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體育考試100分,從今年初一新生開始

文章來源:初中生學習


還記得之前網上走紅的體育老師聊天記錄嗎?這些聊天記錄讓這位體育老師感到很“卑微”:


定了!體育考試100分,從今年初一新生開始


隨著新中考的改革,中高考人才選拔的方向,將從原來智力考量的單一標準,逐漸走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體育老師總“生病”的現象或將消失。今年各地中招考試中體育分值的普遍上調就是最好的佐證:


廣州中考體育分值由60分調整至70分

成都中考體育分值由現50分增加到60分

天津中考體育分值由30分提升至40分

江西中考體育分值由50分增加為60分

山西長治中考體育分值由50分增加到70分

……


雲南省教育廳更是在2019年12月的時候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從2020年入學的七年級新生開始,把中考體育的分值從過去的50分升為100分,將體育推上了“主科”第四把交椅,首次與語文、數學、英語並駕齊驅。未來能上哪所高中,要參考所有14門科目成績:


總分700分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各100分;


物理50分;政治、歷史、生物學各40分;


化學、地理各30分;


音樂、美術、勞技各20分;信息10分;


此外生物、物理、化學要考實驗操作,首次計入中考成績。


這一消息的發佈曾引爆了當時的朋友圈,一時間家長學生可以說是哀嚎一片,支持者和不支持者都不在少數:


不支持者:有的孩子天生體質弱,加大體育成績分會使這些孩子吃虧,而跟生活關係密切的物理、化學佔分偏低,讓初中學生不重視,基礎不好,將給高中學習帶來影響。還有些人覺得體育分佔比太大,有可能造成某些人買通考官舞弊現象等。


支持者:學生就應該有一個強健的身體,以體育大幅度提分來倒逼學校教育將體育課還給孩子們,加強體育鍛煉,避免“小胖墩”“小豆芽”“小眼鏡”的大量出現,這應該是教育的根本,利國利民,值得全國推行。


01

為什麼越來越重視體育


1.體育運動不僅會改變你的軀體,更多的是會塑造你的性格,不僅強身,更能強志。


我們在關注文化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身體素質教育。


國家衛健委表示,我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是9.6%,肥胖率6.4%,二者相加達到16%


在不滿17歲的青少年兒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現了一種心血管危險因素。中國12至18歲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當於美國同齡人(0 .5%)的四倍。


新華網報道:2018年,我國發布首份《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報告指出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和65.3%。相比之下,美國青少年的近視率約為25%,澳大利亞僅為1.3%,德國的近視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


最近一則某中學初中生做引體向上的體能測試新聞,在各大媒體平臺上刷屏,因為結果只能用四個字形容——慘不忍睹。


定了!體育考試100分,從今年初一新生開始


宜昌某中學一個班級做了一項體能測試,20個學生,有兩個學生做了2個以上,一個學生做了一個,剩餘的一個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單槓後幾秒都堅持不了。


按照標準,7年級4個及格,8年級5個,9年級6個,滿分12個,據體育老師介紹全年級沒有一個做到滿分,及格的也才7個。


定了!體育考試100分,從今年初一新生開始


當體育老師被問到,這些學生裡能拉起來,但是能達到合格的有多少?


體育老師回答:“那一個都沒有,引體向上,坐位體前屈這些柔韌、靈敏、技巧性的項目,學生們越來越薄弱了!”


定了!體育考試100分,從今年初一新生開始


現在的孩子雖然個頭越長越高了,但體力方面確實比不上上一代人。雖然吃得更好了,身體素質是越來越差了。


究其根本還是:體育運動太少了!而忽視體育運動的直接後果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各項體育測試中不達標,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軍訓途中暈倒,體測出現暈倒、甚至猝死的情況屢屢發生,青少年肥胖問題,日益嚴重。


2.體育還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有間接的影響。


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學實施臨時體育計劃,即在沒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早七點到校,跑步、做運動,要運動到學生的心跳達到最高值或最大攝氧量的70%,才開始上課。


一開始時家長都反對,孩子本來就不願早起上學,再去操場跑幾圈,豈不一進教室就打瞌睡?結果發現正好相反,學生反而更清醒,上課的氣氛好了,記憶力、專注力都增強了。


原來我們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


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我們看到運動完的人心情都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奮,脾氣都很好。血清素跟我們的情緒和記憶有直接的關係。血清素增加,記憶力變好,學習的效果也更好了。正腎上腺素使孩子的專注力增強。所以學生心情愉快、上課專心,記得快、學得好,自信心與自尊心也提升了。


