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洼村的脱贫底气

曹洼村的脱贫底气

春风和煦,阳光正好。

4月20日8时许,记者一路沿着蜿蜒的柏油路向位于海原县中南部的曹洼乡曹洼村前进。所到之处,但见田间地头人头攒动,翻地、施肥、起垄、覆膜……一幅春耕生产的画卷徐徐铺开,沿途错落有致的红色砖瓦房点缀其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9年,我们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8600元。”在曹洼村村部,村会计柳银勋一边算着经济账一边感叹道:“这些年,我们村的脱贫成果处处可见。”

柳银勋介绍,曹洼村为曹洼乡的中心村,有9个自然村,全村932户3027人,建档立卡户269户927人。2015年以来累计脱贫258户902人,全村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为主。

说起村里脱贫致富的典型,柳银勋第一个提到了今年50岁的村民杨金义。

来到离村部不远的理发店,杨金义正在忙着清扫店里的碎头发。店里有点冷清,杨金义笑着说:“白天大家忙着干活,理发的人少,晚上人就多了。”

2014年,杨金义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户,2017年脱贫摘帽。3年时间,借着扶贫政策,还有村里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三大经济收入支柱,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几年,我白天养猪、种地。晚上给人理发。”杨金义说,现在盖起了新房子,今年还打算扩大养殖规模。

杨金义算了一笔账:每年种植100亩青贮玉米,交给华润集团每亩纯收入900元,可收入9万元;养猪一年纯收入6万元左右;理发店收入4万元左右。

柳银勋告诉记者,这几年,曹洼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鼓励群众外出务工,并充分利用金融扶贫、技能培训、产业补贴、劳务奖补等扶贫政策,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让大家脱贫有支撑、有底气。

这些年,曹洼村发生了很多变化。全村实现自来水入户率100%;全村实现硬化道路全覆盖;生活用电和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人心一杆秤,曹洼村的一间间新房、一串串增长的数字、一桩桩喜事都写在村民的一张张笑脸上。

今年65岁的村民马吉林,这几年种植青贮玉米的收入比种植玉米和小麦高出几倍。收入增加了,腰包一年比一年鼓起来的马吉林说:“日子越过越好,人活得越来越精神。”

但柳银勋说,这还不够!今年,他们村的目标是持续通过种植、养殖、劳务输出让未脱贫的11户25人脱贫。同时,他们还争取了200万元项目资金准备建牛厂,一来带动更多人发展养牛,二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媒体记者 张秀 马进军 任浩

来源:中卫日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