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皇后——她的一生如煙火般絢爛短暫

阿魯特皇后本為蒙古正藍旗人,出身名門。

阿魯特家族發跡於阿魯特皇后祖父阿魯特賽尚阿。阿魯特賽尚阿經過刻苦讀書,在嘉慶二十一年,二十三歲時中舉。道光年間,官至戶部尚書、步軍統領。咸豐元年春,授正一品文華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兼管戶部。但就在賽尚阿步入人生巔峰的時候,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由於作戰不力,五十八歲的賽尚阿被褫奪官位。他絕地反擊,跟從清朝名將僧格林沁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屢立戰功。後來跟從僧格林沁在北京政變中站在兩宮太后和同治帝的一邊。政變後,六十八歲的賽尚阿獲封正二品正紅旗蒙古副都統。


同治帝皇后——她的一生如煙火般絢爛短暫

紫禁城報時的鐘樓


阿魯特皇后父阿魯特崇綺娶鐵帽子鄭親王端華之女和碩郡主為妻,成為和碩額駙。作為朝廷重臣之子,又是親王的女婿,崇綺並沒有沉溺於榮華富貴之中,而是學習十分認真,在二十一歲時中舉。咸豐元年,崇綺父賽尚阿被問罪下獄,崇綺也被革職閒居。直到同治三年,三十五歲的崇綺被兩宮太后欽點為狀元,成為清朝歷史上唯一的旗人狀元。同治九年,崇綺成為日講起居注官,侍奉於皇帝左右。


同治帝皇后——她的一生如煙火般絢爛短暫

皇后父

阿魯特皇后生於咸豐四年,當時整個阿魯特家族正處於低谷,但由於她是道光帝顧命大臣鄭親王端華的外孫女,所以阿魯特皇后的童年是富足而幸福的。咸豐十一年,端華作為咸豐帝顧命八大臣之一,在北京政變後,被賜自盡,但由於端華的嫡福晉鈕祜祿氏是慈安太后的姑姑,加上阿魯特皇后的祖父賽尚阿在北京政變後被授予高官,阿魯特皇后的生活並未受到影響。在嚴格的家庭教育下,阿魯特皇后人品出眾、才華非凡。


同治帝皇后——她的一生如煙火般絢爛短暫

紫禁城太和殿


《清宮詞》裡有一首讚美阿魯特皇后的詩:“蕙質蘭心秀並如,花鈿回憶定情初。珣瑜顏色能傾國,負卻宮中左手書。”

同治十一年,十九歲的阿魯特氏被選為皇后。阿魯特皇后的年齡已經超出秀女的年齡範圍,所以她應該是早就定好的皇后人選。她的當選是各方面因素促成的。慈安太后希望藉此告慰在北京政變中被自己親自下令處死的姑父端華。慈禧太后則看重其繼母是心腹榮祿的堂姐。皇帝本人希望未來的皇后才學出眾又值得信賴,能夠在政務上幫到自己,以便自己在大婚親政後能夠順利執掌朝政。阿魯特皇后的父親崇綺不僅是清朝唯一的旗人狀元,而且是皇帝身邊信任的起居注撰稿人,由這樣的父親培養出來的女兒讓皇帝比較放心,而且阿魯特皇后本人也確實是少見的才女。

崇綺受封為三等承恩公。阿魯特皇后繼母瓜爾佳氏為一品夫人。阿魯特一家由蒙古正藍旗升滿洲鑲黃旗。


同治帝皇后——她的一生如煙火般絢爛短暫

同治帝畫像

同治帝和阿魯特皇后的婚禮相當隆重。《倫敦新聞畫報》當時刊登了婚禮的盛況。同治帝冊封阿魯特氏為皇后的冊文曰:“朕惟運協兩儀。乾健必資夫坤順。光昭四表。日升更頌夫月恆。觀天道之周行。實邦家之肇慶。爰諏吉日。用制宏章。諮爾阿魯特氏。乃翰林院侍講崇綺之女也。秀衍桂林。瑞徵椒殿。淑身維則。慎德有常。著端範於閨闈。早嫻女訓。肅莊容於宮壼。允式母儀。茲仰承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以冊寶立爾為皇后。爾其勒儉居先。雍和逮下。徽音丕嗣。內治克襄。夏凊冬溫。親兩宮之色笑。陳籩薦豆。佐九廟之馨香。令望式孚。蕃釐永迓。欽哉。”


