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先生被前法國駐香港總領事譽為"中國的大仲馬",連金庸先生自己也曾多次公開聲明,說他只寫武俠小說,是因為受到大仲馬武俠小說的影響。他們兩人,分別是中西方的傑出小說家,雖然二人生活的時空相隔一百多年,生活的地域也相隔萬里。但是,這兩位中西方的文學大牛,在個人經歷、創作理念、形象塑造、文化追求等多個方面,都存在相似和不同的地方,而這些背後的原因,則是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和大仲馬小說

金庸,原名查良鏞,出生於1924年,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武俠小說家,被譽為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還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武俠小說家並稱為武俠小說的四大宗師。他的武俠小說,大多取材於中國古代的歷史,並因此塑造了很多打抱不平的俠客形象,描述了書中主角因各種原因而復仇的旅程,最後從個人恩仇昇華為替天行道。他的小說,很大程度提高了中國傳統武俠小說作品的想境界、藝術品位,作品背後,蘊含了非常深厚的中國古代文化氣息、歷史知識和民族精神。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而亞歷山大·仲馬出生於1802年,是法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作家,被譽為是"通俗小說之王"。他的小說,多取材於法國真實的歷史背景,也塑造了很多經典勇敢、機智、俠義的人物形象,書中主人公冒險的經歷,最後卻推動了歷史的進程。他的小說有歷史驚險之稱,他所塑造的人物,則是從法國普遍存在的價值意識中塑造出來的,其作品背後也蘊含了法國的文化氣息、歷史知識和民族精神。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但是,他們二人在對待歷史的態度,以及處理歷史的處理方法上,卻又有差異。而這些差異存在的原因,是因為兩人在價值取向的取捨上有所不同,體現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將二者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能夠更好的把握中西方文學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內涵。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和大仲馬創作的相似之處

1,金庸、大仲馬相似的文學和文化活動經歷

金庸曾說:"我所寫的小說,的確是追隨於大仲馬的風格。"並且,他在多次接受採訪時,都曾說自己非常的喜歡大仲馬,而他對大仲馬如此的喜歡,則是因為他們在文學和文化創作上的經歷非常相似。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比如,兩人在正式開始小說創作前,都曾寫過劇本。大仲馬寫過戲劇《亨利第三及其宮廷》,而金庸則寫過《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而這個相同的經歷,讓他們在後來的小說創作上,有很多的戲劇結構的成分,比如,小說情節上都有不同的高潮,情節跌宕起伏和戲劇對文學劇本的要求很像。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此外,他們二人還都創辦過報紙,其作品也多是在報紙上進行連載。比如,大仲馬自己辦過的報紙,叫做《火槍手》報。而他的第一個長篇小說《德·阿芒達爾騎士》,就是在《新聞報》上連載刊錄的。而他的另一本代表作《三劍客》則是在《世紀報》上連載的。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而,金庸曾經創辦了《明報》,甚至還在很多著名的報社出任過編輯,比如《大公報》、《新晚報》。而他的很多小說,都曾在報紙上連載,比如他的《碧血劍》是1956年在《香港商報》上進行連載的。他創辦的《明報》則連載了著名的《神鵰俠侶》。我們可以看出,這二位中西方的大作家,在人生經歷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這不僅影響了金庸對大仲馬小說的喜愛,甚至還影響了金庸的小說對大仲馬小說的看齊。同時,相同的經歷還讓他們在文學創作觀念上、文學作品的內涵上,甚至是文學作品的表現、描寫手法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大仲馬的小說都大量取材自歷史

