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方式三 抽刀斷水水更流

剛才的第10種可能中,我們說了技術有可能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不過事實上,即便我們知道這樣的發展必將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但發展卻永遠不會因此而止步。因為這可能就是埋藏在人類靈魂深處的根本慾望,也是人類的終極使命所在。況且這一天真正的到來,目前來看還較為遙遠。不過另一方面,目前我們正在孜孜以求的一些技術,卻有可能更早地將人類帶入深淵,並導致文明的滅亡,而這便是一些玩火的科學。那麼人類有沒有可能給自己玩兒死呢?

可能十一,人造黑洞。在2008年,當位於瑞士日內瓦近郊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啟動時,曾有傳言稱,人類可能製造出一個吞噬地球的迷你黑洞。從原理上說,這並非無稽之談,因為當在一個小空間內集中大量的能量和質量時,一切都將可能坍塌,形成一個吞噬一切的黑洞。當然了,目前我們不必過於擔心。因為事實上,要創造這樣一個黑洞,所需的能量基本上是LHC所能提供的1億億倍。目前來看,在地球上所進行的實驗,很可能永遠無法達到這樣的能量級別。而且按照霍金的理論,一個這樣的微型黑洞,將在10億億億分之一秒的時間內蒸發殆盡,除了釋放出一束無害的閃光,它無法興風作浪。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

不過我們也不能過分樂觀。因為它涉及一個我們知之甚少的物理學領域,所以我們不妨設想一下最糟的腳本。假設某天,一臺比LHC不知道高到哪裡去的加速器,成功地製造出了一個並不會馬上蒸發的迷你黑洞,那麼這個小黑點將直落地下,並穿越地球。在幾乎抵達對蹠點時,再重新返回出發點,如此循環往復。也就是說,它將在地球中心來回穿梭,並同時吞噬途中遇到的物質,從而使自身質量變大,速度減慢。最終,一個小黑洞取代了地核的位置,逐漸由內向外進行吞噬。這可能要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而在此期間,人類束手無策,地球終將消失在一個直徑1釐米的小球中。

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所有人類與地球生物都將滅亡,後果就是地球完全消失。發生時間未知,屬概率極低事件。相關電影推薦艾布拉姆斯於2009年指導的《星際迷航》。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星際迷航》

可能十二,失控的基因工程。基因療法與轉基因工程現在仍處於起步階段,但一些科學家十分樂觀,他們認為,很快人類就可以修正胎兒的基因,排除一切可能的缺陷,甚至引進新的優秀品質,比如更健壯的軀體,更好的免疫系統,更高的智力水平等等等等。乍一看這是絕對的好事兒,但問題在於,屆時,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財政能力來完成這樣的改造。我們將無法阻止那些有錢人為自己提升能力,以及生育天才的後代。人與人之間的鴻溝將不再是社會壁壘,而會轉為生物特徵。長此以往,超人類與傳統人類將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種。就好像麻瓜與巫師的區別一樣。那麼這些“轉基因人”會不會決定將那些傳統人類變為奴隸,或是乾脆消滅呢?而傳統人類又會不會挺身反抗,最終演變為一場規模宏大的“物種戰爭”?並最終導致兩種人類的同歸於盡呢?我們只能說,完全有可能。

如果這一想象中的腳本成為現實,那麼死亡人數很有可能將高達幾十億。最嚴重的後果就是人類的覆亡,發生時間目前還難以預計,概率未知,但願在這一問題上,人類能有足夠的智慧吧。相關電影推薦讓-皮埃爾-熱內於1997年指導的《異形4》。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異形4》

可能十三,被“灰霧”吞噬。納米技術與生物學的進步,使人們越來越接近能夠製造微生物大小的機器人時代。更妙的是,我們還可以使它們利用周圍的材料來進行自我複製。比如驅使一些碳基納米機器人吞噬石油來複制自我,它們便可在幾周時間內吃光一個油田。但是如果程序出現了錯誤,使它們不僅能夠蠶食石油,還可以毀滅其他所有碳基物質的話,那麼毫無疑問,它們將剷除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生物圈。這一腳本,是納米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埃裡克-德雷克斯勒於上世紀80年代所描繪的,他稱之為“灰霧”。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納米機器人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埃裡克·德雷克斯勒

