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記者賈巖峰、實習記者李澤鴻報道 在中國足球的歷史上,遼寧足球寫下的輝煌永遠是老球迷心中無法磨滅的美好回憶,遼足曾經為中國足球拿到歷史上第一個洲際冠軍,也曾經創下“十冠王”的統治級紀錄,而在遼足的歷史上,有很多球員註定無法被人們忘記,李金羽肯定是其中之一。


當遼足告別信發佈之後,徹底宣佈了這傢俱有六十多年曆史的俱樂部的正式解體,而作為最著名的“金玉聖”組合成員之一的李金羽,對於遼足的解散又有什麼感慨呢?近日記者專訪了李金羽。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足球》:遼足的公開信你看了嗎?5月24日徹底宣告瞭解散。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李金羽:難以相信,也不太願意相信。畢竟是這麼歷史悠久的一傢俱樂部,說沒就沒了。看到很多人的朋友圈裡都發了我們五個人(張玉寧,李金羽,曲聖卿,肇俊哲,李鐵)的照片,看著有點兒說不出來的滋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什麼都想起來了,又好像一下子都沒了。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之前遼足傳言解散的新聞傳了很久了,你有沒有關注?


我一直在關注這個新聞,但中國足協的各項規章制度越來越完善,執行的力度也越來越嚴格,一切肯定都是照章辦事,不太會有法外開恩什麼特例了。儘管早就預料到結果不會太理想,但還是期待有奇蹟有轉機,尤其是這件事經歷了許久才最終才塵埃落定,我覺得中國足協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去幫助各個欠薪的俱樂部走出困境,但是還要考慮大局和以後對於所有俱樂部的要求和管理,最終俱樂部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你會不會覺得特別可惜?


那是必然的,我真的為遼足惋惜。因為遼寧足球出過很多優秀教練和優秀球員,足球在遼寧這片土地上是有文化和歷史傳承的,也是有自己優秀傳統的球隊,留給了太多人珍貴的記憶。在我看來遼寧隊不僅僅是一支普通的職業隊,就像之前科比的離開,很多人說帶走了與自己青春有關所有的回憶類似,遼足不存在了,也同樣帶走了幾代人的青春和往事。


一個能夠為中國足球培養人才的搖籃,就這麼沒了。說真的,挺失落的。有時候我也會這樣安慰自己,或許哪天還會回來,國外不是也有像帕爾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都遭遇過危機嗎?可他們不也都回來了嗎?但是就目前中國足壇的形勢來看,真的是比較難了。


遼足在你心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遼足在我心中永遠有一個不可替代的位置,打個比方吧,我應該算是在那裡讀完了幼兒園,小學,初高中,大學,就是我後來成長的每一步,其實都是在遼足學的,那裡永遠有家的感覺,所以不管怎樣,我永遠都遼足的培養都心懷一份感激,會永遠記得。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足球》:當時你在遼足的時候是不是就條件比較艱苦?


李金羽:遼足一直算不上豪門俱樂部,各方面條件也的確有限,但是遼寧隊有自己獨特魅力和文化氛圍,球隊內部氣氛非常好,對於球員的尊重也是相當高的。遼足一直以來都是以培養人才為主,給有實力的人機會,沒有太複雜的人際關係,所以在遼寧隊踢球就很簡單,只要把心思用在踢球上就行。


雖然從我踢球那個年代開始,就有拖欠工資的情況,但遼寧隊這些年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隻拖不欠,就是哪怕一年沒發,最後也會給你補上。遼足留給我的記憶還是比較快樂的,很多人離開遼足心情都挺複雜的,不是說特別願意離開,但也沒辦法,畢竟要生存,但是沒有人不感謝遼足。在遼足學到的本領,磨練的意志,對未來成長都有極大的幫助。


我記得以前採訪王新欣、于漢超和楊旭的時候他們都說過,在遼足踢球時很開心的,尤其是于漢超和楊旭作為年輕球員的時候,他們說或許真的只有在遼足的環境下才能成長起來,因為大家都是包容與理解,老隊員帶著年輕隊員成長。


是這樣的,這也是遼足多年來最好的傳統,老隊員不管是在球場上還是在生活中,都願意幫助年輕球員,而且遼足不排外,外地的球員到了遼寧隊踢球不會有任何壓抑的感覺,大家也都挺喜歡瀋陽這座城市。


遼寧隊這些年起來一些球員,儘管最後都離開了,但是他們也都在遼寧隊得到了鍛鍊。雖然訓練和生活條件比不了一線城市球隊,但是也有很多樂趣。有時候我跟一些隊員交流起遼寧隊的往事時,大家都覺得在遼寧隊得到的鍛鍊對自己整個職業生涯和人生觀其實都有很大影響,感悟足球的快樂本質,珍惜日後的擁有。


你在遼足吃過的苦,對於以後出去踢球有什麼影響和幫助?


