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昨天華為內部論壇裡最火的一篇文章!

年輕人,深圳並不歡迎你能留在深圳買房啊。深圳只希望留住你的青春給你一段美好的回憶。80公里外的廣州想讓你買房,比深圳便宜一半,你又嫌人家節奏慢工資低不去買。

這是,昨天華為內部論壇裡最火的一篇文章!

年輕人你首先得理解什麼是深圳模式:

海量廉價寫字樓吸引大企業和創業公司創造海量工作崗位,大企業高薪吸引剛出爐血氣方剛有夢想的年輕人,天量城中村廉價出租屋滿足單身青年的居住需求,價格極高數量稀少的住宅再淘汰掉過了人生黃金期還沒能力買房的中年人,只留下頂層精英和資本家定居杜絕老弱病殘。年輕血液一波換一波,用老了就趕走,城市永遠充滿朝氣。

深圳的房價貴嗎?那是對你個人來說貴。各種新聞都顯示了,深圳的商業地產比如寫字樓商鋪的價格和租金都快跌到二線水平了。那為什麼深圳的寫字樓價格都快腰斬了你還買不起房呢?

深圳寫字樓修得多到甲級寫字樓租金都跌到100塊了,誰要是在5年前在深圳買了寫字樓估計要賠死。騰訊華為如果想要寫字樓深圳幾乎零成本贈送,大鏟灣騰訊拍地的價格直接低到死。

如果深圳真的缺地,寫字樓怎麼會修這麼多,以至於租金都連跌好幾年了。

對比這兩則新聞:深圳寫字樓平均租金跌幅增大未來也要繼續供應。而這麼缺乏住宅的2020年住宅樓供應量則下降了50%。

那深圳為什麼大量土地修寫字樓也不修住宅呢?

說白了就是想讓大部分35歲以上年輕人趕快滾蛋。修寫字樓那是為了留住企業發展經濟創造好的營商環境。二十多歲來了就是深圳人,給你一筆落戶獎勵金讓你一開始覺得這跟你辦事全靠關係的老家不一樣,讓你對深圳充滿好感。其實深圳跟你老家並無區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全世界都一樣,只是不為難小老百姓罷了。

同樣是前海概念區,騰訊建寫字樓拿地的樓面價4000多一平,泰康人壽3000多一平,而住宅樓7.2萬一平,同樣區位的土地只是因為給企業還是給市民的不同價格相差20-30倍,這個你還看不明白嗎?

這是,昨天華為內部論壇裡最火的一篇文章!

深圳的想法是年輕人奮鬥十年留下青春趕快回家多好呢,這是人最有精力和創造力的年齡,既能創造GDP還不生病佔用醫療資源,也還沒生孩子需要教育資源,這黃金十年給哪個城市不都是滾滾的發展力?

如果深圳大量修住宅樓,年輕人能容易的買到房子留下來,那麼緊接著又得修學校醫院滿足這些中年中產的各種需求,以及未來的養老。

不給住宅大量供應土地,而大量廉價供給寫字樓,就是為了只留工作崗位只留大型企業而不留人。鐵打的深圳,流水的年輕人,對城市發展來說這種模式不要太好。華為不就是這種麼?

如果深圳真的想讓你買得起房子留下來,那就不要再修那麼多寫字樓了,也不要修商業公寓了,60平兩房80平三房大規模供應起來你絕對買得起。可深圳為什麼要這麼做?

日本政府因為老齡化有多頭痛你知道嗎?讓你輕鬆買了房真正成為深圳市民然後過幾年城市老齡化養你?深圳特區發展這四十年,新的企業倒是一堆, 但你聽過深圳特區給我們中國帶來一所全國聞名的新醫院,新大學嗎?

有聽過全國各地都有疑難雜症者跑到深圳的某知名醫院,或者高考狀元選深圳大學麼?深圳城市建立到今天已經40年了,醫療教育到今天還停留在弱二線城市的水平。

這是,昨天華為內部論壇裡最火的一篇文章!

一個正常想吸引人來定居的新城市不應該是先修醫院和學校?比如說近現代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個移民城市上海租界和英屬香港建立的時候,除了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建城初期就修建了的當時全國先進的西醫院(上海仁濟醫院,1844), 新式的學校(香港皇仁書院,1862)。 就連日本人經營東北和臺灣的時候,在新京也是先修了很多新式學校和醫院(新京醫科,新京法政,新京工業,臺灣大學)。

這說明深圳建立的初衷就不是為了為了年輕市民宜居而留下來,反而僅僅是為了更好更快地成為一個商業金融中心,給企業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支持。如果當時深圳真的是想為了留住年輕人口而建立的話,那麼第一步 就應該是修建全國一流的醫院,清北標準的大學。可是深圳卻是中國內地第一個引入商品房和土地拍賣的城市。

深圳對資方支持的多,證券交易所不走,非製造業資本和企業也不會走,華為離開了深圳去哪能當必勝客?還有城中村大量的違章建築提供大量的廉價租房,就不愁沒有年輕人來。

這是,昨天華為內部論壇裡最火的一篇文章!

