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14年爆火的這部仙俠劇嗎?還記得那些直擊人心的哲理嗎?

有一種喜歡,叫歷久彌新;有一種初心,叫紅玫月光;有一種深思,叫撥雲見月;有一種信仰,叫不畏風霜。

許多年過去了,那個如火的夏日、我們曾經一起走過的路,也許已被無數人遺忘。可我不會忘記,因為那些難以割捨的感動與發人深思哲理,早已在當年一遍遍的回放中,深深鐫刻進了血脈。

你還記得14年爆火的這部仙俠劇嗎?還記得那些直擊人心的哲理嗎?

“人生如同暗夜裡行舟,有時光華滿目,有時卻伸手不見五指。”

與屠蘇一起度過的第一個中秋夜,歐陽少恭如是說。這種形式的坦露心扉,與其說是為了博得屠蘇同情和信任,我認為這更是他的情不自禁。人生一腔悲苦隱忍下的真情流露,是這個精明算計、步步為營的小人形象下的柔情。

然而故事的最後,方蘭生也用到了這句話。一字不差但順序有變,折射出不一樣的精神內涵:

“人生如同暗夜裡行舟,時而伸手不見五指,有時卻是光華滿目。”

(仙俠的世界)人生險象迭生,但前方總有光明在等待你。信念和赤子之心的指引下,方可見樂觀豁達的前景。

“克己復禮,明辨本心,為義執劍,坦蕩無悔。”

大雨滂沱,被視為“怪物”的少年跪在師尊閉關的大殿外,滿腔憤恨質問自己究竟為何執劍。師尊的回答是簡短的,卻能直擊少年心靈。長在天墉、身負煞氣的屠蘇一生都在追尋學劍的意義。隨著閱歷的豐富和朋友的指引,縱觀全劇,他的人生觀都在變化,“為何執劍”卻從未逃出“義”與“情”的範疇。因為,正義和純淨永遠不會從他身上消散。

你還記得14年爆火的這部仙俠劇嗎?還記得那些直擊人心的哲理嗎?

“天上的星星就像人的命運,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剎那,但也留下了最最美好的光景。有的星星一輩子也不會相遇,有的星星相遇了,反而會越來越遠,我們不也是這樣嗎?所以不如趁對方在的時候多看幾眼,誰知道以後會不會分開呢。”

蘇蘇谷的流星,無疑是見證蘇雪痴戀的最佳證人。在這裡,她許下了自己的心願,無非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罷了。晴雪的樂觀和重視眼前現實的性格讓這對戀人的結局雖不美滿 ,卻著實沒有什麼後悔。

說到人生之末的慨嘆,不僅會想起在慳臾背上,將要散去仙靈的少年說過的一番話:

“我這一生,不知是作為誰而活。但終此一生,雖有遺憾,並無後悔。”

經歷過生死、背叛、痛苦,最終以獻身於天下而結局的百里屠蘇,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造就的神話。他的願望只是做一個普通人,走遍山川萬里,行俠仗義,過著不為人知卻恣意快活的人生,但是往往天不遂人意。不過故事末端,他對養育自己的師尊提出“按自己的意願而活”後,實際上也已經完成了他在一點難得的心願,實現了他最後的人生價值。

你還記得14年爆火的這部仙俠劇嗎?還記得那些直擊人心的哲理嗎?

有些話,不知道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卻已經在我的腦海中鐫刻。

“我為求勝,不為求死”

“如果我們的生命,只夠再相守十天,那這十天,就是我們的一輩子。”

“在那之前,我想去看很多村莊,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希望有一個人可以陪我一起走、一起看。晴雪,你願意做那個人,和我一起去嗎?”

“何以飄零去,何以少團欒,何以別離久,何以不得安?”

希望《古劍奇譚》,在多年後,仍能夠被所有當初喜歡過的人,放在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