其實我離開遼寧隊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我想追求冠軍,第二就是遼寧隊工資總是發得不及時,我需要養家。遼足不是沒有追求冠軍的場上實力,但是經濟實力上做不到。在工資問題上,我們那個年代從來都是隻拖不欠,所以有時候提起遼寧隊時都說,我們對俱樂部沒什麼埋怨,也理解,覺得還是有信用的,就是確實經濟太困難了。我們從來不覺得俱樂部虧欠我們什麼,我沒想太多吃過的苦,想起遼足永遠都是感激。


之後去了魯能的確是看到了更好的軟硬件,各方面保障都更充足,這些都讓我更加珍惜,沒有遼足的培養我就不會被魯能這個更高的平臺相中。我不是一個完美的球員,但是遼足圍繞我制定的戰術,突出了我的特點才造就了我日後的輝煌,這些我永遠都不會忘記,而且我也會告訴我的兒子永遠記得,爸爸曾經是遼足的一員,併為此感到驕傲。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足球》:你們那批遼小虎是遼足歷史上最出名的一批球員吧,當然在你們之前也有很多優秀的國腳,但是好像就是在遼小虎之後再沒有能夠在中國足球圈有影響力的大批遼足球員了,你覺得這是為什麼?


李金羽:我們應該不算是最出名的,比我們好的大哥前輩太多了。只不過我們出名跟時代的發展,媒體的宣傳改變有很大關係。但不可否認,我們那批人有自己的特點和實力。我們之後的很多球員,都不是遼足自己選拔和培養的了,這個肯定是在青訓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


隨著中國足球不斷市場化,遼寧隊以前那種靠專業體制儲備人才的模式被迫改變了,本身在經濟實力不過硬的情況下,一是培養人難,二是留住人也難,遼足以前打出天下靠的是自己有人,有自己的造血功能,源源不斷輸送人才,可是當造血跟不上了,成績肯定慢慢就下來了。


我記得自己在2004年的年底採訪過圖拔,那時候是他執教完中超第一個賽季,他說在中國他最佩服也覺得最有威脅的球隊不是當時的大連實德,他最服氣的是遼足,他認為遼足其實是最具爭奪冠軍實力的球隊,可以想贏誰就贏誰,但他不理解這樣的球隊為何不能奪冠。


其實遼足一直都是受困於經濟因素,沒錢奪冠只有當年深圳隊做到過,但是深圳又不像遼足那樣一直沒錢,而且那也只是一次。遼足就像窮人家的孩子,有實現偉大抱負的實力,但是又不得不面對現實,得先活著。遼足如果有魯能這樣實力的贊助商,可能也早就在頂級聯賽奪冠了。但也可能正是因為一直沒錢,所以培養出來的球員都挺堅強有個性。


這些天有人給遼足算了一筆賬,說遼足這些年主要就是靠賣血求生存,到了賣無可賣之後,解散這種下場是註定的,也是自找的。


對於這種觀點,我也不好反駁,因為說的是現實,確實這些年能賣的都賣了。但是又覺得遼足其實也有自己不容易的地方,中超這些年燒錢越來越厲害,然後又燒到中甲、中乙,對於宏運這樣一個地方企業來說,能夠堅持這麼多年也確實不容易。


但是賣人的同時,似乎也少做了一件事,就是培養人,這些年沒有把自己的梯隊搞好,後續跟不上了。這也可能跟一線隊生存艱難有關,但是正因為艱難,才應該更好好考慮未來怎麼活著,用什麼方式活著,不能等到家底都空了之後再想,就來不及了。如果遼足再給自己一個特別明確的定位,或許今天的情況也會有些不同。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沒有成熟的梯隊,沒有後繼人才,這不是遼足一家的問題,其實你看看哪家中國俱樂部能靠自己培養人支撐球隊運營了?