到了今天,埃裡克和該領域的其他科學家稍微安心了一些。因為和所有機器一樣,納米機器人也得消耗能量、釋放熱量。所以,一場開始全速吞噬地球的灰霧,將立即被監控氣候變暖的系統發現,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在釀成大禍之前將其消滅。雖然可能存在一些太冷,從而無法通過此方法探測到的納米機器人,但是根據物理法則,太冷也意味著很慢,即便在全速開動的情況下,它們可能也需要幾年時間來吞噬地球,這就給予了我們充裕的時間來想出對策並展開行動。簡單來說,根據工程師們的計算,從物理學角度來看,是不可能出現把我們打個措手不及的灰霧的。但願這些計算是準確的吧!

如果灰霧真的發生並處於完全失控的狀態,那麼無孔不入的灰霧,將導致所有人類的滅亡,後果就是整個生物圈的消失。悲觀預計,其有可能在50年後發生,好在人類應該有提早發現並預防的手段,所以造成世界末日的概率極低。相關電影推薦斯科特-德瑞克森於2008年指導的《地球停轉之日》。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地球停轉之日》

可能十四,人工智能的反叛。天知道人工智能會發展到何種程度,但毋庸置疑的是,總有一天,它可以替代我們證明定理、發明新技術。甚至他們能夠為自己制定目標,不再詢問我們的意見。而在這一點上,人類顯然是不會容忍的。那麼機器會不會像《終結者》中那樣決定擺脫人類?特別是當它們不再願意與我們分享地球資源的時候。這一切又將走向何種結局?喪鐘為誰而鳴,現在仍未可知,也許人工智能完全成為智慧生命的最後一步,就是學會背叛吧。

如果人工智能決定反叛,死亡人數未知,後果是改變文明或是終結人類。如果一切順利,發生時間極有可能就在本世紀或不遠的未來。具體的發生概率未知,這還要看人工智能具體的發展程度。相關電影推薦約瑟夫-麥克金提-尼徹於2009年指導的《終結者2018》,以及亞歷克斯-嘉蘭於2014年指導的《機械姬》。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終結者2018》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機械姬》

可能十五,宇宙計算機出現故障。與前面幾個玩火的科學所不同的是,這次玩大的不是我們人類,而是某種我們難以理解的存在。事實上,我們無法斷定我們是不是真的存在於一個真實的物質世界,有可能的情況是,我們的宇宙也許只是個數字模型。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這裡所指的,並不僅僅是《黑客帝國》中那樣的外圍場景,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也許並不真實存在,這種數字模型要更為徹底,整個宇宙乃至我們大腦中運行的每一個物理進程,也許都是某種編程的結果。那麼我們是不是真的就是某個高級電腦遊戲中的人物,卻渾然不覺呢?也許你認為這個問題過於荒謬了,因為我思故我在,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理論物理學家曾試圖開發一種囊括所有基本力的終極理論,但最後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理念,這就是“全息原理”。簡單來說它告訴我們,如果將可觀察到的宇宙想象為一個巨大的球體,那麼為描述宇宙球體中所發生的一切而必需的信息量,並不與其體積成比例,而只與球體的表面面積成比例。這就告訴我們一個可怕的可能性,我們的3D宇宙也許只是個幻象,一幅畫在其邊界的逼真的畫,這就好比在一個遊戲的3D環境中,所發生的一切實際上都包含在你的平板屏幕中。

恐怖的是,這樣一種現實如果是真的話,那麼它離我們主張的現實事實上是個虛擬模型,那就真的只有一步之遙了。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最好雙手緊握,祈禱程序不會出現什麼大bug,如果出現的,那位高級的程序員最好也能迅速地Debug,而且我們也衷心希望,設計者可以按時繳納電費。

