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人啊,根据重新振作的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看着比自己卑微的东西,寻找垫底的聊以自慰;另一种则是看着比自己伟大的东西,狠狠踢醒毫无气度的自己。”重新振作,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困难的事儿,有时候,我们只谈论着结果,却从来不知道成功的花当初是在血雨中坚挺的芽儿。柳乐优弥,便是这样一个青年演员,他狠狠踢醒颓废的自己,之后重新振作。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说起柳乐优弥,让我们先把钟摆往回拨到2004年,将目光投射到戛纳电影节。彼时的柳乐优弥大约14岁,还是个半大的少年,却拥有一双“有力的眼神”,正是这双眼睛让日本导演是枝裕和选中他在自己的作品《无人知晓的夏日清晨》中,出演男主角。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把寂寞放入时间,将死生藏进四季。夏日清晨里无人知晓的寂寞离散、生死喜悲,很难让人相信12岁左右的稚嫩少年是怎么演绎出这样复杂的情绪。他究竟是怎样得知泡面桶里的“盛与衰”?又是怎样得知行李箱里藏匿着的“生与死”?他是怎样得知日复一日无所事事中承载的是思念?他在演艺上的天赋让小编震撼,同时也让是枝裕和惊讶。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柳乐优弥这匹千里马,被枝裕和这位伯乐发现,大概是对于喜爱电影的人们最大的惊喜。《无人知晓的夏日清晨》因着是枝裕和,更因着柳乐优弥,直接闯入了第57届戛纳电影节,夺得了当届的最佳影片奖项。“伯乐”获得最佳导演奖项,而“千里马”则直接一举成名,夺得最佳男演员奖项,要知道,这时候的他不过刚刚14岁。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这里小编要多嘴几句了,当时参与第5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竞选的还有我们的影帝,梁朝伟。换句话说,14岁的半大少年击败了演技精湛的影帝以及多个国家的极为优秀的演员,夺得了桂冠。从这里,大概就能知晓这位少年在演艺上的卓绝天赋。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同时,柳乐优弥也是日本电影史上唯一一个获得过戛纳电影节影帝头衔的演员。当他夺得影帝的消息传回日本后,整个日本影业都沸腾了,日本民众特地授予他“文化关系者文部科学大臣表彰”,彰显他对日本电影国际地位提升的贡献。之后便是接踵而至的追捧、邀约,14岁的半大少年还未来得及消化成功的喜悦,便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工作。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或许是年少成名的缘故,又或许是出道演的便是是枝裕和的电影,要知道,这位导演的电影尽管步调缓慢,但那种沉浸在鸟鸣、树叶沙沙中的哀伤简直让人抓心挠肺,他的电影后劲太大,以至于让柳乐优弥迟迟走不出来。偏偏柳生优弥又是个内敛的性子,好几次上节目他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深夜里工作后无人知晓的压力,加上少年初出茅庐压根儿没有受过专业的演技指导,他演戏全靠着自己的体会和摸索,之后他出演的好几部作品,都没能交出好的票房,因此口碑一落千丈。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之前有多追捧,之后就有多刁难,从戛纳影帝到票房毒药的落差,让媒体们再次兴奋起来,铺天盖地的票房毒药报道压得这位还没有成年的少年喘不过气来。后来,这位刚满18岁的少年终究抵抗不住压力,服用过量药剂被送进医院,幸得抢救及时,大概是因祸得福,这个疲惫的少年终于得以休息和沉淀。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幸好他有着交往四年的女友,刚成年他便和女友结了婚,隔年他的妻子产下一女,当爹的责任感让少年迅速成长为男人,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演绎生涯,振作自己的精神。振作精神向来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你必须忍耐无人知晓的寂寞,必须用钢铁般的意志咬牙穿行黑暗,经历酷暑和严寒,战胜自己的软弱,还需要等待机会,才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抵达丰饶和光明。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柳乐优弥花了十年时间走出困厄,这期间他暴减25公斤,往死里磨练自己的演技,终于再次杀回电影界,凭借导演真利子哲也的《失序男孩》获得第38届横滨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第90届电影旬报奖最佳男主角。

14岁击败梁朝伟夺影帝,却被嘲票房毒药,他磨砺十年重回巅峰!


从戛纳影帝到“伤仲永”式嘲讽,从票房毒药到重回影帝,从众人追捧到无人问津,柳乐优弥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天空是平等的,对任何人都不偏不倚,但是天空时而会给我们试炼,当黑暗来临,乌云和密雨会将太阳遮盖,但请不要停下,要知道不会有过不去的夜,不会有停不下的雨,我们每个人都是走在成功的路上,千万别半途而废。小编分享到这里了,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