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二期)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意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2020年03月21日,澧縣海創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汙染影響類》,《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常德市環保局批覆(常環建[2017]36號),組織召開《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二期)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會議。會議邀請3位專家組成驗收專家組,通過現場檢查、資料查閱、會議討論等方式,提出驗收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項目選址於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澧南鎮彭山村,2018年10月,建成一期工程,處理規模為400t/d生活垃圾,並已完成驗收投產運行。目前,項目(二期)已建成,建設內容為一條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線,處理規模為400 t/d,主要處理澧縣、漢壽、安鄉的生活垃圾,配置1臺額定連續蒸發量為35 t/h餘熱鍋爐,1臺裝機容量為7.5MW蒸汽凝汽式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垃圾接收、貯存和運輸系統。本期總投資15998.38萬元,環保投資 802 萬元,佔總投資比例的5.0%。

本工程同時對項目(一期)滲濾液處理站的臭氣處理系統進行改造,封閉原有臭氣處理裝置有組織排氣筒,滲濾液處理站(一期)臭氣採用加蓋+鹼液噴淋+負壓抽風+焚燒爐焚燒處理。

湖南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二期)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意見
湖南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二期)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意見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澧縣海創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項目於2017年5月由南京國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17年5月2日通過了常德市環境保護局的審批(常環建[2017]36號)。2018年10月澧縣海創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了項目(一期)自主驗收部分(廢水、廢氣)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並經專家組意見,通過了《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一期)》竣工環境保護(廢氣、廢水)環境保護驗收;2018年12月,澧縣海創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取得了常德市生態環境局關於《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一期)噪聲、固體廢物汙染防治設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的函》,驗收意見函文號:常環驗[2018] 50號。

2018年9月,項目(二期)動工建設,2019年11月,項目(二期)生活垃圾焚燒生產線、配套的環保處理設施及公用輔助設施建成,並於2019年11月04日開始試生產,建設單位於2017年4月14日申領了排汙權證【(常)排汙權證(2017)第57號】,並於2019年11月22日完成了批覆總量指標的申購,2019年12月31日申領了排汙許可證(證書編號為:91430723MA4L52UFXG001V)。修訂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並分別在常德市生態環境局澧縣分局(備案號:430723202001M)和常德市生態環境局備案(備案號:430723-2020-011-M);項目從立項至調試過程中無環境投訴、違法或處罰記錄。

(三)投資情況

二期工程總投資15998.38萬元,其中環保投資 802萬元,佔總投資比例的5.0%。

(四)驗收範圍

本次僅對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配套的環保設施進行環境保護竣工驗收,驗收範圍包括項目(二期)生活垃圾焚燒生產線及其配套的垃圾倉儲系統、發電裝置、配套的環保工程以及項目(一期)滲濾液處理站臭氣處理同步改造工程。

二期工程400t/d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生產裝置及其配套的垃圾倉儲系統、煙氣處理設施、滲濾液處理設施。開展了焚燒爐煙氣處理設施、滲濾液處理設施處理效率監測、汙染物達標監測、無組織廠界惡臭、顆粒物監測和地表水、地下水、環境空氣、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進行了排汙總量核查和環境管理檢查。

二、工程變動情況

1、環評設計項目共用一套飛灰倉處理系統,但由於飛灰倉管道連接鋪設困難,故項目二期新建了一個飛灰倉,並在主廠房內配套設置布袋除塵+15米排氣筒,同時環保投資金額有所增加;

2、環評設計全廠僅項目所在地南側一個生產入口,實際情況是由於南側生產區入口多為山路,隨著垃圾運輸車輛數量逐漸增大,車輛交匯時易形成安全隱患,建設單位在項目北側新建了一條垃圾運輸道路,原南側生產入口備用;

3、環評設計生活汙水經一體化處理系統處理後用於綠化,實際情況是目前項目內生活廢水進入滲濾液調節池,經滲濾液汙水處理站處理後回用於生產,原生活廢水一體化處理設施作為備用。

項目不屬於重大變動。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廢水

本項目廢水產生情況如下表:

湖南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二期)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意見