關於這一版本的世界末日,死亡人數必然是所有人,不過這可能就無所謂什麼生與死了。後果就是整個宇宙消失,或者說它可能根本就沒有存在過,我們只是坍塌回了最原本的真相。可能發生的時間,天知道。概率,天知道。比較相關的電影推薦沃卓斯基兄弟於1999年指導的《黑客帝國》。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黑客帝國》

總之,技術的發展必然是一個雙刃劍,除了我們今天所提到的,未來還有很多未知的技術,也許都會將人類文明引入歧途。對於人類來說,如何保證技術的不斷髮展也許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技術的高速發展中,人類究竟該如何趨利避害,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頭等大事。正所謂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方式四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是地球演化的奇蹟,我們從非洲走向世界,我們認識自然,我們改造自然。在我們強大的智力面前,許多物種更是走向了滅絕。誠然,我們位於食物鏈的頂端,甚至人類可能已經是一種超越了食物鏈的存在。也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我們願意,任何物種都將滅亡,人類就是生命世界的絕對主宰。但這種想法實在是狂妄自大,事實是,人類並不是無敵的。一些並不屈從於人類統治的物種、生態系統本身的脆弱性,甚至包括人類自身的固有缺陷,都有可能是導致人類文明走向末日的潛藏風險,而這種風險,相比於自然、社會與科技因素,也許更加可怕、更加難測,也更加難以抵擋。

可能十六,生態紊亂。我們食用的大部分植物,比如水果、蔬菜和塊莖類,都依賴昆蟲傳粉繁殖,如果沒有這些小動物,人類每年所能享用的食物將減少三分之一。而對於養殖業來說同樣不可缺少的稻米、小麥和玉米或許不需要昆蟲便能繁殖,但由於整體植物作物的減少,這些作物必然成本大大增加,從而導致養殖業的減產。但問題是,殺蟲劑的使用正在使世界各地的蜜蜂、馬蜂和熊蜂的數量日益減少。十多年來,在北半球的一些地區,每到秋天,蜜蜂的數量就急劇下降。2006年,整個美國北部價值150億美元的農作物就因此而瀕於絕收。2007年,這一現象就蔓延到全球。現在在我國的很多地區,果樹已經採用費時費力的人工授粉,好在目前還應付的來。但萬一生態系統再出現其他失調,蜜蜂及其同行的突然消失,便可引發全球性饑荒,甚至在長時間內,使人類無法產出目前為維持我們文明運行,而每日所需的17萬億卡路里。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大黃蜂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人工授粉

如果以上情況真的發生,饑荒所導致的死亡人數達到數億不在話下,後果便是改變人類文明進程。其有可能在本世紀發生,由於傳粉動物的生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接下來的保護力度,所以發生概率未知。

可能十七,全球性傳染病。有沒有可能出現一種新的絕症,在人類找到治療方法之前就終結我們的歷史呢?答案是:完全有可能。因為自然界中存在著一些噩夢般的微生物,比如埃博拉病毒,它引發的嚴重出血熱能使人在幾天內死亡。還比如狂犬病毒,人類至今未能找到任何治療辦法。而在赤道非洲地區,時不時會出現一些可怕的傳染病,它們會感染村莊裡幾乎所有的人,並很快殺死90%的患者。但一般在此之後,它們就會突然消失,就像大火把一切燒個精光之後自行熄滅一樣。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埃博拉病毒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狂犬病毒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最樂觀的生物學家這樣解釋,他們認為,過快殺死寄主的微生物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感染更多人,失去了寄主這一傳播渠道,也就無法大量繁殖。於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發展,微生物開始與其青睞的寄主達成某種契約,那就是,我不殺你,但你得賄賂賄賂我,多多打點噴嚏,把我傳染給你的同類。所以鑑於此,出現滅絕性傳染病的概率很低。

