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資哲學中的第二個核心概念:趨勢


我的投資哲學中的第二個核心概念:趨勢

價值是我的投資哲學體系中最為核心的概念,深入理解了價值,就已經具備了投資成功的可能。在擁有足夠安全邊際的前提下,買入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的股票,長期持有後必然會獲得令人驚歎的成果。

然後對於散戶來說,看清企業的真實面目,把握企業未來的運行軌跡,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因為公開信息資料的不足,加上各種公開言論與小道消息的負面影響,讓我們對真正優秀的企業往往視而不見。

為了能更進一步地把握股票的運行方向,我們引入了另一個核心概念---趨勢。

趨勢是技術分析的概念,和基本面分析相比是另一個極端。在A股市場裡完全放棄技術分析遵循基本面分析長線操盤的人是極少數,這些人大多是成功的,但因此認為放棄技術分析是對的,在我看來還是走到了極端。


我的投資哲學中的第二個核心概念:趨勢

就多變的短線走勢而言,要把握其趨勢的變動幾乎是不可能的,漲停之後的跌停或者跌停之後的漲停,在A股市場裡都是不鮮見的,在一個投機性很強的市場裡,主力有 足夠的能力來調控短中期走勢,甚至於做出一波月線級別牛市也並不罕見。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相對於容易被畫圖的日線走勢而言,散戶應該把精力主要放在月線周線級別的走勢上來。

我們去觀察月線級別的K線走勢,就可以發現,一支股票,在月線指標發出買入信號,月均線金叉,多線形成多頭排列之後,會走出長達半年到三五年的上升走勢,時間越長,上漲的空間越大。在這期間,雖然會出現回抽5、10、20月均線等不同級別的調整走勢,但調整之後仍然會再創新高。


我的投資哲學中的第二個核心概念:趨勢

在這樣一個大級別的上漲週期裡,持股三五年的結果往往是獲利5-10倍。而在股票指標發出賣出信號,月均線死叉,月線形成空頭排列之後,股票多會出現漫長的下跌走勢,這個過程,最後往往會跌到股價高點時的10-50%之間的程度,甚至於不排除企業最終破產退市導致股票價格清零的結果。在下跌過程中也會出現反彈到5、10、20月線三種級別的反彈走勢,但最終都難以實現突破逆轉,反彈之後仍會再創新低。

以上,就是我認為,散戶最應該把握的股市大勢。散戶在牛市裡一般都是掙錢的,之所以賠錢,主要還是在由牛轉熊的轉折點出現後,面臨小虧不肯止損出局,在漫漫熊市裡耐心持股所致。

欲爭天下,先觀大勢,劉備前半生風裡去雨裡來,很能折騰,但半輩子下來連一片基業都沒打來,還得託庇於劉表。後來得諸葛亮隆中對,確定了戰略方向,才能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

另一位武力值天下第一的呂布,把名聲都弄壞了,折騰得腦袋都掉了,還不是因為不懂大勢,沒有戰略思維麼。


我的投資哲學中的第二個核心概念:趨勢

確定了大勢,你就確定了投資的方向。大盤向下走熊,這是戰略性做空的時段,向上走牛,這是戰略性做多的時間,一味地死多或者死空,多是腦殘不看大勢的表現。

大勢一旦生成,往往具有不可阻擋的力量。

我經常用巨石從山頂滾落來形容下跌趨勢,初始之時如雷霆萬鈞,勢如霹靂,既快捷又猛烈,這是高位橫盤構頂後破位期;接下來暴跌後反彈迅速而短暫,卻讓散戶心存幻想;再之後跌勢暫緩,但卻成了漫漫陰跌,跌到了山谷之後反彈幅度越來越小,最後趨於沉寂。

在下跌趨勢裡,種種強大的反彈力量最後都會失敗,但卻會慢慢降低下跌的動能,使跌勢由急到緩,但這並不是我們參與反彈的理由,我們要牢記住一句話,高手死在反彈,沒有足夠的把握,不要輕易在反彈行情上下注。


我的投資哲學中的第二個核心概念:趨勢

大盤或者股票構底的區域,嚴格來說,仍屬於下跌趨勢的一部分,但這個時間段是熊牛轉換的轉折時期,因此也有人稱之為猴市

在底部區域,隨著時間推移,企業基本面出現轉好跡象,大資金悄悄完成吸籌過程,看多因素逐漸增加,多空力量對比悄悄轉化,然後市場緩慢而堅定地由熊轉牛,這時候就進入了上漲趨勢。

上漲趨勢與下跌趨勢完全相反的一點是,上漲趨勢的初期,類似魚頭,骨頭多肉少,漲勢極慢,一步三回頭才是常見情形。

市場面對熊市裡留下的層層套牢盤,信心不足,略有上漲,就會產生獲利出局心理。特別是普通散戶,在漫長的套牢之後,信心早已喪失,唯一支持其持股的信念無不過來自於其不肯割肉損失的習慣心理,所以,一旦解套或者略略獲利,就會清倉出局。


我的投資哲學中的第二個核心概念:趨勢

這種情況下,主力也不可能在基本面情況的改變還沒有變得明顯的情況下用連續快速拉昇的方式來做行情。一方面這樣會讓獲利盤和解套盤不願意放手,導致拉到高位之時散戶跑得比主力快的局面;另一方面,過早拉昇到高位而基本面情況還沒跟上,則維持股價會需要更高的資金成本。所以,在長線上漲趨勢的初期,大盤或者個股多以慢牛震盪方式上行。

到了上漲趨勢的中期,市場的走勢會出現慢慢地加速,市場的賺錢效應增加,場外資金為此吸引不斷入市,從而形成上漲的主升浪,可能會出現月線三連陽或者更多的局面。A股市場由於投機性更強,所以短線三五個月就可能把主升浪走完,實現翻倍以上的漲幅,而在美國股市,則多走成8至十年的慢牛走勢,上升趨勢線更為平緩。

而在上漲趨勢的最後,可能出現大盤指數漲而個股已經漲不動的情況,高位的震盪箱體往往成為走勢的頭部。這個時候的關鍵是考慮基本面是不是支持構頂,如果股價已經出現了明顯泡沫,估值偏高,同時觀察市場情緒過熱,大盤成交換手過高,等等,則可以綜合研判是否構頂,此時即到了別人貪婪我恐懼的時刻。


我的投資哲學中的第二個核心概念: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