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父母要注意教養方式,父母的性格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教育孩子,父母要注意教養方式的影響。如果父母對孩子非常寵愛,給他創造了一個一帆風順的環境,那麼孩子就會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當孩子首次遭遇到他人的不認可或者碰壁時,就會因為不適應而產生不順遂的心理,對別人耿耿於懷,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問題,而只會責怪他人。

教育孩子,父母要注意教養方式,父母的性格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某個心理學專家曾經調查過20個家庭,發現有13個家庭的孩子成長於被嬌寵的環境中;另外7個孩子受到的教育則比較開明。專家對這20個孩子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那7個開明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心態都比較積極,做事認真,遇到問題能夠想辦法解決,和周圍的人相處得也不錯;而那13個孩子,則表現出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姿態,遇事很少為他人考慮,但凡事情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會生氣、發脾氣。其中有一個女孩,有著十分強烈的自尊心、好勝心,無論是學校的什麼活動,都必須取得第一名,學習更是如此。假如哪次不巧得了第二,回家之後就將自己關起來不吃不喝。

教育孩子,父母要注意教養方式,父母的性格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父母的性格也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父母在生活中是很寬厚的人,很少和人斤斤計較,遇到事情能夠忍讓,那麼孩子也會感染這種品質;因此,父母必須想辦法培養孩子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培養孩子寬容心的關鍵,是讓孩子建立自信、自尊。沒有自信的孩子才會在人際交往中比來比去,心思變得越來越狹隘。所以,讓孩子擁有一顆健康、自信的心靈,是他寬容待人的基礎。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發現,那些有自信的孩子,和別人交往起來是很暢通、愉悅的,因為他們不需要靠“壓過”別人來證明自己;而那些有點兒自卑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己的“軟肋”或者“雷區",別人一碰就會引發不快。

教育孩子,父母要注意教養方式,父母的性格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另外,父母要教孩子學會退讓。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肯定會有一些摩擦。如果一個人每次遇到事情都要爭個高低、針鋒相對,那麼他的人生一定是充滿矛盾和不快的。父母應告訴孩子,遇事不妨退一步,忍讓一下,能寬容別人的地方要儘量寬容,這樣既能給自己一個好心情,又能為自己贏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教育孩子,父母要注意教養方式,父母的性格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例如,傑字氣鼓鼓地回到家裡,把書包摔在沙發上,自己也一屁股坐在了上面,繃著一張小臉。媽媽聽到動靜從廚房走出來,笑著問道:"喲,誰惹我們傑字生氣了?”說完,她看了一下週圍,問道:“咦,明明不是每天放學都會和你一起來咱家玩一會兒的嗎?今天他怎麼沒來?"態字大聲喊道:“不要提他!我討厭他!"媽媽聽了,沒再問什麼,轉身走開,想讓傑宇獨自平靜一下。

教育孩子,父母要注意教養方式,父母的性格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第二天早上,媽媽親自去送傑字上學,在路上問起昨天的事情,傑字才說道:“我昨天上美術課的時候畫了一幅畫,老師說我畫得最好。下課了明明找我說話,不小心把我的畫弄破了。”“原來是這麼回事。不過,你自己也明白,明明是不小心弄壞的。

教育孩子,父母要注意教養方式,父母的性格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既然這樣,那就不要生氣了,原諒你的好朋友吧!"“不,我就不原諒他!他弄壞了我最好的畫!”媽媽頓了頓,認真地對傑字說:“媽媽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畫已經壞了,你再生氣,它也不能變好,所以你生氣只能讓自己心情不好,還會讓你失去一個好朋友。並且,媽媽相信那不是你畫得最好的畫,你以後還會畫出更多更好的畫。但是好朋友呢?失去後可能就找不回來了。所以,傑宇該怎麼做呢?"傑宇想了一會兒,有些惋惜但又釋然地回答道:"媽媽,我知道了。我今天就去和明明和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