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一位正局級村書記的初心和情懷:為鄉村振興,他要“六子登科”

文/圖 半島記者 崔璞

  在萊西經濟開發區七星河新村,最忙碌的人當屬57歲的張建東,作為去年9月份面向全市公開遴選的200名村黨組織書記中的一員,這位青島市正局級(山東省副廳)幹部自願放棄海邊機關辦公室的舒適環境,跑到青島北部這個村子裡幹起了黨委書記,因此有人笑稱他“真是彪了”。

  6月28日,記者跟隨他的腳步,探訪他在村子裡的小故事,感受他的初心、情懷、睿智,還有為實現鄉村振興、全面小康的拼命幹勁。

青島一位正局級村書記的初心和情懷:為鄉村振興,他要“六子登科”

“咱腰包一定會更鼓的”

  愛鑽農民大棚,村裡都知道張書記的這一愛好。記者見到張建東時,他正在七星河新村的簸箕掌村蔬菜大棚裡“串門”,和村民史合言拉著家常,探討著新型農業發展。

  53歲的史合言是種植西紅柿的老把式,也曾當過多年的村幹部,懂技術、會營銷,這幾年他積極與種子繁育企業合作,發展訂單種子蔬菜,拿出兩個棚專做育種,年純收入可達十幾萬元。今年,史合言積極響應七星河新村黨委號召,投資20多萬元新建了兩個大棚。“今年是一個豐收年,我們這裡的西紅柿,品質好銷路廣,根本就不愁賣。”史合言興高采烈地說。

青島一位正局級村書記的初心和情懷:為鄉村振興,他要“六子登科”

  在七星河新村的簸箕掌、胡家疃、左家泊,種植西紅柿已有20多年,是村民收入的主要經濟來源。七星河新村由龍灣莊一村、二村、三村、胡家疃村、簸箕掌村、新店村、左家泊村等7個村組成。

  張建東在去年12月初上任後,就把小小西紅柿做成大產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作為他實現的第一個目標。他帶領大家多方考察調研,決定依託村蔬菜合作社和西紅柿大棚種植傳統,在簸箕掌村的七星河產業園建設47個佔地200畝的高標準、現代化蔬菜溫室大棚,打造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幹得好不好,村民說了算。“張建東書記來了以後,給我們講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帶領大家想辦法探路子,給我們爭取到更多的優惠政策,我必須好好幹,把大棚種好,如今這個新棚從3月份建起來,已經創收了3萬多元。”史合言說。

  當天張建東告訴史合言,七星河新村黨委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還要在簸箕掌村投資1000萬元,建設高標準設施大棚,引領村民把優勢產業做大做強,讓小小的西紅柿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推進產業興旺的重要載體。

  “我先提前申請租兩個高標準設施大棚,加上原來這4個,我把這幾個棚管理好,就是不出村,每年收入30萬也沒問題。”史合言對張建東說,“這不,俺的腰包更鼓了。”

  “放心吧,只要紮實地幹,咱腰包一定會更鼓的。”張建東回應道。

“大家的事大家來決策”

  “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富,鄉村振興最關鍵不在於管治,而在於農民知道你真心為他們好,才真心願意跟著你幹,並主動去幹。”這是張建東到村工作後的一大心得。

  比如村莊在流轉土地、國家在徵用土地過程中,可能有部分群眾對項目情況不瞭解,思想工作做不通,出現很大阻力。張建東帶領新村黨委一班人深入農戶調研,認為土地徵用與保護農民利益和項目落戶之間,要共建共享共贏,必須樹立企業發展我發展,我與企業共命運的觀念。

  項目投資多少?佔用多少土地?主要生產什麼產品?將來能不能招用本村村民?項目建設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村民支持的?為了解決村民關心的這些問題,近日,七星河新村黨委和張建東邀請鑽石小鎮項目投資方,舉辦了一場面對面的項目現場投資說明會,項目總投資50億,達產後可用工3萬人……給村民講了個明白。七星河新村龍灣莊兩個自然村的群眾聽了介紹後,普遍認識到這是個好項目,表示一定要為項目搞好服務。

