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不甘和煩惱拋掉許多

最近幾天出現了兩起丈夫殺害妻子後,自己去跳樓的悲劇,氣憤不已的人們對男子的這種行為充滿了疑惑,想不通為何事下得去如此狠手。

這樣做,不甘和煩惱拋掉許多


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平時看上去好好的一個人,突然間就爆發了,別人受到了驚嚇,自己也不知為何會這樣。這是因為平時積攢了太多不快,憂鬱的心結和遭受太多誤解無處發洩造成。

出現一點小問題就跳樓,聽到嘮叨心煩就殺妻,現代人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如何以坦然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磨礪,心理變得更超然強大呢?

《被討厭的勇氣》的兩位作者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以年輕人與智者暢談過去現在與將來的對話體形式,講述人們應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生活。這是一個為年輕人答疑解惑的過程,也是將阿德勒心理學展現在讀者面前的過程。

這樣做,不甘和煩惱拋掉許多


1.從過去開始,談起現在的不如意因何而起

與佛羅伊德原因論不同,阿德勒心理學把人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你現在過得好與不好,都源於自己過去的選擇,是你自己是否努力的結果。

心理創傷理論則認為,你現在過得不好,是因為過去受到的創傷所致。比如婚姻不幸性格有缺陷,都是因為原生家庭造成,給童年留下了陰影。

任何理論和觀點都像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每一種類型都自有它的道理,不能說哪一種絕對錯誤。

但是比起自己現在的失敗和不如意,都把它歸結於過去所受的不公平待遇,讓原生家庭背鍋,我更希望用阿德勒自助心理學理論,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生長在同樣家庭的孩子,長大後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一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有的孩子做官謀求更大發展,有的孩子殺人放火鋃鐺入獄。

把自己一事無成情路坎坷甩鍋給原生家庭,認為自己是那個委屈無辜的孩子,小時候受到了傷害才影響到現在的發展,除了深陷憎恨之中,對自我與未來並沒有多大意義。

覺察到限制和阻礙我們自身發展的不都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對過去那段經歷賦予的意義。經歷的好與壞,再也無法更改,但我們可以改變對過去的看法,把憤憤不平轉為淡忘,再從淡忘中積累經驗,爭取以後再也不犯同樣的錯誤。

這樣做,不甘和煩惱拋掉許多


2.現在最苦惱的煩惱來源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心理學兩個解決辦法是課題分離和創建共同體感受,課題主要分為工作交友和愛三類。

這個課題的結果由誰來承擔,是判斷課題歸屬的依據。不好好學習將來沒有好工作自己受苦,不結婚將來沒有歸宿缺乏安全感,也是由單身的人去承受。由此看來輔導孩子雞飛狗跳,催婚衍生出一系列的煩惱就能迎刃而解。

孩子的課題是學習,年輕人的課題是自由做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事,中年人的課題是做好自己,老年人的課題是享受生活每一天。

拋掉煩惱,看誰得分最多,還需要我們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區分開來,總是混為一談,就成為我們煩惱的源泉。

憑什麼我付出那麼多,他總是沒有感動過,類似於這種心有不甘的句型,就會產生源源不斷的煩惱。

別人是否感動和喜歡,那是別人的課題,我們無法干預,只需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課題。

這樣做,不甘和煩惱拋掉許多


3.如何從現在走到更好的未來

事物具備兩面性,人際交往是引發煩惱的根源,同樣也能帶給我們幸福。

讓我們體驗到幸福的時刻,並不都是來自於索取,也來源於自我奉獻,產生於自己對他人有益有用的時刻。

人不能長期脫離群體而單獨存在,有些幸福來自於共同體感覺,在人際交往中,體會到自己對他人有貢獻和價值。

不過多逼迫孩子學習,對適婚子女不催婚,習慣於為孩子付出,在此過程中收穫幸福感就足夠。對孩子不做過多幹涉,剩下的都交給雙方,儘量更好地完成屬於各自的課題。

我們學習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讓自己破罐子破摔,而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不必為討好別人煞費苦心,也不必應對別人說辭刻意營造出一個虛假的形象。

結交不同的朋友,會讓人生變得不同。如果說我們讀一本好書就像遇見一個朋友,那讀不同的書,就像遇見不同性格和類型的朋友,同樣會為我們帶來積極抑或消沉不同的感受。

與其陷入無法改變的過去中,認為自己受到傷害和委屈去抱怨一味地心疼自己,還不如著眼於現在和將來可以改變的,思考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得還不夠,勇敢面對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