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底線

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為了別人的生存放棄自己的利益,這是

“境界”


至少不妨礙別人的生存,不侵犯別人的利益,不破壞社會的環境,這是“底線”


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底線卻不能旦夕缺失。


因為底線是基礎,是根本,是不能再退的最後一道防線。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防線失守,全盤崩潰。


所以,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底線!


一個人,沒了底線,就什麼壞事都敢幹。一個社會,沒了底線,就什麼光怪陸離的事情都會發生。


什麼是底線?底線就是奉行以下五條原則。


生命的底線


- 01 -

再窮,不能坑朋友


漢·桓寬《鹽鐵論·地廣》中講: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


意思是:不因為貧窮而改變一個人的氣節,不因為地位、身份的低下改變志向。


人窮,要窮得有志氣,不能因為窮,就覺得這個世界虧欠自己,甚至出其不意坑自己的朋友。


坑了朋友,就相當於斷了自己的路。


有這麼一則寓言故事:


驢子與狐狸合夥去打獵。在路上他們突然遇見了獅子,狐狸見大事不妙,立即跑到獅子面前,許諾把驢子交給他,只要自己免於危險。


獅子答應了,狐狸便引誘驢子掉進了一個陷阱裡,獅子見驢子已經是囊中之物,便立即先把狐狸抓住吃了,然後再去吃驢子。


朋友是你人生路上的柺杖,朋友是你人生河流的一根槳。


切記:窮不坑朋友是底線,富不忘恩人是人生信條。


生命的底線


- 02 -

再苦,不能丟骨氣


人很容易受外在環境的裹挾,被眾人的意見所左右,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在這個利益為先、價值追求和信仰極度稀缺的時代,就更是如此。


有人用現實和生存為自己開脫,這是說不過去的,因為你並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骨氣是一個人的骨,丟了骨便沒了形。


范仲淹曾在繼父友人的引薦下去鄒平醴泉寺讀書。為避開寺內喧囂,他找到寺南一僻靜山洞讀書,用家中送來的小米一次煮一鍋,待涼後劃上一個十字,每頓吃一塊,再切上一點野菜,撒上鹽末下飯,日子過得非常清貧。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讀書時,無意間發現了兩個老鼠洞,兩個老鼠洞分別閃著金光和銀光。仔細觀察之後,他才發現這其中原來都是黃金和白銀,而他並沒有為這些錢財所動,回去繼續讀書。


離開寺中三十年後,醴泉寺遭受火災,慧通大師不忍寺廟毀在自己手中,便派人向范仲淹求援。他得知情況後,熱情款待來人,但隻字不提援修寺廟的事情,臨走時修書一封並贈送了兩包上好的茶葉,讓來人回覆慧通大師。


廟中和尚聽說范仲淹閉口不提修廟一事,心中憤然。於是,慧通大師展開范仲淹書信,原是一首五言詩:“荊東一池金,荊西一池銀,一半修寺院,一半濟僧人。”


眾人恍然大悟。


豐子愷說:“有些動物主要是皮值錢,譬如狐狸;有些動物主要是肉值錢,譬如牛;有些動物主要是骨頭值錢,譬如人。”


骨氣,是人格的硬度。有了骨氣,就有一種氣勢,腐蝕近不了身、誘惑入不了心。


不管身處何種境況,脊樑骨必須要撐得起,不能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桿,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鬥中求尊嚴。


生命的底線


- 03 -

再難,不能搞投機


上班時偷懶,靠拍馬屁把上司哄好就行了;

方案不容易通過,每次過去都帶點“小禮物”;

這個審批有點違規,搞點歪門邪道吧……


社會越來越浮躁,很多人都只看到了眼前的短暫。不踏踏實實做事,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耍小聰明上,奢求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卻不知在當今的社會,靠投機取巧成功的人,最後可能又會一貧如洗,你看到的只是他高光的時刻,他卻不會讓你看到他落魄的那天。


人,可以投機取巧一時,但無法走捷徑一輩子。


不管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能走得長遠笑到最後的,都是曾經踏踏實實,一直保持著學習和不斷進步的人。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不要因為身邊人短暫的風光而放棄自己的堅持,目光所及之處便是自己的未來,眼光越遠,你的未來就越遠。


生命的底線


- 04 -

再強,不能太狂妄


《曾國藩家書》中有一句話引人深思: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驕奢淫逸,是一個家敗落的開始;而狂妄傲慢,是一個人衰敗的開始。


古人也講:“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


生活中,如果一味昂著頭生活,那就會給人一種趾高氣揚、不可一世感覺,讓人敬而遠之,久而久之,人們就會覺得這是一種傲慢無禮、目中無人,會不被認可,或遭排擠。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境界越高的人,在處世方面,越是謙卑樸實,而不是盛氣凌人,傲慢無禮。


人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生命的底線


- 05 -

再久,不能忘恩情


如果一個人連感恩的心都沒有,那麼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則。


人的一生,有低沉的時候,也有崛起的時候,當你窮困潦倒的時候,有沒有人幫過你?


哪怕是在你揭不開鍋蓋的時候,給你送一碗米;哪怕是在你身無分文的時候,給你幾十塊錢;哪怕是當你窮途末路的時候,讓你在屋簷下躲避寒冷;哪怕是當你尋死覓活的時候,好言好語勸你對生活重拾希望?


這些人,都是你的恩人。


千萬不要做忘恩負義之人,因為,感恩是人的本分。


樹高千尺不忘根,人若輝煌莫忘恩!


不懂得感恩的人,路只會越走越窄。


人這一輩子,行就要行得正,站就是站得直。牢記這5條底線,為人坦坦蕩蕩,行事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才能一輩子活得心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