而二人創作的另一個相似之處就是,兩人的小說都大量取材自歷史。比如,大仲馬的小說,多取自於歐洲真實的歷史,比如大名鼎鼎的《基督山伯爵》,就是講的19世紀的法國皇帝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的故事。而《三個火槍手》則是以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三朝代,和權傾朝野的紅衣主教黎塞留掌權時期的歷史事實為背景,所創作的故事。他借用歷史的宏大背景、歷史人物,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中描繪特定的人物形象,展示自己的寫作意圖,讓讀者在看完後,能夠讓人有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感覺。就像大仲馬自己所說:"歷史是一顆釘子,是用來掛我的小說的釘子。"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而金庸在創作時,對歷史的態度也是和大仲馬的想法是一樣的。他曾經直言,說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教會他如何在創作時使用歷史,進行靈活的藝術創作。所以,他在進行創作的時候,也多以真實的歷史作為背景,為小說的歷史氛圍直接奠定下基礎,和大仲馬一樣都是為了增強故事的真實感,也有利於他在塑造人物時,能將人物塑造的時代更具特色。比如,《射鵰英雄傳》的故事是根植於南北宋相交時的宋金之爭,所以郭靖死守襄陽時,大俠的形象就躍然紙上。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而且,小說雖然是依託於歷史背景,卻並不改變真實的歷史走向。比如,成吉思汗的鐵蹄在文中也踏破了大宋的河山,康熙真的降服了鰲拜。但是,在尊重歷史結局的情況下,金庸卻靈活添加自己想象的情節,比如郭靖受到了成吉思汗的喜愛,比如韋小寶和康熙結為好兄弟,甚至為他幾下江南。而《倚天屠龍記》是以元末明初為歷史背景,也出現了很多歷史人物,比如,常遇春和陳友諒等等是文中和歷史上都存在的人物,而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在對抗元兵時,表現出了驚人的軍事天賦。《天龍八部》中喬峰甚至和完顏阿骨打成了好兄弟。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大仲馬的作品都塑造了替天行道的俠客義士形象

其次,二人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都塑造出了替天行道的俠客形象。比如,大仲馬筆下的達達里昂,非常的善良勇敢,他冒犯了三個火槍手,原本都要決鬥了,突然之間紅衣主教黎塞留的衛兵出現了,他們仗著自己人多,對三個火槍手出言挑釁。但是,原本要和三個火槍手決鬥的達達里昂,卻突然之間加入到了火槍手的隊伍,幫助他們戰勝了紅衣主教的衛兵。他也因此得到了路易十三國王的欣賞,和三個火槍手成為了朋友,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而金庸小說中的郭靖,也是個仗義的人。他忠孝、愛國、善良,他為了信守和成吉思汗的承諾,願意和自己心愛的黃蓉分開;為了保家衛國,以平民之身,擔當起守衛襄陽的重任;為了和楊康的結義之情,甚至願意教養楊康之子楊過。他是集中國傳統大義為一身的人物,對文中的很多人物,都有很正面的影響,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甚至,郭靖也得到了帝王的賞識,成吉思汗甚至打算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讓他做自己的金刀駙馬。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大仲馬文中英雄人物的復仇,擺脫了個人狹隘的"快意恩仇"

而在他們二人的小說中,"復仇"也是一個共同點。比如,《基督山伯爵》中,主角唐泰斯,為了給拿破崙黨人送信,卻被卑鄙的法官和小人陷害入獄。在服刑期間,他遇到了一位高人——法利亞神甫,還向他學習了很多的知識,並且在法利亞神甫臨終前,還知道了一筆巨大的寶藏藏匿點。於是,被關了十四年的唐泰斯越獄成功找到了寶藏,還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富翁——基督山伯爵,並經過自己的謀劃,終於懲罰了當年陷害自己的仇人。他的這本小說,從主角唐泰斯的經歷出發,突出了社會的正義,並且懲罰的人,還是整個法蘭西國家的公敵。唐泰斯這個英雄人物的復仇,在最後擺脫了個人狹隘的"快意恩仇",而昇華為揭開阿里總督之死的"替天行道"。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同樣,在金庸的小說中,復仇也是一大特點。郭靖的父親被段天德殺死,之後郭靖回到宋朝,就是為了尋找自己的殺父仇人,最後幾經週轉,才終於遇到了段天德,段天德被楊康殺死後才順利報仇;而文中除了郭靖的為父復仇,梅超風的為夫復仇,包括後來的柯鎮惡為兄弟復仇,等等,都帶有濃厚的復仇色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楊過對父親之死的耿耿於懷,最後知道真相後,對郭靖黃蓉二人的感激,這種由仇恨轉化為感激,才是真正的令人感動。因而,金庸小說中的主人公雖然大多出於個人恩怨而復仇,但到後來又都昇華為替天行道的正義之舉。顯然,金庸的小說一脈相承地體現了《基督山 伯爵》的復仇理念,否定了中國傳統武俠作品那種"快意恩仇、血腥殺戮"的觀念,讓中國的武俠小說有了更加深厚的意蘊。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大仲馬,兩人小說的相異之處

