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娟:17年前抗非典 如今再上“戰場”

“其實我們沒有什麼豪言,也沒有什麼壯舉,救死扶傷從來都是白衣戰士的天職,只是工作場地和院感防控的標準不同,其餘的沒有什麼區別。”這是從武漢回來後,魏麗娟常說的一句話。

今年43歲的魏麗娟是我市第四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有著24年的護理工作經驗,曾多次獲得“醫院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除了紮實的護理功底,魏麗娟還參加過2003年“非典”救治工作,並被評為“抗擊非典先進個人”,有著抗擊SARS病毒的實戰經歷。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魏麗娟就時刻準備著,再次奔赴抗疫前線。“疫情就是命令。我既是一名白衣戰士,又是一名有著近20年黨齡的黨員,還有非典留驗區工作的豐富經驗,所以這次我沒有理由不去武漢。”魏麗娟說。

2月20日,帶著必勝的信念和家鄉人民的重託,魏麗娟作為我市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出征武漢,與隊友們一起先後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展開對口支援。

魏麗娟用“時間過得好快”來形容支援武漢近兩個月的日子。回想起那段時間的工作,她頗多感慨:“我們所有人都在不停地忙碌著,忙到忘記了時間,每個班6個小時一眨眼就過去了。”

初到武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4號樓14層東區是魏麗娟和隊友們主管的病區,共有39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包括2名重症。魏麗娟擔任值班護士長的職務,同時也是質控組長,既要保安全,又要保質控,還要做協調,肩上的擔子很重,每天上班前,她都要在心中暗暗給自己打氣:我們團隊一定要安全圓滿地完成工作任務。

穿好防護服是一線醫護人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護措施。魏麗娟每天除了自己,還要保障每一個隊員的安全,從護目鏡的嚴密性、防霧效果到腳套的穿戴技巧及舒適度,她都要細緻檢查,嚴格把關,確保防護效果。她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也獲得了隊員們的一致認可。

隔離病區內的患者都沒有家屬陪伴,有的患者生活難以自理,照顧他們日常生活的擔子就落在了魏麗娟和她的隊友們身上。端水倒尿、翻身拍背、清理衛生……魏麗娟每天的工作繁瑣又辛苦,而厚重的防護服又限制了她的行動,這就需要她比平時花更多的力氣才能完成工作,但她從無怨言,在做好護理工作的同時,也悉心關注著患者的生活起居和心理健康。

一次,已經忙碌了6個小時的魏麗娟剛回到護士站想歇口氣,突然31床的呼叫器響了起來。那時,31床患者剛做完截肢手術不久,擔心他有什麼不測,魏麗娟三步並作兩步趕到其病床旁,卻發現監護一切正常,正疑惑時,只見患者囁嚅了一句“護士麻煩你幫我倒一下小便吧”。原以為有什麼緊急情況的魏麗娟這才放下心來,二話不說就去倒小便。返回後見患者依舊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她忙寬慰道:“這都是我應該做的,這就是我的工作,你不用放在心上。”

轉戰雷神山醫院後,魏麗娟所管病區有位聾啞患者,因為入院近兩個月而產生了焦慮情緒。為了和這位患者更好地溝通,魏麗娟在精心護理之餘,還特意學習了一些簡單的手語來為其緩解心理壓力。此外,她還和幾名同事代表我市第四人民醫院為該名患者送上了核桃、紅棗、老陳醋等山西特產,讓其感受到了山西人民更多的熱情和關愛。

3月15日是魏麗娟到達武漢的第25天,也是她的生日。但是在武漢忙碌的工作讓她沒了時間概念,也早就忘了自己的生日,直到看到愛人發來的祝福信息時她才想起。儘管這個生日沒有蛋糕、沒有長壽麵,但還是讓魏麗娟潸然淚下。想到自己是第一次,或許也是唯一一次在武漢過生日,她在心中許下了一個特殊的生日願望:希望武漢早日戰勝疫情,希望明年春暖花開時大家能摘下口罩重遊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