同治帝皇后——她的一生如煙火般絢爛短暫

《倫敦新聞畫報》刊登的婚禮盛況

婚後,帝后感情很好。阿魯特皇后賜居儲秀宮,這裡曾是同治帝度過童年的地方。但是她幾乎從不回宮,一直和皇帝同居養心殿。

和阿魯特皇后同時入宮的還有慧妃富察氏。富察氏為滿洲八大姓之一,名門望族。富察家族曾出了乾隆帝的原配嫡後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出自滿洲鑲黃旗,為上三旗的首旗旗人。富察家族人才輩出,從順治朝起,直至富察氏降生,高官雲集。富察景壽尚咸豐帝姐姐壽恩固倫公主,襲封一等誠嘉毅勇公,咸豐朝、同治朝為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同治四年,兩宮太后將養女榮壽公主(恭親王長女)指婚景壽之子志端。次年,正式下嫁,榮壽公主被封為固倫公主。同治十年,志端去世,公主回到宮中居住,很受兩宮太后的寵愛。富察氏為員外郎鳳秀之女。同治十一年,十四歲的富察氏帶著家族使命參加了八旗選秀,其豔麗的容貌和嫻雅的舉止獲得了兩宮太后的喜愛,儘管有榮壽固倫公主極力的推薦,但是兩宮太后和同治帝還是決定冊立阿魯特氏為皇后,冊封富察氏為慧妃。和後位失之交臂的富察氏耿耿於懷。作為出身滿洲鑲黃旗的女子居然輸給了出身蒙古下五旗的女子,她感到很羞辱。而讓她更為悲傷的是,同治皇帝獨寵皇后。值得慶幸的是,美麗聰慧的富察氏獲得了兩宮太后的喜愛。兩宮太后為了安撫失落的富察家族,特別是重臣景壽,對慧妃恩寵有加。


同治帝皇后——她的一生如煙火般絢爛短暫

雪中的故宮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同治帝身染天花,病情沉重。兩宮太后選醇親王兩歲的嫡長子為咸豐帝過繼子,為帝位更替做準備。同時大封后宮,安撫後宮妃嬪。慧妃一步到位,被晉封為皇貴妃。這是清朝唯一一次對妃嬪越級晉封。其餘妃嬪都晉升一級。次月,同治帝駕崩。光緒帝即位,兩宮太后再度垂簾聽政,光緒帝尊嫂嫂阿魯特皇后為嘉順皇后。

兩宮太后派大臣在東陵和西陵為同治帝選擇陵址。相度大臣帶著風水官在兩個多月裡踏遍了東陵、西陵的山山水水,經過反覆比較、篩選,最後認為東陵的雙山峪和西陵的九龍峪風水最好。東陵的雙山峪龍氣舒展,堂局寬平,羅城周密,屏障全備,後有大山以為靠,前有金星山以為照。金星山之兩旁更有萬福山朝於左,象山立於右,是真上吉之地。

光緒元年正月二十日,光緒帝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典禮結束後,光緒帝前往兩宮太后處行禮,之後至儲秀宮嘉順皇后前行禮。嘉順皇后悲傷過度,身染重病。二月十八日,上侍慈安端裕康慶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幸儲秀宮,視嘉順皇后疾。二月十九日,上侍慈安端俗康慶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幸儲秀宮,視嘉順皇后疾。申刻,復侍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視嘉順皇后疾。二月二十日寅時,嘉順皇后崩於儲秀宮,年二十二歲。

