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亮丨那些消失了的經典軟件(上)

劉興亮丨那些消失了的經典軟件(上)

文/劉興亮


一個你曾經以為離不開的群,你卻很久沒在裡面說話了;

某個你曾經想為他/她肝腦塗地的偶像,你早就沒再追蹤他/她的最新動態了;

一些曾經親密無間的人,你們已經幾年沒有聯繫……

多少在乎正在被稀釋,多少熱情漸漸被沖淡。沒有什麼會「根本停不下來」,除了時間。

有多少軟件,你曾經幾乎天天使用,卻不記得從何時開始,就突然不再使用了。為了紀念那些軟件,我在視頻號裡開啟了一個系列,叫「那些消失了的經典軟件」,來盤點一下那些紅極一時,卻最終消失了的軟件。

01

ICQ

這個系列,第一個要說到的就是ICQ。

為什麼要把ICQ列為第一個呢?我來講講我的戀愛史。

我們總是對自己的第一次記憶深刻,我用軟件聊天的第一次,就獻給了ICQ。為啥要把第一次獻給她呢,因為她是全球第一款即時通信軟件,發佈的時間是1996年。也就是說,那時候全世界就這麼一位姑娘。

ICQ是我的初戀,可惜後來我移情別戀了,找了個新的對象叫OICQ。光看名字,OICQ比ICQ只多了一個O,但實際上差別太大了,還是家鄉的小姐姐更懂我,更貼心。

後來由於初戀ICQ的抗議,OICQ就改了個名字,改成了QQ。後來的故事,你們就都知道了。

我的初戀,命運那叫一個曲折離奇顛沛流離,被人販子賣來賣去,還經過多次整容,一位絕世佳人,最終遁入空門!

無論我現在跟微信如何的如膠似漆,跟QQ如何的眉來眼去,我內心都始終忘不了那個金髮碧眼的叫做ICQ的姑娘。

你的初戀又是哪一位呢?ICQ?OICQ?QQ?還是MSN、微信?留言說說!

02

江民殺毒軟件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關村,有一個領域真真切切的賺到了真金白銀,那就是殺毒軟件。

那個時候,KV系列殺毒軟件在中關村可謂是硬通貨,可以當錢花。這個軟件的作者叫王江民,那是一代風雲人物。有一次王老師招待外地來的朋友,從兜裡掏出一個3.5寸的軟盤,那就是他的殺毒軟件,對朋友說,拿去住一個好一點的賓館吧。

劉興亮丨那些消失了的經典軟件(上)

當互聯網時代來臨以後, KV殺毒軟件依舊在堅持收費策略,這個在周鴻禕的免費殺毒軟件戰略面前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最後慢慢消失在大眾的視野。

2010年4月4日,王江民老師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59歲。今天是王老師去世10週年,以此作為紀念。(注:這個短視頻的發佈時間是2020年4月4日)

03

超級解霸

還記得那句「化腐巧為神奇,使模糊變清晰」的廣告語嗎?超級解霸絕對是當年的裝機必備軟件。

在那個網速烏龜爬的年代,電腦看片主要還是看VCD,豪傑超級解霸具有超強的糾錯功能,以及支持多種視頻格式,是那個年代當之無愧的播放器霸主。

我那個時候看片是這個樣子的:去音像店租張碟,一天5毛錢,然後回去打開電腦,用超級解霸播放。碰到好看的片子,一晚上要看很多遍。

可惜到了互聯網年代,超級解霸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逐步衰落,最後只好賣身於暴風影音。

超級解霸就像項羽,一時糾結,終釀成千古悲情。

04

Winamp

你用過的第一款音樂播放器是什麼?我是Winamp。

在上世紀90年代,想要用電腦聽歌可沒現在這麼方便。得在網上細細搜,然後把喜歡的MP3歌曲保存到本地,或者去買張盜版碟。要播放這些MP3歌曲,Winamp是當時的不二之選 !

劉興亮丨那些消失了的經典軟件(上)

我當年打開電腦之後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啟動Winamp,聽著羅大佑的歌,再去幹活。Winamp的啟動音樂至今想來都覺得怪怪的,Winamp, it really whips the llama's ass.翻譯成中文是:Winamp,它的確敲打著美洲駝的屁股。

Winamp是在1997年4月21日發佈的,僅僅過了兩年,就被美國在線AOL以將近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在那個年代,1億美金可是天文數字哦。

美國在線用揮舞的鈔票,證明了Winamp的火爆,也扼殺了它的火爆。也正是由於這種扼殺,才給了千千靜聽機會。這個系列的第5個,會說到千千靜聽!

