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美國“安然公司詐騙案”詳細始末,瑞幸都是弟弟

2000年美國“安然公司詐騙案”詳細始末,瑞幸都是弟弟

昨天我介紹了投資中的一些騙局。很多讀者朋友問我對於中國一些高風險的公司,明明覺得它們是在騙錢,但是依然有很多機構在捧它們,似乎也倒不了,身邊還有不少喜歡投機的朋友從那些股票上短線操作居然也掙到了錢,問我怎麼看,是否應該加入炒作的行列。在回答大家這個問題之前,先給你講一個我親眼見到的故事。

2000年美國“安然公司詐騙案”詳細始末,瑞幸都是弟弟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美國有一家新型的能源公司叫做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它不僅自己提供電氣服務,而且還交易電氣資源,比如把加拿大和美國中部的電拿到工業發達的東部去賣,賺取差價,這和過去那些老老實實發電和提供煤氣的公司不同。

由於採用了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它的業績增長非常快,公司最終成為了華爾街追捧的明星,並且一度成為了道瓊斯指數僅有的30個成分股公司之一。安然公司在它最輝煌的2000年,擁有約21000名僱員,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

當年,它“披露”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之巨。到這一年,該公司已經連續六年被《財富》雜誌評選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而且這一年,它還被該雜誌評為“全美100家最佳僱主”,就連華爾街的精英造訪安然公司時,看到他們裝修奢華的辦公室,也羨慕不已。

但是,僅僅一年後,即2001年,安然公司突然破產了。不到一週時間,它的股票價格從90.75美元,斷崖式下跌到一美元以下。在美國可沒有什麼跌停一說,投資人自己危險的操作,要自己承擔一切結果的。

在市場經濟中,公司破產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每天都在發生,這是競爭的必然結果。但是,除了個別金融公司,因為鉅額投資失敗會馬上破產外,其它公司的破產都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比如最常見的原因是公司面對市場的變化不能適應,開始是達不到利潤目標,然後出現虧損,越來越大。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個過程足夠長,以至於不看好它們的投資人會逐漸退出,不太會出現投資血本無歸的情況。即便到了最後,一個上市公司總會有不少客戶和固定資產,因此會被另外一家公司併購掉。像安然這樣的能源公司,一般都有鉅額資產,像油田、管道等,因此誰都沒想到,在十幾天前還在宣佈自己形勢大好,而且會越來越好的安然,突然之間就破產了。這種黑天鵝事件發生,肯定有大家所不知道的不對頭的地方。從後來揭露出的黑幕來看,何止不對頭,整個就是詐騙。

長期以來,安然公司一直在虛報自己的業績。它早已發生鉅額虧損,資不抵債了,但是公司的高層居然系統地進行掩蓋,無端創造利潤,這樣,他們就可以多發獎金,多分紅。

最先看出問題的是《財富》雜誌的一個小記者,她首先是發現安然公司的現金流有很大的問題。我在之前第47封信中講,一個公司的利潤容易作假,但是現金流比較難,因此巴菲特在意的是現金流。照說像安然這樣的電力和煤氣公司,現金流最不該是問題,因為這種公司的客戶穩定,每個月都要把現金交給它,而且也不可能出現某個月用電量少一半的情況,這不像賣手機的公司,可能某個月手機銷量突然下滑七八成。

然而,這個記者發現安然的現金收入很多來自資產的出售,而不是主營業務。從後來曝光出來的情況可以知道,安然把資產高價賣給了其他一些公司,而那些公司實際上是安然的子公司,而那些子公司,再將資產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其他的子公司。

當然,這個記者並不知道安然玩的是古老的擊鼓傳花的把戲,而只是從專業的角度出發,認為既然安然那麼多的利潤來自於資產的出售,那麼它就不能被看成一個能源公司,而是一個金融投資公司。而對於投資公司,由於風險極高,分析師們對它的評估就完全不同,不能按照旱澇保收的資源公司給出很高的股票估值。

安然公司看了這篇報道,氣急敗壞,要《財富》雜誌撤稿,這當然辦不到。文章一發表,一些投資領域的讀者馬上就看出了問題,安然的把戲就玩不下去了,於是只好宣佈破產。

講到這裡大家就會有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總是孩子能看到皇帝沒有穿衣服,那些華爾街的專業人士幹什麼去了?很多分析師還居然給安然那麼高的評級和推薦。如果說他們都被安然公司收買了是不可能的,因為事情一旦被揭穿,他們損失會極其慘重。事實上,安然公司倒閉後,股東們的索賠金額高達400億美元。

第二,安然一直在鉅額虧損,卻長期編造出來鉅額的利潤,一個公司有利潤就得交稅,還有股東和管理人員的分紅,再加上維持幾萬人的花銷,這些都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些錢從哪裡來?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銀行在不斷給它錢。

那麼難道銀行不知道安然的把戲麼?後來最讓人吃驚的就是銀行早就知道,它們實際上參與了進去。當然,開始的時候,銀行也沒有意識到這裡面的問題,但是它們是最早發現問題的。為了保證之前的貸款能夠收回,他們選擇了和安然結成利益共同體。

銀行借給安然的錢,可以轉成普通股票,它們希望安然的股票大漲,這樣銀行的賬面上就有大量的利潤。當然,銀行高層的獎金自然多得很,於是只要安然給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銀行就會給安然貸款。至於將來東窗事發,銀行高管們早已拿錢跑路了。

這個事情後來在美國引起公憤,安然管理層居然在破產前高位套現股票,鎖定了自己的利潤,而廣大投資者卻基本把錢賠光了。更讓人氣憤的是,安然公司的股東、員工們購買大量自己公司的股票,最後他們不僅工作沒了,連積蓄都被貪婪的管理層榨個精光。

由於公憤極大,後來的結果是CEO、CFO都鋃鐺入獄,董事長在審判的過程中死去,另外一些參與造假的高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法律的懲罰,還有一人自殺。與此同時,以前和安然勾結的機構也受到了殃及,為安然服務的五大著名國際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被訴妨礙司法公正,並因此倒閉,由此又引出另一電信巨頭世通公司的醜聞,隨後世通公司也宣告破產了,並且取代安然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倒閉案。花旗集團、摩根大通銀行、美國銀行等也因涉嫌財務欺詐,向安然破產的受害者分別支付了20億、22億和6900萬美元的賠償金。

2000年美國“安然公司詐騙案”詳細始末,瑞幸都是弟弟

安然公司的所作所為,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性質惡劣,影響極壞,這直接導致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的產生。這個法案簡單地講,就是嚴格防範上市公司造假,並嚴懲負責人員。小布什總統在簽署該法案的新聞發佈會上稱“這是自羅斯福總統以來美國商業界影響最為深遠的改革法案 ”。

安然公司的玩法其實非常古老,也並不高明,然而卻能在很長時間裡欺騙投資人。等到事情過後,人們一旦醒悟就會發現不過是最簡單的伎倆罷了,只是利令智昏,看不透而已。今天,中國的一些上市公司和資本大鱷依然在玩這樣的遊戲,其實大家不妨在股市上找一找,就馬上能找到這樣的公司。

這些公司和安然還有兩個相似的地方,都愛炒作概念,也都有利益共同體在幫助捧場。當然,我相信,最後它們的結局也差不多。講到這裡,你知道該怎麼做了。下週我們還會就投資的話題繼續聊。


2000年美國“安然公司詐騙案”詳細始末,瑞幸都是弟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