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買回家,和店裡聽的效果怎麼不一樣了呢?

因為很多歷史原因,以及耳聽為實、眼見為實,售後服務好等考慮,不少小夥伴會考慮趁著家裡裝修到實體店去選購家庭影院音響,但是經常有人跟我抱怨店裡聽得效果特別好,可是買回家去之後效果完全不對,高頻不亮、中頻腎虛、低頻拖泥帶水,聽得頭暈腦脹。

  這是怎麼回事呢:

  1、店裡聽的旗艦系列,自己買的入門系列。因為體驗店面積有限,沒辦法展示很多套設備,所以為了呈現出最好的視聽效果打動消費者,店家一般會裝一套最高端的系列,而你買的可能是幾萬塊的入門級產品,效果自然不一樣。所以一定要注意,買什麼就要聽什麼,不然沒什麼意義。

家庭影院買回家,和店裡聽的效果怎麼不一樣了呢?

  2、房間比例。即便是完全照搬店裡的設備,為什麼感覺效果還是不對呢?很多商家的試聽室都是經過專門設計規劃過的,良好的房間比例是好效果的第一保證。而普通家庭因為面積有限,可能只能拿出一個4米長、4米寬的小房間,而這樣一個正方形的小房間,就會導致嚴重的共振頻率疊加,如果再加上不做專業聲學處理和後期調試,後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

家庭影院買回家,和店裡聽的效果怎麼不一樣了呢?

  3、安裝擺位不合理。這也是普通客廳最常見的問題,設備買回來胡亂擺,比如吸頂喇叭做環繞,環繞音箱裝背後等妥協性的操作。甚至我還見過把環繞音箱擺在前置音箱旁邊的……這都會導致效果變差,聲場打不開,聲像定位嚴重偏移甚至混亂不堪等  

家庭影院買回家,和店裡聽的效果怎麼不一樣了呢?

  4、家裡沒有聲學處理,還可能遇到很多家庭影院的禁忌。比如牆上大面積的光滑大理石、大落地玻璃窗、地上光滑瓷磚,這都會導致反射聲被嚴重加強,干擾直達聲,聲染色嚴重,聲音渾濁不清。

家庭影院買回家,和店裡聽的效果怎麼不一樣了呢?

  5、錯誤的聲學處理。有的小夥伴難得有一個獨立的影音室,結果聽從裝修師傅的“指導”,整個全軟包(或者全部貼滿槽孔吸音板,甚至直接貼在硬牆上……)這種錯誤的建聲,甚至會適得其反,可能還不如擺個書架來得效果好。

家庭影院買回家,和店裡聽的效果怎麼不一樣了呢?

家庭影院買回家,和店裡聽的效果怎麼不一樣了呢?

  6、調試至關重要。俗話說三分器材,七分調試。能發揮出設備幾成功力,就看調試手藝了,特別是低音炮的擺位和調試尤其重要,如果做不好,就很可能低頻缺失或者過量,乃至駐波影響強烈,轟隆聲連綿不絕,聲音拖泥帶水,效果一塌糊塗,最後連開機看電影的慾望都沒有了。

家庭影院買回家,和店裡聽的效果怎麼不一樣了呢?

家庭影院買回家,和店裡聽的效果怎麼不一樣了呢?

通過上面的介紹應該就知道了吧,不是買一套試聽效果感覺不錯的設備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專業的設計規劃、裝修建聲,以及專業的安裝調試才能最終呈現出完美的視聽效果。

所以,除了重視起這些問題以外,找一家專業的、靠譜的影音服務公司至關重要。


注:本文轉載自老蝸牛,目的在於分享信息,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