只要有大量住城中村出租屋的年輕人源源不斷的湧入深圳,再加上已經積累了不少的資本和技術,深圳的經濟發展能不好嗎?

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上海簡直羨慕死,上海還得養著那些土著底層。深圳從一開始就杜絕了土著坐地佔坑排外,這個模式真的不好?

深圳以前以買了房的業主們,現在一個個集體抬價。什麼房價太低影響市容,集體消滅低房價的口號都喊出來了。試想如果今天深圳大規模供應土地讓年輕人可以容易點買房,那麼幾十年後深圳把沒了土地儲備早都賣給當年的來深圳闖蕩的年輕人們了的話,又有誰願意把自己當年深圳大規模供應的房子廉價出讓給新來的年輕人,到時候上哪裡找土地給企業用?人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沒房的時候喊著房價太高,等上了車又會焊死車門不讓後來者上車。所以與其讓年輕人們可以輕易買了房,幾十年後以深圳這座城市的利好佔著坑坐地起價。還不如讓99%的人都買不起房到了年齡就走,維持城市年輕勞動力的正常新陳代謝。

這是,昨天華為內部論壇裡最火的一篇文章!

深圳現在80%的人口都是就業人口。其他城市根本無法比。

現在的深圳是全國最大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最大保險公司平安保險,最大券商中信證券,國內數一數二的互聯網公司騰訊,ICT巨頭華為,排名前五的地產公司裡三家(萬科、恆大、中海)總部的所在地。

只要通過廉價且現代化的海量寫字樓供給穩定住這些公司,供給少量高質量的住宅給這些巨頭的中高層管理。這些企業就不會離開深圳。

畢竟公司的決策層是少數高收入群體,對深圳房價的敏感度要比年輕人小的多。決策層感不到深圳的壓力,就沒有離開的動力。並且大部分大型公司都是金字塔形,年輕的基層人員也只有少部分人能進入中高層。剛來的年輕人住比京滬便宜的多的深圳城中村出租屋,幾年後大部分被淘汰離開深圳,沒有被淘汰的精英們升職加薪後的收入高了也能在深圳買得起了,這不是很好麼?

尤其是因為大量買不起房的會自動離職,公司還沒有清理成本。爬上去的也是千里挑一, 家庭背景學歷各方面綜合起來的精英,太好了是吧。其他城市誰能有深圳這樣的體系?

等你到了要結婚生孩子的年紀才意識到房子的重要性時,能買得起一套房對深圳的財政也是重大貢獻,買不起你反正也不年輕了無壓榨價值不缺你一個。

深圳現在還要說要大量修公租房,這個上海法租界公共租界也玩過。大量公租房項目會進一-步擠壓可出售的住宅數量,只會讓年輕人更難買到房。


這是,昨天華為內部論壇裡最火的一篇文章!

而這部分公租房可以提供給體制內基層,醫教人員及基礎服務,人員。深圳的基層公務員,基層醫生教師、初級科研人員,甚至公交車司機等其實也有購房壓力,讓這部分人可以住進公租房、人才房就可以保證城市的運轉。當年法租界的公共部門都有自己的宿舍,香港警察公務員也有自己的宿舍甚至學校,這都是高房價城市為了保證體制運轉公共服務運轉機制。但地就那麼多,如果搞人才房那就是進一步擠壓商品住宅的空間,讓廣大普通年輕人定居買房更加無望罷了。諷刺的是,年輕人相對更容易買得起房且教育醫療水平更高,就在深圳旁邊的廣州反而越來越不能吸引不到高質量年輕人,從以前妥妥的一線到現在快變成跟杭州一個水平的二線城市了。廣州花了大錢給了最好的地段,當爺一樣供著,辦的中大和華工留不住人才在本地,反而每年源源不斷地給深圳的供應大量的碼農,金融民工。中大華工在深圳的90後校友會人數和影響力快超過了主場廣州。

這是,昨天華為內部論壇裡最火的一篇文章!