這是事實,但是遼足不是跟別的球隊不一樣嗎?人家沒有人可以花錢去買,實在不行就升級外援,但是遼足沒那麼多錢,那就得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想辦法。但是畢竟我已經離開遼足很多年,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十分清楚,遼足的困難也不是我們所能真正瞭解的。但我覺得遼足的困境給一些中小俱樂部的警示就是,真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量體裁衣,思考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和道路。


從這點上來說,這些年河南建業對自己的定位一直都很準,球隊也一直都留在了中超。


河南建業的確是對自己定位準,但是建業能夠一直留在中超,必須離不開有胡葆森董事長強有力的經濟支持啊。這些年隨著中超投入水漲船高,建業沒有被落下,不像遼足跟不上,建業外援該升級升級,各方面待遇也不差,能留下來是有原因的。畢竟企業規模也不一樣,宏運是一個地區的企業,而建業是在整個河南省都極具影響力的企業。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足球》:雖然遼瀋地區有不少人才,但其實遼寧足球跟大連足球在某些方面挺像的,就是很難留住人才,其他經濟發達地區的俱樂部吸引力太大了。


李金羽:你看整個東三省足球都沒落了,亞泰竟然也降級了,真的讓我挺意外的,亞泰這些年其實投入真是挺穩定的。大連原本是最好的球隊,稱霸亞洲的,消失了,阿爾濱堅持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了,一方這也是退出了給了萬達,現在萬達可謂是肩負著復興東三省足球的希望,也是唯一的希望。人才的流失也不只是遼足,大連長春都一樣。這個跟地域經濟差異分不開,而且這些年是非不斷,從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球員和球員家長的信心,誰都希望孩子在一個非常穩定的俱樂部踢球。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你在蘇寧這樣的南方俱樂部也工作過,那麼對比遼足,你覺得北方球隊與南方球隊的差距是在經營理念上還是經濟上?


不同的地方挺多的,很難一一列舉。但是經濟實力差距對於球隊的生存空間影響太大了。在中國想搞足球,有錢不一定能奪冠,但是沒錢就根本活不下去。但是一味指望企業資助,沒有自我造血攻能,一旦企業政策改變,經濟實力改變,俱樂部命運也就改變了,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這些年職業俱樂部變換這麼頻繁的主要原因。


這次不僅僅是遼足出現問題,其實中甲和中乙都有大批俱樂部也出現問題了,這裡面有什麼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嗎?


梅縣鐵漢,後來改名叫華南虎,我看媒體報道,無論當地政府和足協怎麼挽留,老闆都堅決不搞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讓他這麼堅決。這些年中國足球需要思考的問題確實挺多,最直觀的就是我們的政策,因為有些中小俱樂部不搞了,一是沒錢了,二是也確實跟不上政策的變化,等到一些小球隊辛辛苦苦投入打上來之後,政策又不知道如何了,有些俱樂部就乾脆不玩了,想要跟上政策的不斷調整,肯定是要以雄厚的經濟實力做後盾的。上面的調整肯定都是希望把中國足球朝著好的方向去改,但是這個力度,速度,節奏怎麼兼顧,這些都應該是那麼容易就做出決策的。


遼足雖然沒有了,但是新遼足的大旗又樹立起來了,你覺得新遼足能改變遼寧足球沒落的現狀嗎?


其實談不上新舊,莊毅有他自己的追求和想法,不用繼承,他在追求他自己的夢想,打造自己理想中的球隊,不要把老遼足的那些東西強加給他,要給他時間。我覺得這個時候能夠投身職業足球,都是可敬的,現在搞職業足球比原來難多了。遼寧足球的整個沒落,不是靠一兩個人一兩支隊能夠改變的,這需要更長時間的積累,需要整個地區經濟的改變,但是現在能做的,就是珍惜擁有的,不忘記過去曾經有過的。


李金羽憶遼足:青春,夢想,榮譽,遺憾……好像都想起,又一下都沒了


你覺得遼足未來想要振興,有哪些是從現在開始需要做的嗎?


遼寧足球的復興離不開人才尤其是青訓教練,加上經濟的復甦,未來更強大的遼足可能真的會回來。期待那一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