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哥侃時事(一):美國為何沒有“華為”;不做美國生意照樣有錢

美國的華為去哪了

美國的盟友很煩惱,特朗普天天發警告,不准它們使用華為的5G技術,但美國又無法推薦或支持一家美國公司提供替代服務。美國科技實力全球第一,怎麼就在基站、信號傳輸等領域丟了王座呢?

媒體認為,美國在1996年的頒佈《通信法》要負主責。它將原先實力強勁的固話通訊公司強行拆分,並允許各個公司自行開發使用自己的網絡技術。各自為戰、支離破碎的市場,無法達成統一的標準。這讓歐洲電信標準組織制定的GSM脫穎而出,成為全球移動通信標準。諾基業和愛立信藉此成為通信巨頭。

美國專家則抱怨,美國不再重視基礎科學研究才是主因。目前,美國在基礎和應用科技方面的投入僅為665億美元,佔聯邦預算的0.3%,而高峰時期,這個數字為3.6%。這緊巴巴的665億美元,大頭傾斜到了生命科學領域,令癌症研究、基因編輯和再生醫學成為熱門。而分配到計算機、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預算,不到56億。

美國專家揶揄,再厚的科技底子也架不住旁人追趕,自己預算年年縮減,而中國每年在研發上投入已達4100億美元。

南哥侃時事(一):美國為何沒有“華為”;不做美國生意照樣有錢

美國高通再牛,基站,信號領域也得依靠華為、愛立信等企業

不做美國生意之後

兩年前,澳大利亞情報機構奉美國命令,阻撓華為旗下的華為海洋公司修建一條連接大洋洲的海底光纜協議時,給出了原因:海纜所採用的的硬件和網絡管理軟件均來自中國,和5G技術的情況一樣,有安全問題。華為海洋表示,其海纜安全可以坦然接受評估,因為新技術讓數據被秘密攔截變得十分困難。

海底光纜承載著全球95%的洲際語音和數據傳輸,對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一直在監控海纜數據,且有能力利用潛艇入侵海纜。

南哥侃時事(一):美國為何沒有“華為”;不做美國生意照樣有錢

華為海洋已鋪設完跨大西洋海纜,正建設跨亞非歐的海纜

自2012年,美國國會出臺報告宣佈華為危害其國家安全後,華為海洋再也沒有參與連接美國的海底光纜業務。如今,華為海洋已經成為為該行業的第四大參與者,並在迅速趕超前三名的美國、荷蘭和日本。到2020年,華為海洋將完成共28個項目,佔全球海纜項目的四分之一。華為海洋的客戶多數為發展中國家。

美國還警告那些連接了海底電纜的英法等盟國,不要使用華為技術,但英法等盟友拒絕透露使用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