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快遞風雨中閃耀

作者:堅韌.靜水流深

人生在快遞風雨中閃耀

從我家到兒子家步行不到十分鐘的路程,雖分屬兩個小區卻只有一牆之隔。因為並沒有捷徑可走,所以須從小區門外大路繞過。

每天看孫子,必經之路還得穿過一條不太長的巷子,路過一個叫做順豐快遞的總站點,是高層住宅樓底商的那種,門臉跟普通商鋪的樣子沒什麼區別,並不顯得多麼扎眼。倒是門前停放的滿滿當當的三輪車,常常讓路人好奇地駐足掃視兩眼。

三輪車清一水兒的黑色外型,漆黑髮亮,駕駛室是由遮風擋雨的玻璃和鐵皮罩所構成,後面連成一體的則是方方正正的鐵製裝貨廂,車身統一噴著“順豐快遞”的字樣,遠遠望去,猶如天邊湧過來的墨色雲霧。

人生在快遞風雨中閃耀

駕駛三輪車的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後生。他們穿著也是統一制服,上黑下灰。衣服上印著順豐快遞的標誌圖案。

從他們的面色和精氣神上,絲毫看不出這些被稱為快遞小哥的小夥子頹廢沮喪的神態,絲毫看不出這些被視為社會底層的年輕人哀怨愁苦的神色。恰恰相反,他們眉宇間展現出來的是樂觀、昂揚、自信。舉止言談流露著對生活的傾心熱望,對執著奮鬥的痴迷守望,以及對未來美好的無限希望。

他們不見得都是生性快活的,生活的磨礪教會他們忘掉憂愁和煩惱,學會笑對人生。有的邊走邊輕輕唱著哼著流行歌曲;有的相互嬉鬧,走路帶著風,跳躍著,身手敏捷;有的呼朋引類,高聲呼喚著同事;有的不時發出爽朗清脆的歡笑聲;總之,眼角眉梢一笑一顰,一舉手一投足,無不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氣。

人生在快遞風雨中閃耀

順豐快遞站是百匯萬物的集散地,也像一個異常繁忙的碼頭。快遞小哥們嫻熟地駕駛著三輪車,從這裡風風火火的出出進進,就像操縱著一隻只艦艇,又像劃過一道道黑色的閃電,轉瞬間奔馳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車海人流中,給千家萬戶送去林林總總的貨物,送去生活的需求和溫暖,還有生命的能量。

拼搏的過程,也是歷練成熟的過程。這些後生們親歷著生活的風塵,晨迎霞光,晚披星光,追逐心中的夢想,把辛苦咀嚼成快樂,苦中作樂,沉浸在現實奮鬥和理想憧憬的相互交織之中。我想起一句古語:“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甘之如飴,雖苦猶甘,甘苦自知。

從這些年輕人說話的口音,可以判斷他們大部分來自偏遠山區和貧困農村,有的還是退伍軍人,他們身上還帶著泥土般質樸的東西,當然也不乏現代城市人的元素和對時尚的追逐。他們或許早已融入了都市的生活潮流,隨著快遞這個新業態的應運而生,他們扮演了城市裡不可缺少的角色,城區各個角落活躍著他們勤快而忙碌的身影,他們成為別人眼裡的風景。人們生活當中也須臾離不開快遞小哥的特殊勞動和便捷服務。

快遞這個新的行當,打開了快遞哥這一特定群體的眼界,給了他們精彩的世界和賴以馳騁的舞臺,也給了他們一份還算比較可觀的收入,足以養活自己乃至養活家人。他們中有的成了家,有的拖兒帶女。雖然終日奔波,沒晝沒夜,櫛風沐雨,疲憊不堪,但可以想象,一想到家中溫馨的燈火,妻兒老小倚門翹望的溫柔目光,一家人渴望幸福的甜蜜甘香,他們心裡就充滿了無窮的力量和滿滿的幸福感知足感,所有的苦累和辛勞就不算什麼,也就不在話下,全都釋然了。

人生在快遞風雨中閃耀

有幾次夜幕四合,從那巷子深處順豐快遞站門前走過,透過燈火通明的玻璃窗 ,清楚看見近100平米的大廳裡,足有三四十號快遞小哥著裝整齊面容肅穆站成三排,逐一彙報總結一天的工作情況,一個負責人面對面給他們進行點評和訓話。

聯想到那個大雨滂沱的中午,我曾在快遞站裡躲雨。無聊之餘仔細閱覽牆上依次懸掛著的《管理者行為規範》《一哥行為規範》《文明順豐人“臉譜行動”三字訣》等標牌,不由為之心動,似乎走進了屬於他們的一方天地,從內心裡加深了對快遞業的瞭解與理解,升騰起對快遞小哥的欽佩與敬意,也更清晰地看到了快遞這一新業態的廣闊前景。

人生在快遞風雨中歷練,迸發光彩。

祝福你,快遞小哥!

人生在快遞風雨中閃耀

個人簡介:堅韌.靜水流深

文學愛好者,喜歡讀書,熱愛生活,以閒適恬靜為趣。

人生在快遞風雨中閃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