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从交易所内部开始

“暗战”,从交易所内部开始


前段时间的“大瓜”,着实让投资币圈的各位吃瓜群众激动了一把,

不过好在最近貌似恢复了正常。


在这段不太安生的日子里,币圈起了不少波澜,而且大多源自于交易所内部。

从三个小事情说起。

1

“不收它了。给一个大点的年框就行了。”

老李仍未知道,那天把他收购搞黄的人是谁。

但他知道,交易所的高管层里肯定出现了一个“逆贼”,而且十之八九是交易所老板的亲信。

在币圈大多数的媒体生活里,想必都碰见过这种被交易所收购的机会,而交易所的高管们则成了决定成与败的法门儿。

他们看似给老板打工,实际上满脑子的统治者思维。

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暗箱操作……官场的勾勾绕绕在这里向来屡见不鲜。

而厌倦了这些的人,要么早早离开,去了别的行业,要么,就加入他们,成为其中一员。

一些深谙权谋之道的高管,早已将商业竞争的场所,打造成了一个个模拟官场。

虽然他们天天说的是为交易所服务,为用户负责,整天加班骂娘。

但只要人人信奉权力至上的职场文化不变,大家终究会成为一路人。

谈好的媒体收购往往一变再变,从给你500万,到你过来干吧,再到我们再想想,这一系列转变不会超过2个月。

所以,币圈媒体需注意,当有交易所提出收购或合并时,

千万不要太当回事儿,摆在你面前的不是一个肯定的答案,而是一个疑问句.

一个随时可能会变的疑问句。

据说,在“大瓜”出现的这段时间,很多媒体的“交易”都被终止了......

2.

不只是高管,小职员间的权力意识也非常可怕。

听过一个在交易所上班的朋友讲过这么一个事儿:

在他们交易所,有个英语专业毕业,据说过了“专八”的同事,由于一个新来的同事让他帮忙翻译了一个句子。

在工作群中直接告诉他翻译一下就好了,

这样他就觉得彻底受不了,在和新同事的Battle中,

他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

我们是平级的,你不能这么对我说话,你这样说话会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那么言外之意是不是:

如果你是我的上级,你就可以对我这么说话!你怎么说我都舒服!

当然,这位同事是个例还是共性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在一个新兴的行业里,员工有这样的思想也算是奇葩了。

但可喜的是,目前为止,这种事情也算是唯一事件。

不管怎么看,都是打工的,有的人专注于工作本身,而有的人则打出了三六九等感。

这种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在币圈这种所谓“自监管”的环境里,每天过着不确定的生活,90%的员工其实都做着最基本的工作,大家需要的是对工作的配合以及对效率的提升。

而不是去追求所谓的权力文化。

并且币圈的权力也不那么靠谱,文章开头那件事儿已经说明了一切。

3,

交易所还是那个交易所,但正不正经就不知道了。

最近流传的火币李林的朋友圈言论足以说明,交易所内部的暗战到了何种程度


“暗战”,从交易所内部开始

这种战斗可以用当下很时髦的一个词儿来形容:内卷化。

员工肆无忌惮,啥都敢干,权力思想严重,这都属于粗野地利己主义。

但从这个朋友圈里不免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交易所真的害怕负面吗?据了解,三大交易所负面都不在少数,特别最近的大事件,一个交易所的负面更是达到了顶峰,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因为它的技术都在,运营也都正常,所谓的伤害无非就是对新用户造成了恐惧,老用户见多不怪,只能被动持仓。

而翻看近一年内负面较少又靠谱的交易所,大多属于二线的交易所,像 Gete、BigONE、抹茶这种的,最让人感到以外的是BigONE,面临的问题是,尽管现在做的还算不错,但很尴尬的是,老用户喜欢抛出陈年往事调侃一番,新用户对它还是缺乏信任感。

第二,交易所面临的两种“死”法都出现了:一种是管理出问题,如果发生,死亡过程可能持续数月乃至上年;第二种是监管安全出问题,一旦发生,说不定明天就会关门,生死攸关。

所以在当下,交易所过去最擅长的供给方式——上币或是挖矿——多少有点农耕时代的感觉,农耕时代注重温饱体验,不太注重人的体验,但人们又很容易被“稳定收益”(比如BIgONE的DeFi)所吸引。缺点是用户/员工不稳定,对交易所没有依存,也没有没有任何预期,想做什么,能不能做,取决于身边同事、朋友的怂恿。

交易所的暗战还在激烈地进行着,但交易所依然停留在“先干着,其他再说”的阶段。合规、专业、靠谱、价值……都是它的天敌。APP上的活动让用户无聊,APP后的员工让交易所害怕,但总有需要开始解决事情的时候,那时候会不会晚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