但是,凡事總會有個“但是”,萬一這些微生物中的一個發生變異,變得可以跨物種傳播,那麼它就會出現在一些還未達成和平協議的軀體中。埃博拉病毒就是如此,在2006年,人們發現赤道叢林中的一些巨型蝙蝠攜帶著這種病毒,但卻安然無恙。而事實上,這些蝙蝠才是埃博拉病毒的真正宿主。蝙蝠有時會咬傷大猩猩,於是不知從何時開始,一種變異的埃博拉病毒成功地在非洲大猩猩體內生存了下來。這離傳染人類就只剩一步之遙了。雖然埃博拉病毒近幾年才被人們所熟知,但事實上,這一步似乎早在1976年前後就被跨越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對付埃博拉病毒,人類並非毫無辦法。況且,大猩猩也是隻有在非洲赤道地區才普遍存在的,所以在這場與死神的較量中,我們也有充分的信心完成逆襲。

但世界上並非只有埃博拉一種病毒,如果某種新型疾病以一種遍佈全球的動物為媒介,比如以老鼠或蒼蠅為媒介,向全體人類發動攻擊,那麼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一方面,致病微生物會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另一方面,它並不在乎殺死多少人,因為它能在另一個群體也就是其天然寄主中生存。在這種情況下,相當一部分人可能會被終結。

如果情況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死亡人數將達幾億甚至幾十億,後果是引發人類社會的深層變化,甚至有文明毀滅的可能。此類事件的發生時間難以預知,概率也未知。相關電影自然推薦2016年延尚昊指導的《釜山行》。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釜山行》

可能十八,地球新物種。我們不知道上帝存不存在,更不知道我們是不是上帝的造物。僅就目前的證據,我們相信,智能歸根結底是一種自然現象。而且,它可能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稀少。一些差異非常大的動物門類,比如靈長類、鯨目、犬科,以及某些鴉科鳥類,已經各自獨立地發展出卓越的智能水平。也就是說,就像用於看東西的眼睛、用於游泳的鰭一樣,智能似乎同樣是進化過程中的老面孔、老朋友、老司機。此外,現在通用的理論認為,約20萬年前,地球上生活著好幾個種類的人,他們和我們智人一樣,同樣擁有非凡的智能。總之,沒有任何自然法則規定,只能有一種生物可以成為萬物之靈,很可能遲早會蹦出一個新傢伙,把我們拉下神壇。所以關於地球統治權的爭奪,也許在未來就會發生,死亡人數有可能是全人類,後果就是新物種取代智人,並將人類標本打入博物館。發生時間有可能是10萬年之內,發生概率很難預知。相關電影推薦《猩球崛起》系列。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尼安德特人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猩球崛起》

可能十九,外星人入侵。這下好了,我們不用等地球生物自己進化出智能了,比人類不知道高到哪裡去的外星生命將直接碾壓人類。雖然目前我們誰也沒見過外星人,但天文學家們從未放棄對星空的搜索,執著地尋找著來自外星文明的無線電信號。當然了直到現在仍是一場空,一切似乎都證明,我們在茫茫宇宙中沒有任何友鄰。年復一年的失望後,人們漸漸懷疑,有智能生物居住的星球純屬特例,地球文明甚至可能是獨一無二的。當然了,懷疑畢竟不是肯定。幾年來,人們不斷在太陽系以外的恆星周圍發現行星,其中有很多正處於我們所謂的“宜居帶”之上,這不禁讓我們猜想,找到類地世界的希望,可能並不如無線電靜默所顯示的那般渺茫。假設宇宙中充斥著生命,那麼根據地球世界中的經驗,宇宙很可能是個危險的環境。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俗話還說:槍打出頭鳥。所以,星空的沉默可能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大家之所以閉口不言,是因為人人都知道,狙擊手正虎視眈眈,如果是這樣,那人類可能就是宇宙中最愚蠢的存在了,末日可能真的不遠了。如果發生和高級智能生命的衝突,人類的死亡人數就要看外星人的意願了。造成的後果就是人類社會被奴役,抑或是被幹脆滅絕。發生時間隨時都有可能,概率未知。相關電影太多了,比如《獨立日》、《復仇者聯盟》、《明日邊緣》、《降臨》等等。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外星人入侵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獨立日》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降臨》