  “在落戶項目中必須要尊重群眾的權益,把項目情況跟群眾講清楚,才能更好的有利於工作的開展,贏得群眾的支持。發展大事小事,要讓群眾參與、要群眾明白,大家的事要大家來決策,要商量著辦,把好事辦好!”張建東表示,如果群眾不清楚,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必然工作難開展,甚至會造成幹群關係對立。

  一位82歲的老黨員,握著張建東的手笑嘻嘻地說:“這是好項目,咱們應該多支持。照說的幹,咱們村將來可就了不得了!”見面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兩戶村民從抵制倒地到主動找村幹部要求領取補償倒地款,思想觀念發生了徹底改變。

青島一位正局級村書記的初心和情懷:為鄉村振興,他要“六子登科”

“幹出鄉村振興七星河模式”

  “我在農村長大,對農民有情懷,對農村有感情,對農業有經驗,市委去年選派村黨組織書記,我積極報名並有幸被選中,就是期望自己把以前的積累奉獻在鄉村振興上,希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採訪中,張建東樸實的話語讓人非常感動。

  從農村到城市,成長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再到響應青島市委號召,又從城市回到農村,張建東這一人生軌跡正好形成一個圓。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彪,但記者採訪中發現,他是真正去幹事,真正以人民為中心,是真正想通了:他想通了為什麼這麼幹、怎麼去幹、幹成什麼樣。

  在採訪現場,記者看到塔吊揮舞著長臂在空中來回運轉,七星河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勢如破竹,即將完工,將服務於新村百姓,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辦事。

  一心為民的初心,真心幹事的情懷,這是張建東紮根基層的力量源泉。

  “幹鄉村工作,心齊只是第一步,實現鄉村振興是最終目的。”剛履新七星河新村黨委書記時,張建東曾表示:“要抓好黨委班子、選準發展路子、想出致富法子、建好產業園子、打出產品牌子、鼓起農民錢袋子,實現‘六子登科’,最重要的是為村裡打造一個有戰鬥力的好班子。”

  經過7個月的調研實踐,張建東工作思路更加通透清晰,“我們將探索‘以企帶村,以村促企,村企共建,互惠共贏’的新型黨建模式,幹出鄉村振興七星河模式,建成村裡人不願離開、城裡人非常向往的美麗鄉村”。

青島一位正局級村書記的初心和情懷:為鄉村振興,他要“六子登科”

青島一位正局級村書記的初心和情懷:為鄉村振興,他要“六子登科”

張建東的一天

  8:30 七星河新村黨委會議室裡,張建東與幹部們一起圍繞重點工作及各村穩定、發展、增收等內容,調度上週工作進展情況,協調解決疑難問題,安排部署本週工作。

  9:00 在簸箕掌村,張建東查看道路“戶戶通”工作進展情況,明確今年七星河新村的7個自然村都要實現“戶戶通”。

  9:30 村民史合言新投資的大棚裡,張建東表示,如果需要建設資金,新村黨委會及時協調銀行解決,史合言向張建東申請將來再承包兩個大棚。

  10:00 村民史合寶的大棚裡,張建東詳細詢問種植情況,並當場與青島市農業農村局聯繫,安排專家來村裡舉辦溫室技術培訓班,重點針對西紅柿、黃瓜等生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培訓指導。

  14:00 在龍灣莊二村,張建東查看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進展。今年龍灣莊村被確定為“青島市美麗鄉村示範村”,要打造高水平的示範村樣板。

  15:00 在龍灣莊三村,張建東指導村莊做好剩餘地塊清障工作。今年落戶七星河新村項目比較多,清障倒地壓力大,但贏得了群眾的支持。

  16:00 在左家泊村,張建東調度土地流轉工作。智慧農業小鎮項目今年需要新建佔地300畝的智慧設施大棚,時間緊、任務重,需要新村黨委全力靠上指導工作。

  17:30 在胡家疃村,張建東查看新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情況。黨群服務中心將整合新村資源,成為凝聚服務黨員群眾的主陣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