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中國改變態度的

2019年是兩國建交40週年,回顧歷史可以展望未來。我們很多研究所都舉辦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來紀念。

美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中國改變態度的

從美國角度來講,突破有三點:

1)是共和黨人打開了大門。

2)猶太人作為溝通使者。

3)美國的“巴鐵”牽線搭橋。

這三者缺一不可,才有了尼克松的破冰之旅。

從第一點來說,尼克松是美國共和黨的總統,他能採取這種破冰之旅的打算,也算是必然。

美國發展到70年代,其實國力出現了衰退,因此要靠盟友體系和朋友關係來維持更好地國際地位。

共和黨對國際事務的判斷通常是非常現實主義的,意識形態並不是唯一看重的問題,這和民主黨有一些不一樣。

所以尼克松出於美國全球戰略的考慮,以及共和黨歷來的現實主義外交這兩個原因,在基辛格的幫助下就改變了美國的外交方針,開始對華接觸。

美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中國改變態度的

從第二點來說,基辛格是猶太人,沒有他在美國政府內部具有高度話語權,兩國關係不可能破冰。

要知道當時是沒有建交的,也是有很多強硬勢力反對合作的。

基辛格作為在美國各界具有廣泛人脈的猶太人,通過各種方式逐步打消了白宮內外的噪音,並且樹立了尼克松的絕對信任。

他不是隻出計劃和政策,而是親歷親為奔波往返,才會有後來的良好結果。

美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中國改變態度的

從第三點來說,兩國關係的突破,巴鐵幫了很多忙。

50年代之後的幾十年裡,巴基斯坦是美國的巴鐵。美國在當地駐軍、給資金,扶植勢力,讓巴基斯坦成了親美的國家。

另外巴基斯坦的外交也是多元的,親美不反華是一個特色。正因為這個原因,美國才能利用巴基斯坦渠道把交往的意思傳遞進來,基辛格秘密訪問也是以巴基斯坦訪問為藉口成型的。

可以說,沒有巴基斯坦對美國的這種高度信任關係,美國人也不敢做。

因此,兩國關係走到今天不容易。

40年來,時間過得真快!如今又是美國共和黨執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