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大班如果不上任何幼小銜接班,上一年級有問題嗎?

玩具觀察員趙姐


要因人而異!

我就是教育培訓行業的從業者,旗下的幾個機構中也有做學前培訓的,但我不贊成所有的孩子都上學前班,哪些需要,您可以根據以下內容自行判斷,沒有營銷,僅供參考:

1、從知識的角度:小學一年級的內容不多也不難,只要跟著學校進度正常走沒有問題,只是可能會出現剛上學的時候相比較學過的孩子有點小困難,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會自行化解,不必擔心。

2、從心裡的角度:這一點算是比較關鍵的,可能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在剛上一年級的時候表現的會更好一些,這個時候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小朋友的心態就很重要。家長要懂得引導孩子跟自己比而不要跟別人比,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如果家長沒有這方面的時間和經驗,就要考慮一下了。孩子學習的信心和習慣很重要。

3、家長的心態:不要從眾,不要盲目攀比,對自己的孩子有正確的評估,比起提前學到的知識,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更重要,尤其是這個階段。


教育培訓行業趙德利


現在一說就是銜接班、補習班、興趣班,連大班都要幼小銜接班, 覺得家長們過度焦慮了。

銜接班是幹啥的?

銜接班無非就是讓小孩提前學習一些一年級的拼音、識字、數學。孩子到了一年級,就是再重溫一遍,自然就顯得熟練、應對自如了。這不就是復讀生嗎?說是為了適應小學的節奏,實際反倒讓小孩無法適應新課程,沒辦法應對全新知識的學習。表面上小孩似乎跟上學習的步伐,但在 看來,無法培養小孩面對新知識學習的能力。

所以 堅決反對上銜接班、輔導班。 的小孩從沒上過什麼班,但也依然優秀!

為什麼要上銜接班?

現在的社會趨向於功利化,特別是教育。本來是初中升高中,為了不比別人差,於是就提前學習了高中的知識,美其名曰為了高考。實際上忽略了孩子習慣的養成、能力的培養、思維的訓練及實踐的操作,類似於要求孩子成為知識積累的機器人。人們的思想是,孩子讀得越多,考得越好。卻不知道習慣、能力、思維、實踐的重要性。後來,小升初也這樣了。想不到現在幼小也要銜接了!這就是下定決心忽略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下定決心讓孩子成為讀書機器人了。 覺得,我們培養孩子的方向出了問題。

怎麼適應小學的學習?

很簡單,陪伴是最好的老師。家長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的教育是學校的事,這是大錯特錯的。自己的孩子,家長不教育,不跟蹤,不陪伴,就想要孩子優秀,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的孩子,幼兒園開始,家人會讓孩子回家以後複述兒歌,在家人幫助下,記不住的也記住了。給予一定的鼓勵,孩子回家就有表現的慾望。上小學後,回家先作業,吃飯,玩一會,再作業,形成習慣。以後都會習慣於這流程。關注孩子的作業,不會的及時引導解決。引導孩子學會虛心請教。一路下來,孩子各個學段都表現優秀。這不是智慧的問題,這是家長關注的問題。

上幼小銜接班的本質

大班就上幼小銜接,我覺得是過於焦慮了。家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總覺得孩子可能輸在起跑線上。這本身,就是在束縛孩子的發展。真要孩子茁壯成長,就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操、良好的習慣、敏捷的思維、實踐的能力……這些素養都有了,何愁學習上不去? 只同意孩子放假可以學美術,學彈琴……但決不同意參加學習培訓班,小孩今年還如願考上廈大研究生呢!

寫在最後

只要你願意關注孩子的學習,陪著孩子成長,孩子一定會優秀!


地球9999


我就有親身經歷,去年孩子上小學的確沒有去上銜接班,有沒有去上書法班,跟其他孩子比較的確有很大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