風格的歌,非常適合他的聲音。

周國平說過:“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既能居於繁華,又能享受寂寞。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李健認為,音樂僅有高音是不夠的,高音之外還有弦外之音,包括歌聲中滲透的情感、精心的編曲等等,但這一切,都要服從於自己是否喜歡,是否適合。如果不喜歡,你就唱不出情感;如果不適合,你的高音可能就會變成“破音”。

李健參加《我是歌手》大火後,又選擇了淡出大眾視野,拒絕商業表演,拒絕上真人秀節目,去美國躲了一個月的風頭。

如今娛樂圈許多人努力上熱搜、造緋聞,恨不得天天霸屏,但李健卻不以為然。他最看重的事情是:讀書、旅行、喝咖啡,還有與妻子相伴,其他的一切都要為之讓路。

名氣其實是最無關緊要的東西,有時候,它會成為你沉重的包袱。

李健不想讓名氣消耗掉之間寶貴的生命和豐富的精神世界。而且,他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創作。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04

2018年8月,李健作為導師,亮相“中國好聲音”。人們看到的,依然是清清爽爽,靜如處子的“少年”一枚,一經亮相,瞬間吸粉無數,儘管此時,他已經44歲。

而這一次,李健給歌迷們貢獻的,不僅僅是他那些如詩如歌的音樂,以及他超凡脫俗的音樂理念,人們更多的領略了他高逼格的人文素養。

比如,有些歌手開口閉口就說“音樂是我的生命”,李健卻認為,沒必要把音樂當成生命,不唱歌的人們一樣也可以生活。只是,有了音樂,我們原來平庸的生活會更加閃亮。

確實,音樂那麼美好,為什麼要讓它揹負生命的重責呢!

比如,關於搖滾,李健給大家分享了他的理解:搖滾歌手不應該認為自己很憤怒,是因為別人太傻,你的憤怒如果是來自於悲憫,那才是深刻的和值得深思的。

每一期節目,很多人守在電視機前,就是為了看李健,看他對學員的專業點評,聽他分享人生感悟和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他那些冷幽默的段子和金句。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可以說,每一週的星期五,成了李健歌迷的節日。人們送了他無數標籤——清華哥哥、音樂詩人,冷萌段子手、健生肌肉男、浪漫愛人......

如果一個人被標籤化,他就會被時代綁架,被商業裹挾,這就需要始終對“名氣”保持著警惕。

李健不希望別人說他高尚,害怕別人把他神化。

早在2009年,李健就用他的專輯《音樂傲骨》,表達了自己對音樂的堅守:不頹廢,不叛逆,不衝動,不受外界影響,不隨波逐流的藝術創作和生活態度。

李健就是這樣,不慌不忙地,淡定隨和地繼續做著那個李健。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05

李健似乎生活在自我裡,但他並不自私。去年,原本計劃出第七張專輯的李健,選擇了為新人毛不易讓路,並且為他擔任製作人,做第一張專輯。

一個人在人格上的高逼格,是對有才華有志氣的年輕一輩,不嫉妒,不擋路,而是盡心盡力地保護和扶持,這也是一個人高情商的表現。

對新人毛不易,李健像長輩叮囑自己的孩子一樣,告訴他要保護好自己的才華。

“保護好自己的才華”,這也是李健的經驗之談。他如此小心翼翼地愛惜自己的才華,愛惜自己的獨立音樂世界,實際上是一種人生態度的堅守。

堅守內心的安靜,保持自我本色,不隨波逐流,才不會迷失於紛繁喧囂的塵世。這種堅守,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而李健能夠做到,是因為他從小養成的自律,他始終保持內心的乾淨。

不是誰都可以成為一股清流,李健當之無愧

曾經,在某頒獎典禮上,導演安排他在領獎時和同伴擊掌相慶,但李健的手就是舉不起來。人們可能以為是他羞澀,其實是他內心十分排斥這種做作。

他不想跟著潮流走,他的音樂有傲骨,他作為文人的骨子裡,也有一股傲氣。而這種傲氣,來自於他的真誠,來自於他的文化底蘊,來自於他內心的強大。

在當今亂象眾生的娛樂圈裡,可以成為“清流”的人屈指可數,但李健卻當之無愧。



作者:荷聲,一個用讀書開啟人生新里程的美女姐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