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真人实录(6):汉警快骑变身记

原创 张丽娜

转载请注明来源


武汉客厅是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有位汉警快骑是这里最大的大块头,大家都叫他“超级大白”。

超帅的汉警快骑,在方舱医院里都做了些什么呢?

不完全统计,主要是做三件事:一,做护士的事;二,做清洁工的事;三,做心理医生或者居委会大妈的事。或者引用张敬畏在这里对病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您家要我做么事,我就做么事!”


一 前线

“我要上前线了!”

“你不是一直就在前线吗?”

“以前是在街上巡逻,现在是真要和病人面对面了……”


1月22日,武汉启动一级响应。知道新闻时,张敬畏刚刚从街上巡逻回来。


他是一名“汉警快骑”,骑着摩托上街巡逻是他每天的主要工作。他赶紧上网查什么叫“一级响应”,了解到在新中国成立后,武汉这还是第一次,他想,应该是出大事了。


1月23日,他接到上级电话,派他去汉北河大桥设卡。武汉封城,所有进出城的高速路口全部要设卡,他们交管局紧急派出了好多交警,他只是其中之一。


2月6日,他再次接到上级通知,交管局正在向全局征召“应急冲锋队”队员,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援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就是军队战时的临时医院。一种上战场的激动顿时让他热血澎湃,他马上报了名。很快,他和另外6个同事被安排到了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武汉客厅。那天回家,他对老婆说:“我要上前线了!”老婆说:“你不是一直就在前线吗?”他想了想,回答:“以前是在街上巡逻,现在,是真要和病人面对面了……”


老婆说,好啊,我支持你。但是,张敬畏知道她心里担忧。


2月7日晚上7点,张敬畏到指挥部报到,领导跟他们几个人开了个简短的会,然后安排他们到指定酒店住下,此后,这里便是他临时的家了。


酒店正好在金银潭医院对门,当天晚上,救护车一辆接一辆地开进医院,那尖锐的鸣叫从远而近,一声声让张敬畏透不过气来。他想干脆早点睡觉吧,但是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窗外的天空,像一块铅黑的巨石压在张敬畏胸口。


还能回头吗?枪已上膛,箭在弦上,他安慰自己,万一自己倒下了,怎么也算个烈士吧,妻儿老小应该不会没个着落……


2月8日晚上8点,终于到了张敬畏进入方舱的时间。早早地,他来到旁边的防护帐篷做准备工作。巨大的广场,停满了全国各地的救援车和警车,和他一同进入帐篷的,还有一群护士,安徽过来的,也是第一天进舱。


二十几个护士脸上都绷着,气氛很紧张,看到张敬畏进来,有人说,你看你看警察也来了,言语间仿佛找到了依靠。她们哪里知道,此时的张敬畏看到了她们,也仿佛找到了可以相扶前行的依靠。


大家都不说话,一层一层穿防护服,只听到沙沙沙的声音。每个人从头到脚都被包得严严实实,不能有一丝皮肤露出来。


张敬畏是个大块头,一米八,200斤,平时穿衣服都是三个加号,可这防护服最多两个加。他只好硬生生把自己塞进去,然后弓着背,像个虾米一样,否则,他身上的防护服随时会被撕破。


第一次进舱,发现这里真大,他负责的a舱,有1000个床位,分四个病区。换氧气罐,运盒饭,运牛奶,倒污水,换矿泉水桶……一圈忙下来,衣服湿透,口渴了只能忍着,想上厕所也最好忍着……因为穿一次防护服是那么复杂,况且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那么多防护服给你换。


虽然自己是一个警察,但在这里做的,早已不是警察的事。换氧气罐,本是护士的活,他学会了,就被他抢着干了。他说:“治病救人我不会,我就帮医护人员减轻点负担,让他们休息好,好救更多的人。”运盒饭,本是工人的活,他却当仁不让。1000份盒饭一份份送到病人手里,可不是几分钟就能搞定,往往是等最后的病人刚拿到盒饭,开头的病人已经吃完。于是,他又马不停蹄掉个头,顺着床铺一个一个把盒子收上来。他说,“这样好!发一遍盒饭是加深一次感情;收一遍饭盒又是加深一次感情。”


二 癞子

“我妈妈年纪大了,请多关照她。”

“放心,我还在这里。有困难,还找我。”


武汉疫情真人实录(6):汉警快骑变身记

超级大白


干完体力活,便是跟病人谈心,疏解心结。张敬畏作为基层民警的良好沟通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刚进舱的第一天,就有一个刺头婆婆“扎”了他一下。


那时他刚开始在舱里熟悉情况,一个怪声突然砸过来:“警察跑进来干什么呀?我还没死呢!”


他一看,是个婆婆,躺在病床上,对他满眼防备。他暗暗记下婆婆的床号,每次发盒饭时,总是不忘跟老婆婆多说两句:“今天的菜真香”;每次走过婆婆身边,总是故意跟她讲几句笑话;有时婆婆跟家人视频,他也凑过来,露个鬼脸,逗得婆婆哈哈大笑。


没过多久,有一天中午,婆婆主动跑过来找张敬畏:“小伙子,你吃了中饭没有啊?”


