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牛所”,有一班硬核青年!

這個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牛所”,有一班硬核青年!
這個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牛所”,有一班硬核青年!
這個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牛所”,有一班硬核青年!這個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牛所”,有一班硬核青年!

2019年5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2017年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時提出“十六字”總要求。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反映浙江公安踐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十六字”總要求,推進政治建警、改革強警、科技興警、從嚴治警的生動實踐,激勵廣大民警當好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忠誠守護者,特開設《牢記囑託,當好“重要窗口”忠誠守護者》專欄。

這個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牛所”,有一班硬核青年!

誕生57年來,“楓橋經驗”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著不同的社會治理效能,是政法戰線上的金字招牌。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對“楓橋經驗”高度關注,在去年召開的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他強調要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今年到浙江考察時,他再次指示要堅持發展“楓橋經驗”。

“楓橋經驗”始於楓橋,源自公安。57年來,諸暨市公安局楓橋派出所一直以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為己任,所裡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民警在踐行“楓橋經驗”中傳承、創新,贏得了群眾認可;“楓橋經驗”也因他們而不斷豐富時代內涵,永葆青春活力。

這個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牛所”,有一班硬核青年!

陳大源:用法與情教育感化人

“尊敬的楓橋派出所民警同志,因我經濟暫時受到困難,我用房產證抵押,求助幫忙代辦人民幣貳千元整,利息按照銀行……”4月22日,家住諸暨楓橋樂山村梓塢山頂的老何帶著用塑料袋裹好的房產證,面露窘色的匆匆走進楓橋派出所,找社區民警陳大源求助。

陳大源,“90後”,從警五年來一直是社區民警,曾榮獲過諸暨市公安局十佳社區民警。雖然調到楓橋派出所才一年時間,對老何卻已是知根知底。

原來,老何曾是警方處理的對象。他愛喝酒,日子像泡在酒罈子裡,過得有點稀裡糊塗,常和鄰居鬧矛盾,“有時鄰居一週就報警四次,而且常常在晚上十一二點。我們去一次半小時,帶回來做好筆錄後再把他送回去,來回一個多小時。”

老何留給陳大源最初的印象是人很髒,衣服破,家裡到處是空酒瓶,但是認錯態度是很好的。為了從根源上化解矛盾,陳大源常常做雙方的思想工作,他還發現老何做饅頭蒸籠的手藝很不錯,就想著幫他拓寬銷售渠道。“稍微讓他忙碌點,不要去計較小事情。”

在楓橋派出所民警的教育和幫助下,雙方矛盾化解了,老何的思想也變了,尤其是今年過年後,老何整個人打理得很乾乾淨淨,精神狀態像換了一個人。“我要感謝楓橋派出所陳警官的教育和開導……我已經和他們化敵為友……我以後一定做一個遵紀守法的社會公民。”本想送錦旗的老何因囊中羞澀,手寫了一封感謝信給陳大源和楓橋派出所的民警。

這次,因沒錢看病,實在沒法子的老何才想著用房產證做抵押來向楓橋派處所求助。陳大源和同事湊了兩千塊錢給老何,並叮囑他趕緊去看病,身體好了以後要安安穩穩地賺錢過日子。

張景景:緊緊盯住每一個執法環節

張景景,“85後”民警,楓橋派出所副所長,負責法制工作。她和楓橋挺有緣,2008年,剛從浙江警察學院畢業參加工作的她就調到楓橋派出所,這裡是她正式從警的起點。

2010年,張景景以辦理行政案件數量全局第八、質量全局第二的成績,被評為2010年度“十佳辦案能手”,也是當時一段時期內局裡唯一一名女辦案能手。之後,張景景又到諸暨市公安局法制大隊歷練四年,2017年又回到了楓橋派出所。

平日裡,她負責監管、指導、把關所裡接處警、辦案、抓捕犯罪嫌疑人等所有的執法活動,對工作上的事情是一絲不苟,甚至在派出所小年輕眼中有些吹毛求疵。

“每一起案件都要審核過的,防止出現執法風險或錯誤。對民警的執法監督是全流程、無死角,所以小年輕們都很討厭我。”張景景笑嘻嘻地說,“但一定是為了他們好。”