他們還做了一個實驗,將學生最不喜歡、最頭痛的課,如數學,排在上午第二節課上或下午第八節時上,結果發現上午那一組的學習比較好,好到兩倍以上。因為運動完的神經傳導物質在上午第二節課時還在大腦裡,但是到下午時就已經消耗殆盡了。


一學期下來,這組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正規上體育課的學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減少了。在全美30%的人過胖時,他們學校只有3%。


“運動除了能讓我們的心態做好準備,還能從細胞層面直接影響學習,提高大腦輸入及處理新訊息的潛力。”長期研究大腦與運動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瑞提,喜歡舉內帕維中央高中的成功經驗,說明運動不只對身體好,對大腦也好。


有人根據各地媒體的報道,統計出了2017年全國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共計58名高考高分獲得者的詳細資料,發現不少人都表示喜歡運動,甚至有一兩項運動專長。其中平時有運動鍛鍊習慣的,佔比達到了57%。

定了!體育考試100分,從今年初一新生開始


據研究發現,一個人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是在6歲~16歲這個階段,在這個時期經常運動,有助於智力發展。


定了!體育考試100分,從今年初一新生開始


所以,家長和老師們,從現在開始,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吧!


02

體育必考項和常考項鍛鍊方法


1.800/1000米訓練


定了!體育考試100分,從今年初一新生開始


【訓練方法】


1. 呼吸技術是全程的關鍵技術


800和1000米能量消耗大,練習時一般採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或者二步一呼,二步一吸。呼吸時採用半張嘴與鼻相結合的方式,學會從牙縫中吸氣,讓呼吸節奏與步伐配合,加強呼氣深度。天氣較冷時,舌尖頂上顎。


2. 要勻速更要衝刺


體育老師建議,考生在跑的過程中要勻速,在臨近終點的最後200米時,要用盡全身力氣,向前衝,這時可以大口呼吸,直到衝過終點。考生在跑步的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動作,考生跑步時一定要放鬆,注意全身協調,用前腳掌著地,屈膝緩衝過渡到前腳掌蹬地,上體挺直放鬆,兩臂自然有力地擺動。


【訓練計劃】


第一階段,學生要按照計劃進行體能訓練,每天都堅持慢跑,不要求速度,也不用計時間,學生只是通過這段時間的慢跑來提高自己的體力和體能。


通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基本可以具備長跑1000米(或 800米)的能力。這個階段完成之後,學生再長跑1000米(或800米)時,就不會有呼吸困難的感覺。


第二階段,主要進行提高速度耐力的訓練。學生要在這一階段時間適量加大訓練強度,主要是提高跑步速度。學生可以把考試要求的長跑距離分成若干段來進行訓練。比如女生可將800米跑分成2段,每段400米。學生自己計時間,第一段一般要求在1分40秒到50秒的時間跑完,然後休息3分鐘,再繼續按照相同的時間把剩下的一段路程跑完。


通過這樣的分段訓練,學生可以逐漸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


第三階段,就是在考試前,這一段時間,學生要進行自測。學生可以自己進行計時模擬測試。


注意事項:


① 要儘量選擇塑膠的場地,不要在很堅硬的水泥地面上跑步。

② 不要穿硬底鞋,儘量穿底子較軟較厚的鞋,最好穿富有彈性的跑鞋。

③ 跑步的姿勢要科學合理。腳著地時應避免腳跟先著地。應該用前腳掌著地,充分發揮腳弓的彈性,以利於做好緩衝動作,減小著地時的阻力。腿的後蹬要舒展。這樣跑起來可以減輕腳的負擔,避免傷痛。


2.一分鐘跳繩訓練



定了!體育考試100分,從今年初一新生開始


【動作要點】


① 跳繩的長度:單腳踩住繩,手柄橫握至胸口位置。

② 握繩的方法:握在繩柄中後端。再者兩手心不可朝上,儘量向下或者相對。

③ 技術要領: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向外伸展,前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跳繩時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要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跳起時,不要過度的彎曲身體,要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呼吸自然有節奏。


