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林欣解讀:互聯網下一個時代的系統變革!

路林欣解讀:互聯網下一個時代的系統變革!

對於互聯網的發展,現在早已呈現變革時代!

互聯網發展的最早期概念驅動時代。

基本這個時代從1995年持續到2004年前後。這一階段的特點是,互聯網剛剛起步,線上世界還一片空白,可玩的東西和可選擇的服務都還不多,大家對於到底什麼是“好產品”,甚至怎麼做產品都還沒什麼認知。所以,在這個時代裡,你只要有一個還不錯的新穎的概念能被做出來,在互聯網世界裡可能很快就能火起來。

互聯網發展的成長期產品驅動時代。

這個時代,差不多從2004年前後開始一直持續至今。在這一階段,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各種線上產品也越來越多,在競爭加劇的現實下,各類互聯網產品不得不更加重視“用戶體驗”,這一階段發展起來的很多產品,往往都是依靠體驗而取勝的。圍繞著如何做出體驗更好的產品,整個行業也慢慢地建立起了一些方法論。“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正是在這個階段和這樣的背景下火起來的。

路林欣解讀:互聯網下一個時代的系統變革!

現在已經慢慢到來的運營驅動時代。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產品的體驗和業務流程,可能都會變得越來越同質化,越來越差異不大。於是,決定一個產品是否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可能就會越來越變成了:運營。

這個時代,我覺得是從2015年一大波同質化O2O產品的出現開始的。你可能已經發現了,對於這些重服務的產品,服務和運營在其競爭發展中的重要性,是遠大於單一的“產品”的。這個時代,可能會延續很多年。

注意,這並不是說產品不重要了。事實上,產品的體驗良好仍然是一個產品成功的必要條件,產品也仍然需要跟運營之間保持密切的合作,為運營提供足夠的彈藥。只是到了這個時代,運營將會越發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勝負手”,甚至是,運營的策略和方向,也會更多地影響到產品方面的調整和改動。好比當年的團購,又或是像打車這樣的產品,在最熱門時,市場上充斥著成百上千個幾乎完全一模一樣的產品。最終美團和滴滴這樣的產品能夠殺出重圍,起了決定性作用的,其實是產品背後的運營。

從行業人才端而言,也存在著類似的趨勢。在互聯網的第一個階段,是完全不存在所謂“產品經理”和“運營經理”這樣的職位的,當時,現在所有產品和運營們要做的事都被叫作“策劃”,基本都是一群最早在網上泡得比較狠,還算有點兒想法的人在做這件事,還根本談不上什麼專業技能。

路林欣解讀:互聯網下一個時代的系統變革!

但,到今天為止,整個行業對於“運營”的理解,仍然還是一團模糊。而好的運營,更是極度稀缺。而對於我,我眼中所謂“好的運營”,至少有3~5年以上經驗,熟悉內容、用戶、活動等各個模塊的運營,熟悉各類產品形態,有能力通過各種運營手段的組合拉昇一個產品大部分的主要數據,同時還可以做到跟產品間的溝通無障礙,甚至可以出一些簡單的產品方案。

不誇張地講,在過去這一年裡,我見過的95%以上的團隊,都如飢似渴、不惜血本地想找這樣的人。而他們想找的這樣的人,放眼整個互聯網圈,在我自己認識的人裡,掰掰手指頭數數,滿打滿算可能也沒超過30個。

因為整個互聯網運營體態的變革更新,曾經人們對運營的認知是片面和有偏差的。比如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大多數人眼中,運營是跟推廣畫等號的。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運營是一件遠遠要比推廣複雜得多的事。運營首先需要極強的執行力和大量對於細節的關注。

對於這個服務而言,我主要用來去打中用戶的點是什麼?

如何通過裝修文案說服用戶相信我要傳遞給他們的這個點?通過何種表現形式(文字?語音?圖片?視頻?)、何種邏輯?(講故事?講道理?擺事實擺論據?)

整個家裝服務的預約流程是否順暢,是否存在會導致用戶流失的不良體驗或硬傷?

我可能需要通過哪些渠道去完成對這個服務的推廣?在不同渠道上,我完成推廣的方式和手段是否需要有一些細微不同?但運營又一定不止於執行和細節。事實上,可以把執行和細節做到極致,可能只是一個運營從業者剛剛邁上了職業生涯的第一級臺階。

路林欣解讀:互聯網下一個時代的系統變革!

以匠工煥新的運營為例,進入家裝居裝市場後,為什麼匠工煥新一開始需要瞄準北京中下端業主作為主打客戶?什麼時候該給業主相應的優惠,用戶會感到合適與認可,優惠多少合適?在現在家裝行業材料上漲的市場中開啟優惠的階段,怎樣的手段可以實現投入產出比較優的拉新效果?隨著服務發展的階段不同,優惠這件事瞄準的到底更應該是拉新還是用戶對服務品牌的認可度?……

這一系列問題的背後,是一個極度複雜的決策鏈條,這個鏈條上的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會導致滿盤皆輸。而上述所有這些決策及其背後的執行,理想狀態下,都是依賴於運營的。

未來的這個時代將會越發向互聯網從業者們提出新的要求——做產品的一定要懂運營,而做運營的也一定要懂產品。

可見要做好運營,成為上面提到過的那種被整個行業如飢似渴、不惜血本地想找的運營,其實不太容易。這既需要具備強大的執行力和至少某方面的一技之長(如活動策劃),又需要能夠理解產品和運營背後的一些規律(比如早期的產品和一個已經成熟的千萬量級的產品,運營側重點一定不同)和各類產品形態背後的本質差異(好比社區類產品和工具類產品的運營邏輯也會有很大差異),還需要具備一些宏觀層面的思考能力,可以真正對數據負責。

路林欣解讀:互聯網下一個時代的系統變革!

從目前來看,由於此前在整個行業中運營的繁雜、不標準和不受重視,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運營從業者們是不存在一條典型的成長路徑的。更多的運營人,只能純粹依靠工作實踐中的摸爬滾打去獲得提升。

我自己也是一樣,我工作7年多,其中5年一直在做運營,此間從來沒有人系統教過我到底什麼是運營,以及運營該怎麼做,全靠自己悟、自己幹,箇中糾結痛苦,唯有那些曾經跟我一樣長期做著運營但又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去思考運營、甚至不知道自己方向何在的人,才能體會。

也因為如此,當我前後經歷了近十款產品的生和死,高潮和低谷,感覺自己終於差不多能想明白運營是什麼和運營背後的一些邏輯、規律,並能夠按照這些自己的理解去理解一些事情和創造一些成果之後,我有了一種特別強烈的表達慾望。

所以,在這裡我想要把我對於運營的很多思考和理解都逐一分享出來,其中的很多東西,至少我從來沒見有人講過。

無論如何,有兩件事,我是特別確信的:

1. 運營的價值在互聯網行業曾經被低估了,直到現在,行業內大多數人對於“運營”的理解仍然是模糊和有偏差的。這一狀況終會在未來幾年內得到改善,運營在行業中所佔據的權重和重要性也會越來越高。

2. 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我們所反覆提到的所謂“好的運營”。這既是行業的運營從業者們當前所渴望的,也是整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需要。

我認為運營的最大樂趣,其實就是那種“你在創造一個小世界,並令人在其中獲得愉悅”的感受。

好比,你現在正在看到我的分享,也是我在試著自己搭建起一個小世界,而我,正是通過這個小世界去連接到更多人,讓他們獲得價值的。

路林欣解讀:互聯網下一個時代的系統變革!

本文由互聯網運營專家路林欣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