生產廢水處理措施:建設有1套生產廢水處理系統,專用於廠區產生的滲濾液處理,處理能力為180m3/d,採用“中溫厭氧+膜生物反應器(MBR)+反滲透(RO)”的處理工藝,處理後廢水達到《城市汙水再生利用 工業用水水質標準》(GB/T19923-2005)表2標準要求。

(二)廢氣

本項目廢氣產生情況如下表:

湖南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二期)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意見

(三)噪聲

項目噪聲主要來源於水泵、空氣壓縮機、鍋爐、鼓風機、發電機和運輸車輛等,通過優先低噪聲設備,設置基礎減震,加裝隔聲罩和消音器,隔聲牆體和合理佈局等方式進行消音降噪。

(四)其他環境保護設施

1、環境風險防範設施

建設單位於2018年9月編制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且已到常德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備案,備案號:430723-2018-020-M;2020年4月修訂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並分別在常德市生態環境局澧縣分局(備案號:430723202001M)和常德市生態環境局備案(備案號:430723-2020-011-M)。具體措施包括:在氨水儲罐區和柴油罐區懸掛明細的警告標示牌,地面均設施圍堰,且內部有收集井;在主廠房北側設置有1個350m3的消防事故水池和一個25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生產區初期雨水經導流溝進入初期雨水收集池,並設置有切換閥。廠區在滲濾液處理系統附近設置了一個容積為500m3的地埋式風險事故池,按要求設置了危廢暫存間(100m2),項目內危廢暫存間、風險事故應急池、雨水池及垃圾滲濾液收集池均做了防滲處理。

二期項目建設過程中對各功能池做了防滲措施,硫酸罐區設置在收集井內,罐區設置了圍堰,地面做了防腐防滲措施,並由常德市雙贏環境諮詢服務有限公司擔任監理公司,並出具了項目(二期)環境監理總結報告。

2、在線監測裝置

項目(二期)配套的煙氣排氣筒設置了規範化採樣平臺,並配套建設了廢氣在線監測系統,監測內容有溫度、壓力、流量、O2、SO2、NOx、CO、HCl、H2O和顆粒物,設備包含:傅立葉變換紅外分析系統FT-IR(型號MCS100FT) 1套,A18標準氣體1套,粉塵儀(SB30)1套,流速儀(SMC-222)1套,溫度壓力儀(SMC-222)1套,數據採集處理系統(SMC-900)1套。廢氣在線監測系統由常德龍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安裝調試和運行維護,常德龍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在線監控設施的正常維護,監測數據已聯網上傳至常德市環境保護局監控平臺。

四、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

(一)環保設施處理效率

1、廢水治理設施:驗收監測對滲濾液處理系統進行了處理效率監測。

廢水處理設施各汙染因子處理效率

湖南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二期)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意見

2、廢氣治理設施:

廢氣處理設施各汙染因子處理效率

湖南澧縣2×400t/d生活垃圾發電項目(二期)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意見

(二)汙染物排放情況

1、廢水

選取滲濾液汙水處理設施進口、出口廢水中的主要汙染因子,通過連續2天、每天4次的監測,滲濾液汙水處理設施出口廢水中各汙染物因子pH值、懸浮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的監測結果均滿足《城市汙水再生利用 工藝用水水質標準》(GB/T19923-2005 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補充水標準,各金屬汙染物因子汞、鎘、鉻、砷和鉛的監測結果符合《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2標準,達到生產回用冷卻水的要求。

2、廢氣

有組織排放:本次有組織廢氣在焚燒煙氣排氣筒進口和出口各設1個監測點位,在飛灰倉廢氣排氣筒出口設置1個監測點位,共3個監測點位。通過連續2天、每3次的監測,焚燒煙氣排氣筒出口廢氣中各汙染物因子的監測結果均符合《生活垃圾焚燒汙染物控制標準》(GB18485-2014)要求;飛灰倉外排廢氣排氣筒中顆粒物的監測結果均達到《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的二級標準。

無組織排放:在廠界上風向設1個監測點,下風向設3個監測點,共設4個監測點位,通過連續2天、每天3次的監測,無組織廢氣中臭氣濃度、硫化氫、氨排放濃度均符合《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二級標準,顆粒物排放濃度均符合《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