為了抓好所裡的執法規範工作,張景景從第一步工作就開始緊緊盯牢。“主要是抓源頭,抓時效,不能拖,源頭時效抓好了,後面問題自然少了。”張景景介紹,“像接處警值班組的民警接進警情後負責調查,調查好之後再移交給主辦民警。從調查到移交給主辦民警這個流程我是攔住的,要先經過我們(法制副所長和法制員)的審核,檢查如當事人筆錄、現場勘驗、作案工具扣押、監控調取等調查工作是否到位。如果沒有做到位,誰接處警的誰負責到底,直到沒問題了我才會流轉到下一步流程。”

在張景景的“折磨”下,楓橋派出所的年輕民警沒人敢打馬虎眼,很注重執法辦案中的細節,執法規範養成為執法習慣。

最令張景景得意的是,她手上有用Excel軟件製作彙總的執法“大數據”,全所民警一週、一月、一季度乃至一年的執法效率、質量等數據都在其中清晰顯示,“案件辦得好壞、快慢,我一清二楚。”

朱鍔波:老楊調解中心的青年民警

由楓橋派出所退休民警楊光照命名成立的老楊調解中心是塊響噹噹的調解品牌。疫情防控期間,考慮到老楊年事已高,被同事們稱呼為“最年長的青年民警”的朱鍔波挑起了重擔,承擔起老楊調解中心的主要工作。

就在4月中旬的一天,朱鍔波和同事通宵調解了一起因200臺呼吸機引起的三方糾紛,貨款價值3200萬元。

那天晚上11時,楓橋派出所接110指令:楓橋鎮屠家塢村有人因為分貨問題需要幫助。朱鍔波與同事褚創堅接警後迅速趕赴現場處置。

報警人傅某告訴民警,他打算出售200臺呼吸機,就將出售信息掛在了網上。很快,杭州買家王某聯繫上了他,提出要購買100臺,每臺價格14萬元,但是沒有支付費用,也沒簽訂相關協議。

後來,上海買家吳某也聯繫了傅某,說200臺呼吸機他全要了,並以每臺16萬元的價格支付了全部貨款,還在上海浦東機場預定了次日運往匈牙利的專機。

傅某收到吳某的貨款後,就電話通知王某說沒貨了,讓對方別打款。可王某認為是他先訂購的,應該分他100臺,還不由分說地把1400萬元貨款打到了傅某的賬戶上。

付款後的當天晚上6點,吳某和王某都到楓橋拉貨,因為分貨問題發生了爭吵,貨車還堵住了村子裡的路。

民警將三方代表請回老楊調解中心。朱鍔波調解說,這批呼吸機賣給誰,要尊重貨主傅某的決定。而王某隻是口頭預定,不具法律效應。

經過6個多小時的調解,三方最終在次日凌晨5點多簽訂和解協議,由吳某採購全部呼吸機,傅某退回王某方支付的貨款1400萬元,並支付貨車租賃等附加費用。

今年以來,朱鍔波已參與調解了20餘起矛盾糾紛,成功地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尾記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

楓橋派出所是個年輕的所,所裡年輕人多,年輕人奮鬥的故事更多,像不當社區民警一年多仍有群眾主動聯繫的石楊炳,剛參加工作一年就扎進楓源村社區警務工作的新警趙夢,被群眾親切叫做“小紹興”的紅楓義警黨支部書記趙信……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用奮鬥鐫刻青春的註腳。

尤其是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楓橋派出所的青年民警發揮主力軍作用,通過堅持運用“楓橋經驗”、發揚“五四”精神,率先提出“防疫就是最大的民意,行動就是我們的戰書”。大家舍小家為大家,從春節前就開始了全員24小時值班備勤,和轄區的幹部群眾一起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截至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明顯成效。

日前,楓橋派出所榮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諸暨市公安局副局長、楓橋派出所所長楊葉峰表示,這一次我們榮獲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標誌著楓橋派出所站在了新的起點上。在今後,我們一定繼續傳承和弘揚“五四”精神,一如既往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爭做新時代好青年,使我們的隊伍更加朝氣蓬勃、激情有力、信心滿滿,為讓老百姓更加滿意、轄區更加平安繼續努力!

這個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牛所”,有一班硬核青年!這個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牛所”,有一班硬核青年!
這個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牛所”,有一班硬核青年!

敬請關注“諸暨警方”

▽▽▽

編輯:王晶丨斯鈺茹

審核:吳嘉軍丨王雨

來源:平安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