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代兵家在兩軍交戰時總是選擇作壁上觀,最終悔不當初?

在風雲際會的亂世裡,不論梟雄四起,還是諸侯割據,他們身邊都有頂級的謀士和兵家為他們指點江山,出謀劃策。但是面對兩股敵對勢力相互爭鬥時,他們總是選擇讓那兩家爭鬥,爭鬥完以後自己伺機奪取戰敗的一方的土地和城池,但是最終的結果並沒有如他們所願,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說下幾個類似的歷史戰爭:

為什麼歷代兵家在兩軍交戰時總是選擇作壁上觀,最終悔不當初?

1.劉備和陸遜的夷陵之戰

劉備在蜀中稱帝,在國內施行“三丁抽一,四六徵稅”的方略集齊了七十萬兵馬,打著為關羽、張飛報仇的旗號來攻打孫權的荊州,孫權節節敗退,他向曹丕上表稱臣,請求曹丕出兵相救,而曹丕和司馬懿商量以後的抉擇卻是兩邊都不幫,若劉備勝,則順勢取孫權的荊州,若孫權勝,則順勢取劉備的漢中。結果劉備雖然七百里聯營,被陸遜燒的幾乎全軍覆沒,但是這場戰役以後孫劉又恢復了聯盟,曹丕派出的取漢中的兵馬不僅沒有大獲全勝,還中了諸葛亮的埋伏,損失了大將曹休。

為什麼歷代兵家在兩軍交戰時總是選擇作壁上觀,最終悔不當初?

2.章邯和項羽鉅鹿之戰

項羽率領三萬兵馬營救趙王歇,與章邯對峙在鉅鹿。章邯此時有三十萬兵馬,且依靠甬道據守,此時有七國的諸侯都遷延觀望,都想看項羽的笑話,都希望消滅章邯以後自己是獲利最大的那一個,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項羽打敗了章邯,佔領了趙王的王宮,自稱西楚霸王,對各個諸侯重新分配屬地,發天子令,而這些人卻還在貪得無厭,計較土地的多少,其中有一部分被項羽誅殺,有一部分最後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到頭來還是被劉邦誅殺。

為什麼歷代兵家在兩軍交戰時總是選擇作壁上觀,最終悔不當初?

3.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鄱陽湖之戰

擁有蘇州和應天的張士誠,面對朱元璋帶領的紅巾軍和程友良帶領的漢軍決鬥時,也是選擇了作壁上觀,他的謀士告訴他,這兩隻軍隊就是兩隻虎,而您只是一隻鹿,如果您幫助其中一方獲勝,那必定有一方倒下,到時候誰來保護您呢?最好的辦法就是等他們兩敗俱傷,在坐收漁人之利,結果朱元璋滅了程友良,收編了大量投降的漢軍,張士誠的軍隊隨之瓦解了。

為什麼歷代兵家在兩軍交戰時總是選擇作壁上觀,最終悔不當初?

為什麼他們看似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覺得卻得不償失呢?就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重要的原因:

為什麼歷代兵家在兩軍交戰時總是選擇作壁上觀,最終悔不當初?

1.如果棋盤上只有黑子和白子,那下棋的人必定可以發揮自己的所長全力以赴的擊敗對方,如果有了灰子的參與,必然會折損雙方的實力,讓兩邊都首尾難顧,最終逐個擊破,獲得的利益應該是最大的 ,如果灰子選擇在黑白子勝負已分的情況下載加入戰鬥,這顯然是不明智的,因為這又變成了兩個人的弈棋,雖然對方的實力削弱了很多,但是它會整合之前的黑子的投降勢力,如果處理的好,甚至它的實力還會高出以前的實力。

為什麼歷代兵家在兩軍交戰時總是選擇作壁上觀,最終悔不當初?

2.一支軍隊,它所擁有的不僅僅是將士多寡,還有戰鬥力,陣容隊形、糧草、城池、主將等等各方面的實力,所以兩軍對峙的時候,需要根據這些去細緻的分析,那不是做個自以為聰明的傻子,作壁上觀,必將一無所獲。

為什麼歷代兵家在兩軍交戰時總是選擇作壁上觀,最終悔不當初?

我們細心的觀察,就會發現那些給君王提出“作壁上觀”這樣的建議的他們多半不是兵家,而是智者,權謀家的大局思維也許這是他失敗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