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

我讀書,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先把《易經》讀通後,再回頭把《道德經》和《莊子》讀通。所以悟到的東西,看問題的角度,和別人不一樣。

老子和莊子的原話,很多人信手拈來,好像很上道的樣子,但這只是皮毛而已。

大道至簡,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虛。

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

莊子的虛:虛空自己,定力最強大。

《莊子》的空船理論,很多人聽過,故事是這麼說的:

有兩隻船渡河,其中一隻空船碰撞過來,即使是心胸狹窄的人,也不會生氣。

如果撞過來的不是空船,而是有人在那隻船上,這邊的人就會趕緊喊:“趕緊撐開,趕緊避讓!”喊一次對方沒聽到,再喊一次對方還是沒聽到,第三次就一定會罵人。

剛才不生氣,而現在生氣罵人,原因就是剛才船上沒人,現在船上有人。

莊子說,如果人能像空船一樣虛己遊於世上,那誰還能夠傷害他呢?


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

人在工作生活中,受到的傷害,基本來自自己敏感的自尊心,也叫自我。

我告訴大家一個真事。

我讀書的時候是班長,學習成績好。期末考試成績出來,考了第3名,老師頒發獎品,我高興地和同桌竊竊私語。

沒想到,我們組一個同學,下課後就找我約架。說我和同桌交頭接耳,說她成績差,拖小組的後腿。

這是天大的冤枉。我跟她解釋,她根本不聽,一定要跟我打架。

那時候年紀小,不懂,現在中年了,才懂得,心理學上,這種叫“被害妄想症”。那個同學,成績差,有一個自卑的自我心理,這種自我,導致她捕風捉影,草木皆兵,看見我和同桌竊竊私語,就映射出來,認為別人嘲笑她。

這種“莫須有”的事,是自我妄想出來的,自己卻深信不疑,一定要找我打架。從那以後,那個同學從來不跟我說話,從學校畢業後,還在怨恨我。

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

在社會沉浮十幾年,我觀察每一個人的“自我”,也反省自己的“自我”。發現“自我”這個東西,成也是它,敗也是它。

人和人互動時,自我會狡辯,會自我保護。

你會發現,那些做錯事的人,第一反應不是承認和修正,而是尋找藉口,推卸責任,這就是“自我”的條件反射。


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

我以前工作的時候,自己沒做好,被領導罵幾句,我的本能反應,就是氣憤,委屈,難過。這是自我的反應。

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

修行到一定境界,就要慢慢放下自我,否則就無法突破。

一個放下自我的人,人生會截然不同。

現在每天也有人罵我,但是,呵呵!我轉身就忘記了。因為沒有自我,就沒有傷害,心中空空的,什麼難聽的,好聽的話,裝進去就隨即漏出來了。

一天朋友找我,說看你朋友圈,好像你有事?

我反問,什麼事?我不記得了。

她隨即大笑,你果然是當日事,當日畢啊。

自我,也叫我執。放下自我,放下我執,是一個很艱難的、緩慢的過程。一旦放下,就虛空了,從此內心才真正強大起來。


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

老子的虛:虛空而無所不能。

《道德經》說:“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天地之間,如同燒火時推送風的風箱。虛而不得窮屈,動而不可竭盡。

一個人放下自我,虛空的心境,才能和自然天地合一,古人叫天人合一。

內心自然和諧,言行順其自然,無為而無所不為。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比如說,我自己寫過幾千篇文章,但是一個字都想不起來,寫完就放下了,忘記了。只有回頭看,才知道,哦,這是我寫的。虛空的心,藏不住任何東西,同時,也能藏下任何東西。

我寫作是沒有計劃的,永遠不知道第二天會寫什麼?當第二天睡醒,坐到電腦前,自然就會知道要寫什麼。

如果不能保持“虛空”的心境,一個人的靈感,是非常有限的。一旦放下自我,虛空中會有很多東西衍生出來,你只需要捕捉一下,像抽絲一樣,輕輕拉出來就可以了。


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

人最厲害的能力,不是原創,而是顯化。

這個宇宙,這個自然世界,本來什麼東西都有,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能力,把它從虛無中顯化出來。

華為不是推出一款自己的操作系統,名字叫鴻蒙?

《莊子·在宥》說:“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

鴻蒙,最原始的記載,是指開天闢地之初,那種混沌的自然元氣,是孕育萬物的根源。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當人保持虛無時,就接近了鴻蒙,也就洞察了一切。這就是大道,不可言,知道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是說出來的。

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

回到生活本身,虛無,先是放下自我,讓自己慢慢變得強大;然後再慢慢悟到更廣闊的天地,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人的身體,被固定在這個物質世界,而人的意識,是無所不能的。不給自己設限,畢生保持虛無的人,才能創造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