不少年輕人一畢業就迫不及待地離開生活幾年的廣州跑到深圳,被所謂的來了就是深圳人所感召,被來了深圳就能成功給洗腦。就算買不起房,住城中村農民房也要節衣縮食吃泡麵都要為深圳供樓做準備。

你們抱怨深圳買不起房。可旁邊的廣州算上步行到珠江新城地鐵-一個小時的地方,大把大把精裝兩萬一平的房子,賣不動愁的售樓小姐姐們恨不得買房就叫男生男神。廣州的領導為了賣房,黃浦區專科都能辦人才綠卡了。那廣州這種醫療教育好深圳十倍,甚至是很多深圳人上過大學的城市,房價親民的城市你們也不去啊。你們都覺得深圳房價高,本質還是因為你們這些年輕人既不願意降低收入和節奏,又買不起房賴著不走罷了。

廣州多修醫院學校,加快地鐵網絡建設完善城市配套,學位及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等配套設施齊全,大量底價供應住宅土地為市民在各條地鐵都能買到通勤一小時的便宜住房,反而搞的半個城市都是廉價樓,讓很多人認為廣州的房買了沒有升值空間不願意買。廣州吃喝玩樂應有盡有。很多年輕人居然說廣州這樣生活四平八穩沒有壓力節奏太慢。另一方面又對深圳這種不修醫院學校,各種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基本掛零的文化荒漠,只修寫字樓給資本家不修廉價房給年輕人,公開鼓吹加班加點,勞動仲裁基本都是資方贏的城市各種頂禮膜拜前仆後繼,馬上都把深圳吹成宇宙中心了,怕不怕?

這是,昨天華為內部論壇裡最火的一篇文章!

等到深圳的年輕人意識到節奏快也是壓力想安定下來的時候,青春也都送給了深圳。

既然年輕人用腳投票不選擇廣州這種宜居模式,深圳讓你們這些年輕人買不起房也是合情合理的,路是你們自己選的,反而年輕人選了深圳抱怨深圳房價高才有問題。

對年輕人來說,深圳就是在你最美的年紀佔有你,而又不願意結婚承擔責任讓你年紀大了自己分手的那個人。廣州老實人,你又嫌人家不會說話沒情商給錢少。

高房價其實對北京上海深圳這三個城市影響很小,因為這三個地方一個是首都兩個有證券交易所,是政治,金融的中心。而廣州、杭州、南京這些城市呢,說白了掙得還是辛苦錢,房價過高確實會影響城市發展。要是年輕人繼續湧入深圳,那麼未來廣州未來可能就是個深圳的垃圾筐,專門吸納深圳的淘汰人員和產業。廣州目前的產業以製造業和大企業分部為主,掙得都是辛苦錢,缺乏上海深圳那樣的總部經濟及金融中心地位,再加上跨境電商嚴重挑戰廣州的傳統外貿產業,廣州已經不能再算做一線城市了。

房價漲不了多少,吸納下深圳香港的退出的中產和配套產業,這就是未來的大灣區吧。

其實如果年輕人團結起來大家都不去深圳被廉價剝削青春,那深圳的交易所和大企業總部也會搬走。深圳也自然會意識到民意的不滿解決房價問題。什麼時候你們能團結一致站起來拒絕深圳通過高房價壓榨新來的年輕人,什麼時候深圳就馬上會大規模供地讓你們買得起。可深圳大量供應廉價土地就跟廣州沒有什麼區別了,你們的子女又說深圳節奏慢了。

最後我給你的建議是買不起就去成都、西安、長沙這類的地方,買好的學區和地段,過幾年讓這些省份縣城出來到省城打工的有志青年來省會給你接盤,興許賺的錢還能讓你在深圳交個首付。別人割你,你割別人。要麼你們就團結起來集體別去深圳,但年輕人普遍覺得自己以後不會停止送人頭的步伐。

這是,昨天華為內部論壇裡最火的一篇文章!

為什麼推薦成都、西安這類的二線?因為華為最大的倆基地在這,最近幾年華為終端往西安批量轉移工作崗位。華為的人才理念和深圳是一致的, 所以華為去哪你去哪,買華為員工將來要接盤的學區房,你至少可以跑贏深圳增幅。要買房就給自己合理的定位,不要看不上二線,不要嫌郊區要擠地鐵,甚至很多人其實就應該轉身離開深圳。不要過幾年二線都沒你位置了。你看看評論裡多少人說2萬多的均價只能在廣州郊區買然後廣州不便宜。你拿著5萬一平方的錢也就是在上海深圳買個到市中心擠一個小時地鐵的窩,廣州2萬多就能買到還不便宜嗎?買房這個事,年輕人如果選擇了一二線城市就別挑三揀四。

如果真的哪裡都買不起,那就給我點贊,把這個回答轉發到朋友圈去,讓更多的人明白深圳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這樣的城市是否適合他打拼接盤,或者自己是能在競爭中成為金字塔尖的人物成功融入深圳,要麼一開始就應該規劃好離開深圳的節奏和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