從嘉順皇后身前,慈禧太后多次探視可以看出,兩人的關係並不像外界傳說中那般惡劣,相反兩人相處得還很融洽。


同治帝皇后——她的一生如煙火般絢爛短暫

金碧輝煌的紫禁城


光緒元年二月二十三日,慈安太后身體抱恙,於是由慈禧太后召見了王公貴族和相度大臣,恭親王奕訢回奏說:“以理,則九龍峪固佳;以情,則臣惠陵前景下不敢言。”明顯流露出應選用雙山峪的意向。奕訢所說的“理”,是指乾隆帝規定的“昭穆相建”制度。按照這個制度,咸豐帝已葬在東陵,同治帝就應葬在西陵。奕訢所說的“情”是指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咸豐帝的定陵和慈禧的菩陀峪定東陵都建在了東陵,如果顧此之情,使嬌兒長倚膝下,同治帝就應葬在東陵。奕訢非常圓滑,善於詞令。他明明傾向於選用雙山峪,卻說“臣不敢言”,意在讓慈禧太后自己作決定,自己免擔破壞“昭穆相建”制度的罪名。慈禧太后立時就明白了奕訢的心思,當即決定將東陵的雙山峪定為惠陵陵址,任命醇親王奕訢、左都御史魁齡、戶部侍郎榮祿、署理工部侍郎翁同龢為承修大臣,於光緒元年三月十二日午時破土,八月初三日午時興工,經過三年緊張施工,到光緒四年九月,惠陵、惠陵妃園寢及禮部、八旗、內務府衙署、營房等工一律告竣。惠陵規制雖然遜於以往清帝陵,但其木料均為堅硬名貴的梴楠木,因此惠陵素有“銅梁鐵柱”之稱。

光緒元年五月,為嘉順皇后上尊諡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憲天彰聖毅皇后。同年九月,光緒帝奉慈禧皇太后親自護送帝后梓宮到東陵隆福寺,十一月升祔奉先殿。經欽天監擇吉,光緒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光緒帝奉兩宮皇太后由京啟鑾,去清東陵參加同治帝、後的奉安大典。二十三日到達東陵的隆福寺。二十四日辰刻,同治帝梓宮和孝哲毅皇后的梓宮從隆福寺暫安處奉移惠陵。光緒帝於申刻跪迎同治帝、孝哲毅皇后梓宮到惠陵,兩具梓宮均停放在隆恩殿內。三月二十五日,光緒帝在同治帝、後的梓宮前行遷奠禮後,奉移兩梓宮於方城前蘆殿內,安奉在龍車上。二十六日卯刻,孝哲毅皇后梓宮隨同治帝的梓宮葬入地宮。同治帝的梓宮安奉在棺床正中,孝哲毅皇后梓宮安奉在同治帝左(東)旁,均棺頭朝北,棺尾朝南。同治帝、孝哲毅皇后的諡冊、諡寶於梓宮入葬前安放在地宮左右冊寶石座上。眾大臣退出地宮後,皇貴妃富察氏等進地宮敬視同治帝和孝哲毅皇后梓宮。皇貴妃等退出地宮後,在石祭臺前奠拜如儀,掩閉地宮石門,大葬禮成。

光緒五年閏三月,帝后升祔太廟。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宣統帝入嗣穆宗,宣統元年四月加上尊諡恭端,全諡: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恭端憲天彰聖毅皇后。


同治帝皇后——她的一生如煙火般絢爛短暫

惠陵


孝哲毅皇后賓天之後,父親崇綺官途順利。先是由副都統轉任吏部侍郎,又出任熱河都統、盛京將軍,光緒九年回京任尚書,後來因病暫退。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立端郡王之子溥儁為大阿哥,承繼穆宗,並以崇綺和徐桐為師父。“庚子事變”時,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等西行,留崇綺和榮祿為留京辦事大臣。崇綺滿門自盡,表現出極高的氣節。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