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秋詞:咸陽古道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是李白的作品嗎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是中唐詞還是晚唐詞?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唐朝李白《憶秦娥》


大氣秋詞:咸陽古道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是李白的作品嗎


這首詞在詩詞壇中享負盛名。

樂遊原,原來是漢朝的一處皇家園林,因為是渭河留下的自然高地,所以漢朝興建了大型的園林寺廟,建築巍峨。視野開闊,令人神爽而快樂,漢宣帝故叫做“樂遊苑”。

到了唐朝,樂遊原在長安城南,雖然也屬於皇家園林,曾經被賜予太平公主,後來又分給了四位皇家王爺,但是其佔地巨大,有半原始的自然風貌,又有漢朝的古蹟,所以形成了一座半開放的園林,很多人慕名而來,在三月或者九月登高望遠,節日之時,熱鬧喧囂,絡繹不絕。


大氣秋詞:咸陽古道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是李白的作品嗎


張九齡是開元初年的名相,他比李白大22歲,在春天裡登樂遊原。

“城隅有樂遊,表裡見皇州。

策馬既長遠,雲山亦悠悠。

萬壑清光滿,千門喜氣浮。

花間直城路,草際曲江流。”《登樂遊原曲江書懷》

那麼可以看到張九齡對樂遊原是欣賞的態度,在樂遊原上可以看到整個長安城,而且有山有水,山是層巒疊嶂,水是曲江一帶環繞高原,自然之美和盛唐國都相照應。

比李白晚生二十年的錢起,在樂遊原秋天的遊玩裡寫到

“爽氣朝來萬里清,憑高一望九秋輕。

四野山河通遠色,幹家砧杵共秋聲。”

那麼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唐朝的樂遊原最開始是一處帝都休閒的高臺園林場所,依山傍水,視野開闊,成為春秋旅遊的勝地,它的歷史功能並沒有被開發。

“樂遊原上望,望盡帝都春。

始覺繁華地,應無不醉人。”唐朝劉得仁《樂遊原春望》

劉得仁應該是張九齡晚了一百多年,但是春天樂遊園依然遊人如織,春光如醉。


大氣秋詞:咸陽古道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是李白的作品嗎


那麼是誰開啟了樂遊原弔古的審美呢?

在詩詞歷史上是杜牧。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登樂遊原》

杜牧是晚唐詩人,他比李白晚生100年,唐朝進入了安史之亂後的沒落時期,皇帝被宦官挾持,朝堂內黨爭不斷,無復盛世清朗的景象。而他本人雖然熱愛軍事,渴望從武立功,拯救邊患頻繁的國家,但是未受到重用,心中之憂國可想而知。

雖然樂遊原春秋兩季仍舊是踏青登高的勝地,但是唐朝的內耗和衰敗已經被他洞察。

他站在秋天的樂遊原上,有別人所不知道的興亡之感。這裡是壯麗的樂遊原,但這裡同樣曾經是漢朝繁華的宮殿和園林。

你看漢朝的千秋事業在哪裡?我只看到秋風裡那沉默的漢朝的墳墓,在瀟瀟秋葉裡。

其實樂遊原面積之大,帝王的墳墓或者在望眼之中,或者望眼之外。但是杜牧這首詩讓樂遊原有了歷史的厚重,今日之繁華,也許不過依然是歷史的荒丘!而眼下這些人醉生夢死,不知道挽救和拯救國家。

無獨有偶,同時期的李商隱,發出了同樣感慨。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朝李商隱《登樂遊原》

一個朝代的前期,有著欣欣向上的力量,是在創造歷史,改變歷史,而一個王朝的後期,歷史以其厚重,讓人們反思,避免走上同樣的道路。


大氣秋詞:咸陽古道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是李白的作品嗎


那我們來看看這一首在後世標註是李白作品的《憶秦娥》,他到底寫了些什麼?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這真是淒厲悲傷。一個幽深寂寞的夜晚,一個古代秦地的思婦,被夜晚嗚咽的簫聲驚醒,看到樓角一輪明月。秦樓楚館,大多是有身份的上流女子或者從事歌舞有才華的女性,至少在唐朝,秦樓不是低級女子居住場所。她是鎖在深宮的貴婦,還是有家難回的宮女,還是遠人的妻子眷屬呢?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橋傷別。”

這皎潔的月色,只照見我的別離,年復一年,照見送別地多少傷心。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又是樂遊原一年一度九月九登高望遠的日子,可是從這裡到邊關的路,荒涼無人,沒有任何消息傳達過來。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沒有任何消息,一線古道北去連天,我只看到了,那西風斜陽,照在漢朝殘留的荒涼的墳墓的建築上,巍峨,寂寞,憂傷,傾頹。


大氣秋詞:咸陽古道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是李白的作品嗎


這肯定不是一個女人寫的詩,華麗大氣典雅如上官婉兒我見過,深情如薛濤我見過。這是一個男人的詩詞。

它是李白的嗎?李白也曾經有過“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典雅,憂傷,含蓄,但不是這樣一種淒厲到蒼涼,沒有出路的荒蕪。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這是末世悲歌,是英雄末路的迴光返照。有人說這是李白在安史之亂後的作品,但是李白在安史之亂時正忙不疊的救世,他入幕永王,後來被流放,一直跌宕起伏,越跌宕還越浪漫,要“將船買酒白雲邊”。他有歷史感,但是沒有這樣的淒涼厚重。

這首詞有李白的大氣象,但是不是李白的作品。因為這裡面有深沉的晚唐甚至末世氣息。

是杜牧的作品嗎?有點像。只有他最善於聯繫歷史和現實。然而他似乎也沒有這麼悲觀。

是李商隱的作品嗎?李商隱從來不直接寫這麼具體,只是近黃昏就夠了,他是皇族王族子弟,他的蒼涼,更操守深邃,對歷史的下筆從來不尖銳。


大氣秋詞:咸陽古道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是李白的作品嗎


那麼這篇作品到底是誰寫的呢?

他是無名作家,一個晚唐甚至末唐的官員,可能有皇家血統或者高官。他正經歷著和漢朝一樣的末世。過去的將來的同時在坍塌之中,有無盡的內心的悲憤與荒涼。

這種荒涼感被張愛玲捕捉。

“是中午的太陽下的一座白房子,有一隻獨眼樣的黑洞洞的窗;從屋頂上往下裂開一條大縫,房子像在那裡笑,一震一震,笑得要倒了。通到屋子的小路,已經看不大見了,四下裡生著高高下下的草,在日光中極淡極淡,一片模糊。那哽噎的日色,使人想起“長安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可是這裡並沒有巍峨的過去,有的只是中產階級的荒涼,更空虛的空虛。“

我們知道,在晚唐杜牧和李商隱時代,樂遊原還是相當繁華的。李商隱至少兩次登樂遊原,一次是春天,有酒館,一次是秋天,買車直去。

樂遊原的荒蕪只能是在更晚之後的末世,人煙稀少。但晚秋也會有樹,除非是深冬季節,看得見道路煙塵直接遠天。

這種荒涼感是心理的。是誰在末世裡登臨,看到了歷史最荒涼厚重的美?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大氣秋詞:咸陽古道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是李白的作品嗎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