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秋詞》的三個境界

傍晚,燈下閱讀備課。再次讀到劉禹錫的《秋詞》,感慨萬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吟誦再三,忍不住翻撿記憶中的關於劉禹錫的詩文,感受一下其中的人文情懷。

時值秋日,落葉颯颯,踏在鋪滿落葉的路上,聽著葉子窸窣的碎裂聲,冷風吹在身上,內心免不了有些傷感。而吟詠劉禹錫的這首詩歌后,則有些慚愧了。

劉禹錫《秋詞》的三個境界


劉禹錫,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秋詞》

1、山水造像 遼遠廣闊

和朋友出遊,心如高飛的鴿子。天上白雲似雪,地上綠草如煙。地上著紅錦,天空舞雲絲。

能感到天高地闊的人,胸懷有氣度,能看到細小微物的人,內心有溫度。

難怪他的“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野草芳菲紅錦地,遊絲撩亂碧羅天”等描寫山水的句子能讓許多的閱讀者念念不忘。

劉禹錫《秋詞》的三個境界


2、哲人睿智 詩人摯情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個句子,充滿哲人的睿智。世界從來都是這樣,生長,死亡,停滯,前進,不會因誰的高興或者因誰的憂傷而有所改變。新舊交替,世事更迭,希望在遠方。

春去秋來,四季輪迴。草木枯榮,歲歲如斯。詩人眼裡的一切,依然那麼清新,那麼鮮麗。他說“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他說“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他說“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二十三年貶謫生活,竟然沒有奪去他的清俊明朗,沒有奪去他的灼灼摯情。

劉禹錫《秋詞》的三個境界


3、德馨之人從不悲切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他豁達,他自信。

別人眼裡肅殺淒涼的悲秋況味,在他的眼裡卻是春和景明。

冷暖的感覺,完全取決於心靈的溫度。曾經有“在薄情的世界裡深情地活著”被多少人轉發,慨嘆。

的確啊,時間的長河裡,難過也好,悲傷也罷,順意還是不如意,都將一點點流逝,都將一頁頁翻過。

劉禹錫《秋詞》的三個境界


有首歌說得好:笑比哭好。生活是鏡子,你笑,它就對你笑。

俗世俗事裡,早晨一睜眼,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晚上躺在床上,依然思慮著明天早餐吃什麼。

你覺得累了,需要在擁擠的俗物中,抽身抬頭望望天空。需要在擁擠的心裡,騰出一塊空間。


劉禹錫《秋詞》的三個境界


學一學劉禹錫,滋生些許詩情,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氣度,有深度,有溫度,有風度的人。

人生道路,有平坦,也有崎嶇;人生際遇,有得意,也有失意。從容,直面。比如,劉禹錫,恬淡的肉體裡包裹著的是一個鬥士的靈魂。

俗世不相信眼淚。命運女神從來不會垂愛懦弱狹隘的人。


【本文插圖均屬原創,拒絕複製使用。此文曾發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