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奖励很易盗走孩子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有意识、最有动机的动物,人的行为同样有动机,人的行为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当人对活动本身有兴趣,对活动挑战力感兴趣时,这种内部动机带来的愉悦感更长久;为了某些外在结果从事某些活动,被称为外部动力,这种外界的物质奖励过多、过频繁的话,内部动力产生的愉悦感会减弱。

别用分数、名次给孩子排队


物质奖励很易盗走孩子的乐趣

一、经常接受物质奖励的孩子,更加功利。亲子教育惑与获

很多家长习惯用物质奖励督促孩子的学习,并对孩子进行行为矫正,让孩子渐渐养成乖乖听话的一种手段,投其所好的物质奖励能让孩子顺从,并在初期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难度的加大,孩子的‘胃口’也会越来越大,以前的奖励举措很难让孩子心悦诚服,只会让孩子提出不断‘升级版’的物质要求。孩子不喜欢该科老师,延伸到不喜欢该科目,该怎么办

物质奖励很易盗走孩子的乐趣

二、精神奖励取代物质奖励,效果更佳。儿子,对不起,你没有善于倾听的母亲

当父母用外部奖励对待孩子的行为习惯时,等于将孩子行为与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从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喜好和愿望,那么孩子的自觉性就会下降,并逐渐对活动失去兴趣,假若物质奖励一旦得不到满足,孩子行为会出现消退或停止该行为。真正好的奖励措施:对孩子进行精神奖励取代或弱化物质奖励,让孩子从成长面和精神面得到满足,活动才能持久且高效。读《你的坚持终将美好》感悟


物质奖励很易盗走孩子的乐趣

曾看到一则故事:一位老者院中经常被淘气孩子丢石子,老者很苦恼多次劝诫顽皮孩子但无效,老者想个办法:孩子丢石子第一天给一百美分,第二天给五十美分,第三天给十美分,第四天什么也不给,等第五天顽皮的孩子再也不朝他院中丢石子了。扔石子本是孩子玩乐的兴趣,因为老者的奖励减弱,孩子的行为和乐趣也逐渐削减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孩子的行为本是乐趣,与物质挂钩会削减兴趣。所以别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最有效的手段是精神奖励,让孩子从行为中得到足够的满足和愉悦,孩子这种行为就得到正强化。

物质奖励很易盗走孩子的乐趣

三、理智奖励的原则。

孩子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社会化的过程,孩子与大人一样想得到肯定、尊敬和重视,这些感觉能让孩子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对孩子进行精神奖励是对孩子真正的成长和陪伴,孩子能从精神奖励中得到长久成长。但生活中,若缺少适量的物质奖励,似乎很单调,家长和老师可适当对孩子进行少量的物质奖励,奖励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不要乱承诺,承诺的都要兑现。父母和老师可以理性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在满足的过程中尽量延迟满足,让‘小满足’变成‘大满足’,若不能满足时需耐心说明原因。(二)选择对孩子有益的物质奖品。有些孩子告诉我,我妈说我若考进全级前十给我买手机,若考进班级前二十,请我吃大餐。这样的奖励只会培养功利性的孩子,给孩子选择物质时切忌选择奢侈品和玩乐品,可选择书籍、篮球或足球。

物质奖励很易盗走孩子的乐趣

物质奖励很容易盗走孩子的乐趣,缺少乐趣的孩子没有了内部动力,乐趣会削减或消失,当孩子表演优良时,不如给孩子点个赞,用中肯且具体言语对孩子加以赞赏,给孩子充分的信心和鼓励。家长要及时与孩子协商奖励的措施和延迟满足的好处,当孩子物质奖励得以‘延迟’时,家长可用带孩子去动物园或通过旅游的方式奖励孩子,让孩子的性情在延迟满足中得以沉淀,并在游乐中长见识,从而有物质奖励转变成精神奖励,让孩子体会到进步的喜悦,他会加倍付诸行动,做个有行动力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