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養蜂場是貪養群數還是力所能及精養,那種飼養方式收入高?

人的一生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有一種永遠不滿足貪大的想法。想把自己的事業做大,在同行中壓到別人永遠走在前面,顯示出來自己的財華,讓世人對自己另眼看待。包括我們養蜂界的同行照樣也是如此。

可是作為我們養蜂人,現在的蜂場飼養管理方法模式上,大體上以家庭式飼養管理的方式較多,一般都是年輕的兩口人管理一車蜂,一百多箱普遍常見。也有一名養蜂師傅帶領多名徒弟,飼養管理四五百箱的大養蜂場。根據現在我國的現實蜜源條件,和我國的現有養蜂管理技術上來看,那些貪大求名的養蜂方式,他們的實際經濟收入壯況並不是十分樂觀。而那些真正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結合現在市場需求信息的養蜂方式,他們的經濟收入實際情況還十分樂觀的。下面我就根椐實際情況作出說明。

一個養蜂場是貪養群數還是力所能及精養,那種飼養方式收入高?

我二個養蜂徒弟,一個是倆口飼養管理了一百四十群蜂,生產主群一百群,其餘四十群為副群,以繁殖為目的。他這些年看到蜂蜜市場的消售情況不是很好,他就看準了王漿市場,去開發自已的經銷模式。用他的凡是購買過他的蜂產品的消費者,特別是王漿,他組建了一個微信消售群,不斷用蜂產品的補養效果進行輔導勾通。他引進的王種是蜜漿王,他倆口雖然起早貪黑的忙,可是一年的淨利潤收入一年都在保持三十萬左右。作為農村的小倆口雖然累點,忙點一年收入三十萬的淨利潤還是滿可以了。他的蜂產品,特別是蜂王漿,只要他到每一個老的場地,就用微信通知他的消費購買過的新老客戶,什麼時間到他的蜂場購取蜂產品。因為王漿是不分質量好壞的,只分季節。可是他的蜂蜜都是出售的成熟封蓋蜂蜜,但是價格要比普通的水蜜價格也高。他的蜂產品完全取得了當地消費者的認可,當地的消費者都一直等待著他的蜂場到來。他的蜂產品所到一個老的場地都是供不應求。他的蜂產品完全可以達到國家蜂產品消售標準。因為蜂王漿受蜜源條件不是太大,只要精心管理好,還是可以穩產的。

一個養蜂場是貪養群數還是力所能及精養,那種飼養方式收入高?

作為另一位徒弟,他也是倆口帶領了幾個徒弟,飼養管理了五百群蜂。他養的是糖王蜂種,以生產蜂蜜為主。由於近幾年的蜂蜜市場消售不景氣,又加上價格皮軟,這我們所有的養蜂人是都知道的。他帶領的幾個徒弟飼養管理的五百群蜂,一年到頭累死累活,能夠保持三十萬的淨利潤就不錯了,什至還會有困難。可是從外觀的形式上看,首先給人一種感覺他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養蜂界的大人物。那位一百多群的徒弟只是一位普通的養蜂人。其實在我的心目中,他的養蜂技術和經濟頭腦,比起我那位養蜜漿王,以取王漿為經濟收入的徒弟,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因為養蜂業比不得搞工廠,只要有一位師傅帶領一部分徒弟,有一定的模型,你照著幹就行,是完全可以搞成一項大的事業的。因為養蜂業它的管理技術是千變萬化的,而是隨著不同的氣候,蜜源情況,蜂群群勢在完全不同的情況下,養蜂技術人員作出反應後,才能夠得出正確的管理方法。這種管理技術和智惠,你帶領的徒弟再多,技術方面徒弟是給你幫不上任何忙的,只有出力的活徒弟完全可以代替。

根據以上我的倆位徒弟的真實養蜂過程中,我認養蜂業還是務實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把蜂群養精才是真正養蜂搞經濟收入的目的。雖然蜂場規摸大了,名聲遠揚在外得到了同行養蜂業人們的高看,但是實際經濟收入並不是十分樂觀。因為對蜂群在技術管理上遠遠是不夠的。所以收入才不會很高。因為養蜂業需要的是,所有的養蜂人都有一定的管理技術才行。靠一個有技術的養蜂人完全用養蜂技術智惠,去管理五百箱的一個大蜂場,要徹底做到精心對每一群蜜蜂,做到在技術上的精心管理,確實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我們人的頭腦不是電腦機器人,總之,還是根據自己的實力,力所能及的對蜂群做到精心管理,能管理多少群,就管理多少群的經濟收入髙,還是不貪群數好。

一個養蜂場是貪養群數還是力所能及精養,那種飼養方式收入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