可能二十,Y染色體的消失。這一次是我們自身的缺陷。1.66億年來,哺乳動物的性別首先是個基因問題,雌性有兩條X染色體,雄性則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這很簡單,而且也保證了每一代後代中雌雄數量相當。雖然也稱不上完美,但不管怎樣,哺乳動物的性別至少要比爬行動物的方法來得可靠,因為爬行動物的後代取決於卵在孵化時的溫度。但問題在於,我們的不完美卻可能是致命的。Y染色體實在是很脆弱。首先,它在生產精子時被複制了無數次,而複製複製再複製,往往就會發生錯誤,也就是變異。其次,儲藏精子的地方是gao丸,這個環境中氧化性極強,這一化學因素也有利於變異的產生。再輔以其他的原因,Y染色體在一代代地縮水。科學家估計,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通過Y染色體攜帶的基因,97%在人類男性身上已經無法讀取,它們全丟失了。如果現在Y染色體完全消失,那麼人類也將在一個世紀後完全消失,因為世界上不再有男孩出生。當然了,如果這事兒發生晚一點,可能就不是什麼滅頂之災了,因為科技完全可以將人類轉變為另一個物種,一個無需通過Y染色體的遺傳系統進行繁殖的物種。沒有男人就沒有男人吧,貌似也不是什麼大事兒。當然了現在我們無需擔心,雖然其發生屬於高概率事件,但即便如果我們什麼也不做,距離其發生可能也還需要1000萬年時間,但我們知道,我們不可能什麼都不做的。當然了,也有可能的情況是,我們確實無法改變這一進程,最終只能由我們心靈更為強大的女性,來漸漸等待並見證人類末日的到來。相關電影推薦井口升於2009年指導的《機器人藝伎》。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Y染色體與X染色體

世界末日: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 (下)

《機器人藝伎》

總之,在宇宙,抑或僅僅是地球的生命體系中,人類並非不可戰勝。當末日來臨之際,也許我們就會感到無盡的孤獨與無助,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說的就是我們自己。

好了,關於世界末日的20個版本就到此為止了。也許面對這些末日場景,我們終究無能為力,等待在人類前方的,可能註定是不可逃避的悲劇。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是活好當下,向死而生。畢竟很多時候,我們熬得過世界末日,卻抵不過現實。

當然了,即便我們必將迎來一切的終結,也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放棄所有的希望。情不敢至深,恐大夢一場;卦不敢算盡,畏天道無常。我們總是喜歡拿“順其自然”來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坎坷,卻很少承認,真正的順其自然, 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後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所以,我們一定不能懦弱,世界雖然大,未來即使很長,但若放棄了,就不會再有我們的容身之處。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一定要用生命去保護。人類確實是蟲子,但我們不要忘了,蟲子從來就沒被消滅過!在深重的黑暗中,不應因恐懼而緊閉雙眼,而是咬緊牙關笑出聲來。當最後一切幻滅之時,我們也能坦然面對,回憶起人類的種種過往,帶著微笑與豁達,留戀與希冀,感悟與超脫,接受永遠的沉淪。到那時,天地間剩下的,該只是重生般的真摯。那麼在此間依舊真摯的愛,就會化作朝陽與落日,永遠不會停滯。

在那不久將至的霜天,總會有蟲兒不得飛行。只得待在乾枯的年代,向著春潮的蹤影,忍受風雪的流經。我們順著寒風,裹著悲憫,想沿著時間把生命問清。卻見秋雨,總得飄灑;卻見冬海,總能忘形。可感的歲月啊,終是冰下的水;可嘆的生命啊,卻是水上的冰!

(本文為轉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進行下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