“婆婆,我早上5点钟起来,到现在连早饭还没吃呢。”他笑。


婆婆呆了呆,转身回到床前,跟她旁边床的几个人嘀嘀咕咕,“密谋”一番后,又来了,这次,她抱着一个大盒子:“小伙子,快吃吧,别饿坏了。”


张敬畏一看,有饼干,苹果,牛奶,好多好吃的零食。他心里忽然一热,但伸出的手却把盒子推了推:“谢谢您家,但您家看我这身打扮,不方便吃东西啊。”


婆婆很是执着:“那,你就挑几样你喜欢吃的,带回去吃。”


张敬畏想了想,挑了几样,拿在手里。婆婆心花怒放地走了。她哪里知道,这里的所有东西,都叫“污染物”,都是不允许带出去的。但是张敬畏怕说出来伤了老人的心,至于他挑的那几样食品,不久,就被他转送给另外几个喜欢吃零食的舱友了。


方舱的管理很严格,不许病人带药物进来。一些患者的基础病,也得靠这里给药。有个老太太是高血压患者,方舱给她配的高血压药和她在家里吃的不一样,她死活不愿吃,一次次找医生扯皮。医生是广东医疗队的,听不懂武汉话。她也听不懂广东话,双方叽里咕噜比划了半天,问题没有解决。老太太觉得医生故意刁难她,一气之下,竟然冲到门口的水泥地上躺着。那天下着小雨,地上都是湿的,老太太就是赖在地上不肯起来。


很快,好多病人围观,指指点点。眼看一场误会可能会升级成群体事件,张敬畏走上前去,弯下他本来就弯着的身体:“阿姨,您家快起来。您家要么事,直接找我就行!”老太太盯着他一个劲打量。


他接着说:“我给你3个办法。第一,你先试试这个药管不管用。第二,如果不管用,你让你家里人把药送过来,我出去取。三,如果你家里没有人,那我下班后专门跟你去买,明天带来给你。”


“真的?你有这么好?”老太太半信半疑。


“你看我身上写着我的名字——张——敬——畏,我是这里的警察,你信我!”老太太点点头,扶着张敬畏的胳膊,慢慢从地上爬起来。


此后,老太太乖乖吃药,有什么困难,就满舱找这个“超级大白”警察。


两天后,张敬畏接到电话,帮一个女孩办理出院手续。那是第一批出院的病人,张敬畏想,这真是个幸运的姑娘。帮她办完了复杂的出院手续后,姑娘放下手中的行李包,看着他的眼睛:“警察叔叔,我想让您帮我一个忙……”


“叫哥哥就行了。你让我帮什么忙?”


“我妈妈一个人还在这里,她年纪大了,我想拜托你照顾她……”说着,她朝舱里一个方向指了指:“***床,那就是我的妈妈——”


张敬畏朝姑娘指的方向望去,那不就是前两天躺在水泥地上的老太太吗?她拍拍姑娘的肩膀:“放心,我还在这里,有困难,还找我。”


2月15号,突然下起大雪。当晚,张敬畏值夜班,他在舱里巡逻,给病人们加盖被子。走到护士站时,眼前的一幕顿时让他挪不动步子。一个小护士,蜷缩着身体,跪在一把椅子上,睡着了。她的脑袋重重地搁在椅背上,可能是要保护护目镜不蹭下来,她的脑袋一直本能地扭着,看了让人心疼不已。


张敬畏悄悄掏出手机,拍下这真实的一幕,然后叫醒姑娘,“别这样睡,我教你一个好办法。”他让姑娘坐好,双肘搁在桌上,双手捧腮,这样把头固定住,既可以稳稳地靠一会,又不会把脸上的护目镜和口罩弄坏。


事后,张敬畏把这个小护士累得睡着的短视频发在抖音上,没想到点击量短短几天就达到了8900万次。人们一次一次地看,一次一次,泪水打湿了屏幕。


三 送别

“大白哥哥,我只想看看你的模样”


武汉疫情真人实录(6):汉警快骑变身记

你的模样


3月7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关闭。在高速运转了30多天之后,它终于圆满完成了属于它的历史使命,欢送最后一批病人出院。


“超级大白,谢谢你!”

“超级大白,我们舍不得你!”

“超级大白,我们一起合个影吧!”

……


张敬畏不住地朝他们点头,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一直想问问,你们是谁给我起的这个好名字呀?”


“你是警察,警察和大白一样,都是万能的!”


送走了病人,接下来,还要送走他的战友,尤其是同他朝夕相处的安徽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们。


那是3月20日,张敬畏在疫情当中第一次以一身“汉警快骑”的形象出现,英武的着装,炫酷的坐骑,关键是还有9个和他一样的武汉小伙一字排开——武汉交警,真帅!


安徽医疗队的姑娘们坐在大巴上,前面是一辆武汉警车开道,再就是张敬畏带领的汉警快骑车队,排成一个“人”字,一路护送前行。


路很远,一直要上高速到天河机场;路也很近,张敬畏觉得,怎么才一会儿,就走到了呢?


姑娘们纷纷下车,不再是沉重的防护服,而是漂亮的马尾辫。虽然戴着口罩,但终于看清了她们灿烂的笑容,还有那和春光一样明媚的眼睛。


要进入候机厅了,“我的战友,我就只能送你们到这了”,张敬畏目送这群姑娘,挥动着手臂,他有太多话想说却说不出来。


“大白哥哥,我想看看你的样子,可以让我们看一眼吗?”


人群中,是那个跪在椅子上睡觉的小护士。


张敬畏想了想,缓缓摘下口罩,然后,一个立正,一个抬手,一个庄严的敬礼定格。


飞机起飞了,这批在武汉客厅忙碌多日,陪伴武汉人度过最艰难时期的特殊客人,终于平安离开武汉。等他们回到家乡,走下飞机,他们的手机上,会一一收到张敬畏的短信:“疫情在前,警察不退。不舍你走,却不想你留。希望下次你我再相见,不是因为疫情。感谢你,亲爱的朋友!感谢你,亲爱的战友!武汉的樱花还会再开,我在樱花树下等你。”


等安徽姑娘们一一回复这条催泪的信息时,他们的“超级大白”,已经在赶赴下一个战场的路上。从那天起,武汉北的京珠高速卡口,多了一个交警忙碌的身影,他的名字,叫张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