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經一個多月了,為什麼疫苗的研發還需要很長時間

疫情已經一個多月了,為什麼疫苗的研發還需要很長時間

根據新華社的消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說,新冠病毒疫苗開發進展順利,一款疫苗有望一個半月內進入臨床研究。不過,大規模生產這種疫苗至少還需1年時間。

很多人就有疑問,為什麼疫情到今天已經一個多月了,而現在的醫學技術也這麼發達,新冠的疫苗研發還會這麼慢呢。

首先,這個發達也只是相比較過去而言,是得,天花,瘟疫、肺結核這種古代流行致死特別高的疾病,現今都已經有了疫苗。但是,雖然一些疾病已經攻克,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疾病也在源源不斷地浮現。像癌症、HIV這種的,尤其是HIV,到現在都沒有一個特別好的藥能用於臨床。

而且最主要的是,研發跟上市是兩個問題。研發疫苗是要遵循一個過程的,不是說今天發病了,我研製個疫苗,臨床用下就馬上可以直接上市的。一般情況下要先分離毒株,然後還要經歷減毒、動物實驗、三個階段的臨床實驗,然後才能轉到人體的臨床試驗,最後才能上市,這個是一個比較長的時間過程。具體的網上、新聞上也說了很多,這裡就不在科普。


疫情已經一個多月了,為什麼疫苗的研發還需要很長時間

還有很多不懂得,我們這裡就用埃博拉來舉個例子。14年開始埃博拉疫情在非洲暴發,當時一開始致死率多少呢?接近百分之90。哪怕後期接受了合理的治療,致死率也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然而呢,面對這麼高的致死率,整整過去了5年多,2019年年底才有默沙東公司申報的第一款埃博拉疫苗在美國和歐盟獲得批准使用。.

所以有些事情確實急不來,但是我們可以未雨綢繆。有一句話這麼說的。當公共衛生取得成功的時候,普通百姓反而意識不到它的價值。這就導致了一些預防性的措施得不到足夠的資助和重視。就像SARS過後,很多療法和疫苗都停止了。因為用不到這麼多,而且也沒有必要。結果就是到現在浪費了17年的時間。只希望以後能夠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大多數疾病無論是自愈的還是後期醫療干預的,都需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統的,因此強健的體魄是必不可少。這次的新冠疫情也有很多病患是自愈的。總歸一句話,適當的鍛鍊總是沒有壞處的。


疫情已經一個多月了,為什麼疫苗的研發還需要很長時間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