金庸、大仲馬在對待歷史的態度和處理方式不同

除了上文所說的相似點,他們的小說中還有不同點。第一,就是在對待歷史的態度和處理方式上有所不同。比如,大仲馬的小說主人公本身,並非是他自己虛構的,多是來自一些傳聞事件中的真實人物,其中所涉及到的歷史事件,則為他創作提供了背景和空間。比如,上文提到的《基督山伯爵》,就出自《巴黎警察局檔案中摘錄的回憶錄》的一章。在他的故事中,人物在何年何月所做的事,非常的清晰。甚至和歷史上的事件完全重合,甚至是故事發生地的地理景觀,他都會考察後再寫。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而金庸的小說則不同,他雖然也取材於歷史,但是卻常常模糊具體的年代,只是借用歷史的大背景。而文中的一些地點,比如成吉思汗生活的大草原,他並未去過,文中出現的一些具體地名,他也並未去過,是完全靠著自己的想象來寫的。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大仲馬小說中的人物身上體現了作家不同的價值觀念

但是,畢竟金庸和大仲馬,是生活在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的人物,所以,他們筆下的人物也會受到各自民族文化的影響,以及不同程度地體現了作家的價值觀念。比如,在描寫愛情這一永恆的主題時,金庸先生的筆下,除了韋小寶外,主角都是痴情種。可是大仲馬筆下的人物,卻經常有很多的情婦出現。這體現了金庸和大仲馬本人對待愛情的態度。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大仲馬價值取向與文化內涵上,所體現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另外,大仲馬的小說是完全浸潤於法蘭西的民族文化的,他的小說奠定在不同的背景下,所傳達出的都是對專制的反對,也突出了法蘭西民族熱情、尚武的民族性格。比如上文提到的《三個火槍手》中的達達里昂,就是法蘭西民族性格的最好代表。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而金庸筆下的人物,則完全浸潤自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有中華民族精神中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畏強暴,還滲透著各家學派的思想,甚至有中華民族統一融合的思想在。在金庸後期的小說中,不分漢夷,沒有民族歧視,不同的民族中都有出色的英雄人物,比如《射鵰英雄傳》中刻畫的成吉思汗,就是蒙古族傑出的英雄,而喬峰則是遼國的人,最後為了宋國和遼國的和平,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非常具有中華民族"捨身取義"人格的人物形象。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其中,以郭靖、陳家洛為主的角色,可謂是深受儒家文化浸潤的人物,他們為了家國而戰,甚至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甚至是,狂放不羈的黃藥師,在文中也曾多次的說對於忠義之士十分的欽佩。可是,黃藥師、周伯通、楊過、桃谷六仙等幾位角色,卻是道家思想影響下的人物,他們不在乎外界的評價,追求的是自己的快樂,楊過和師父相愛,周伯通睡了兄弟的媳婦等等,在修改過的《射鵰英雄傳》中,黃藥師甚至對梅超風有過男女之情,這些都是非常不符合儒家文化的。而這樣豐富多彩的人物,完全是金庸自己對於文化的態度。他還根據情節需要,將中國傳統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等,都賦予到不同的人物身上,可見他的小說具有典型的中國文化氣息,涉及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

金庸和大仲馬的武俠小說,文學作品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金庸和大仲馬小說中,體現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原因

綜上,我們看到金庸和大仲馬,這兩位生活在不同時空,不同地域的小說家,在個人經歷、創作理念,形象塑造、文化追求等多個方面,都存在相似和不同的地方。而這些的相同和不同,也讓他們塑造了形象各異的人物形象,在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時,他們二人根據情節需要,大量調動各自民族的歷史文化,為自己的創作所服務。小說中的不同人物性格,體現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