05

千千靜聽

這個系列,盤點那些曾經紅極一時,卻最終消失了的軟件,這是第5個,要說的是千千靜聽。

第4個說的是Winamp,正是美國在線收購Winamp之後的瞎折騰,才給了千千靜聽機會。

千千靜聽當年的火爆程度,直到現在也沒幾個軟件能比得上。

千千靜聽由程序員鄭南嶺開發,軟件的名字來自於他最喜歡的一首歌《千千闕歌》。千千靜聽的命運就好像歌詞裡說的那樣:總是有一種抓住現在的不捨。

當帶寬的速度不再成為大家聽歌的束縛,當版權意識越來越受到大家重視的時候,作為本地音樂播放工具的千千靜聽,註定會失去它曾經的一切。

2006年千千靜聽被百度收購,2013年更名為百度音樂,雖然2018年又改回叫「千千音樂」。但在我心目中,千千靜聽已經隨著我的青春,一去不復返了。

06

東方快車

20年前的老遊戲玩家,一定還記得一款軟件叫東方快車,那是玩國外遊戲的必備軟件,也是登陸外國網站的必備利器。

東方快車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歷史,1999年它一口氣就賣出去40多萬套。這樣帶動它的母公司實達銘泰資產很快過億元,並且在香港成功上市。

但是到了2004年以後,它的功能很快被遊戲的漢化組以及網絡詞典所代替,而它的母公司依舊在堅持著賣軟件這樣單純的盈利模式,在互聯網公司的夾擊下它很快就消失了。

07

MSN

如果和90後、00後說,曾經有一款聊天軟件比騰訊的產品更受歡迎,他們一定不會相信。

那些消失了的經典軟件系列,第7個要說到的是MSN。

劉興亮丨那些消失了的經典軟件(上)

很久很久以前,聊天是存在一個鄙視鏈的,用MSN的看不起用QQ的,用MSN的覺得自己是白領是精英是主流,用QQ的是小P孩是草根是非主流。有意思的是,這個鄙視鏈還是反鄙視,用QQ的覺得用MSN的在裝13。

MSN的過去,代表著一種主流、上層、精英的互聯網文化,是國內白領精英最喜歡的即時通訊軟件,只不過,微軟抓了一手好牌,卻玩爛了。

相比競爭對手QQ的不斷迭代,MSN幾乎沒有任何進步,糟糕的用戶體驗、脆弱的安全機制、氾濫的垃圾廣告,越來越多的用戶不堪其辱,轉投QQ的懷抱。剩下能堪其辱的那部分,一直挺到了2013年微軟關閉了MSN服務,也只好轉戰微信。

上帝為微軟打開一扇大門,但也關上了他許許多多小窗。MSN即使在巨人手裡也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就好比在鬥地主拿得一手好牌,卻用四個二把倆王給帶出去了。

後來我偶爾登錄上MSN,看到那些曾經聊得火熱的朋友們,一個個頭像都是暗色的時候,還是有些傷感。好在微軟於2013徹底關閉了MSN服務,一刀治好了我的傷感。

08

快播

這些年,哪個軟件的消失,最讓廣大網友們惋惜?我覺得是快播,誰有不同意見嗎?請舉手。沒人舉手,看來大家意見很統一嘛。

這是我盤點的「那些消失了的經典軟件」系列的第8個,有好多網友呼籲我說說快播,這期安排上了。

我們對快播是有感情的。這樣的感情,不僅僅是來源於,在無數孤寂的晚上,它帶給了我們快樂,還在於那是一代互聯網的記憶。如果說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的話,那麼我們也欠快播一個會員。這期節目,送給所有用過快播的人。

不管結局如何,一個曾經擁有3億用戶,被評為史上最好的視頻播放軟件,快播,值了。

最後,想問問大家,快播沒了之後,那一個個孤寂的晚上,你們是怎麼度過的?

09

網絡螞蟻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款單點多線程下載軟件,是哪款嗎?

是網絡螞蟻。發佈於1998年,作者叫洪以容。後來的Flashget,再到名滿天下的迅雷,你都可以看到網絡螞蟻的影子。

劉興亮丨那些消失了的經典軟件(上)

網絡螞蟻停止更新後,據說有位大佬願意出資1億讓洪以容重新復活它,洪以容淡然說道,網絡螞蟻的源代碼我可以無償給你,但是我希望自己做自由的事情。

原來網絡螞蟻不是敗給了競爭對手,是敗給了自由。

我認為,1997-2002的這5年間,是中國程序員個人英雄主義的黃金時代。那個時候,你經常能看到程序員以一人之力撼動大公司、甚至獨自取勝的情景。比如Foxmail對微軟Outlook的撼動。Foxmail的作者叫張小龍,他後來開發的另一款軟件叫微信。

10

飛信

如果你爹的生意做得很大,每天的淨利潤都有兩三個億,然後還給了你四五個億的用戶,支持你去創業。又不差錢,又不缺用戶,這樣的創業一定會馬到成功吧?

不見得,有個富二代就搞砸了。這個富二代叫飛信,他爹叫中國移動。

飛信是2007年出生的,在那個短信盛行的年代,飛信可以免費發短信成為一種逆天的存在。很快,它的註冊用戶就接近5個億。

可惜飛信沒蹦躂了幾年,如果說MSN的沒落還可以歸咎於水土不服的話,那飛信的沒落只能怪罪於中國移動的老大思想,連老二老三電信聯通的用戶都不讓用。

運營商不能革自己的命,那隻能被革命。微信推出來以後,很快把飛信這個富二代打得丟盔卸甲,落荒而逃,不知哪裡去了!

這是上輯,收錄了10個軟件。後續還會盤點多少個軟件呢?我也不知道,看心情吧。還想讓我盤點哪些軟件呢?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