【易犯錯誤】


錯誤1:搖繩整個手臂發力

糾正方法:在孩子的兩手臂的肘關節處系一個帶子或橡皮圈,在孩子跳繩時提醒孩子不要用繫帶子部位以上的手臂發力,儘量用腕、肘發力,此方法可以改進用整個手臂發力的問題。


錯誤2:不用腳前掌起落

糾正方法:用一個軟泡沫塊粘在鞋跟處,然後讓孩子持繩練習。此法可以使那些不用腳前掌起落的學生的動作得到有效地改善。


強健體魄,是教育的一部分,文明精神,發端於健康體質和身心。體育老師不再“卑微”,體育課成堂堂正正必修課之日,才是重視人的全面素質,而非只看分數的真正教育崛起之時。


3.籃球


【考試要求】


考生聽到報號後,持球站立在起(終)點線的出發位置,並做好出發準備。發令後,考生運球依次過杆,同時開始計時。運球過程中,若考生暫時失去對球的控制,但球未出測試場地,考生可自行撿回,在對球失去控制處繼續運球,計時不停止。考生與球均返回起(終)點線,計時停止。每人測試兩次,記錄較好成績。


考生考試時犯規,當次成績無效。兩次考試均犯規者,增加一次機會;仍然犯規者,該項成績計0分。


【犯規行為】


1.未從指定區域出發

2.出發時搶跑

3.運球過程中雙手同時觸球

4.運球高度超過考生肩部

5.膝蓋以下身體部位觸球

6.“翻腕”等其他規則不允許的違例行為

7.漏繞標誌杆

8.碰倒標誌杆

9.考試期間,人或球出測試區域

10.通過終點時人球分離(考生到達終點的瞬間,要單手或雙手觸球)


4.足球


【考試要求】


考生聽到報號後,將球運至起(終)點線後的出發區域並做好出發準備。發令後,考生運球依次繞杆,同時開始計時。球通過第5個標誌杆後,運球返回。


返回時,球通過最後一個標誌杆後,考生至少觸球一次,運球通過起(終)點線。人與球都通過終點線後,計時停止。每人測試兩次,記錄較好成績。

考生考試犯規時,當次成績無效。兩次均犯規者,增加一次機會;仍然犯規者,該項成績計0分。

【犯規行為】


1.未從指定區域出發

2.出發時搶跑

3.手球

4.漏繞標誌杆

5.碰倒標誌杆

6.球過最後一個標誌杆後,到達終點前,腳未觸球

7.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線

8.測試期間,人或球出測試區域


5.實心球


【考試要求】


考生站在投擲線後,兩腳前後或左右開立,身體面對投擲方向,雙手舉球至頭上方,稍後仰,原地用力把球向前方擲出。球出手前,考生的雙腳不能移動;球出手的同時,一腳可以向前邁一步,但不得觸碰或越過投擲線。每人投擲3次,每次球落地後做出標記,3次投擲結束後,記錄考生的最好成績。

考生考試犯規時,當次成績無效。三次考試均犯規者,增加一次機會;仍然犯規者,該項成績計0分。

【犯規行為】


1.投擲過程中,身體任何部位觸及投擲線或投擲線前地面

2.球出手前有助跑動作

3.投擲過程中雙腳同時離地


6.立定跳遠


【考試要求】

立定跳遠或三級連續蛙跳過程中,雙腳落在沙坑內成績方為有效,腳尖觸線起跳、墊步起跳或落坑後回走判為犯規。在三級連續蛙跳過程中,手撐地、坐地、腳掌向前滑動、動作故意停頓、雙腳不同時落地、雙腳不同時起跳判為犯規。

【犯規行為】

1.起跳前墊步、上跑

2.單腿起跳

3.從起跳區域後方走出

4.起跳前身體任何部位觸及起跳線和測試區域

【立定跳遠方法】


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


1.預擺: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後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後襬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 前傾,手儘量往後擺。


要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擺動時一伸二屈降重心,上體稍前傾。


2.起跳騰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並充分展體。


要點: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


3.落地緩衝: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後擺動,並屈膝落地緩衝。


要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後襬,落地後往前不往後。


強健體魄,是教育的一部分,文明精神,發端於健康體質和身心。體育老師不再“卑微”,體育課成堂堂正正必修課之日,才是重視人的全面素質,而非只看分數的真正教育崛起之時。


聲明 本文由初中生學習(ID:czsxuexige)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 文章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