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漲勢喜人,養豬人的好日子來了?

豬價漲勢喜人,養豬人的好日子來了?

對於盈利不斷惡化的生豬養殖行業來說,市場回暖可能已經不太遙遠了。

中金公司分析師孫揚、袁霏陽在昨日發佈的報告中表示,在低養殖盈利、非洲豬瘟疫情的共同作用下,生豬養殖行業產能去化趨勢已經明確。而春節期間及其後,價格提振信號在本輪週期中首次出現,考慮季節性因素及產能去化進程,預期二季度豬價有望迎來拐點。


豬價漲勢喜人,養豬人的好日子來了?


產能去化趨勢明確

中金報告認為,主產區盈利惡化,且在春節前出現大幅虧損,令中小散戶經營難以為繼。當前養殖戶補欄情緒較差,且近月能繁母豬淘汰量大增,產能去化加速。而考慮國內儲備及進口均較少,也難以改變國內供需格局。整體看,國內生豬產能去化趨勢已經十分明確。

在較低的養殖盈利衝擊下,生豬養殖行業產能已經開始結構性去化,這其中以主產區、高成本線的散戶出清最為明顯。具體來看,報告寫道:

2018年,主產區河南、遼寧等地平均養殖盈利分別為-60元/頭、-154元/頭,對應淨利率水平分別在-4%、-12%。

而8月起非洲豬瘟疫情蔓延,產銷豬價分化,產區再度出現深虧,春節前河南、遼寧養殖盈利最低下探至-265元/頭、-540元/頭,對應當期淨利率-23%、-60%。相比下,散戶完全成本高,虧損幅度也將大於平均水平。

如對標歷史,2018年主產區的平均淨利率水平已經位於歷史低位,且春節前的深虧已經令經營難以持續,抵禦風險能力更差的散戶將因此加速退出。


豬價漲勢喜人,養豬人的好日子來了?


除此之外,中金髮現,當前生豬價格同比跌幅仍然小於母豬、仔豬價格,表明生豬育肥戶補欄意願不足,上游產能仍需加速去化。而隨著三者價格同比的收窄,意味著產能的出清幅度距離支撐豬價趨勢上漲已經不遠。

同時能繁母豬存欄水平持續下滑,2018年10月以來,能繁母豬淨淘汰量持續上升,11、12、1 月淨淘汰了分別為 40、70、106 萬頭,其中1月份淨淘汰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報告寫道:

能繁母豬加速淘汰,不僅可反映出當前低效散戶對持續經營的悲觀心態,也意味著2020年生豬出欄進一步下降的趨勢逐步確定,並對豬價反轉的時間長度和潛在空間形成一定支撐。


豬價漲勢喜人,養豬人的好日子來了?


此外,中金認為,生豬養殖行業高度市場化,儲備凍肉對價格的影響有限,且從歷史經驗看,政府拋儲多存在於豬價位於高點時,且僅通過拋儲防抑價格的過快上漲。

不同於大豆等農產品(000061),國內生豬養殖行業自給率高達 97%,進口量佔比很小。同時,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豬肉主產國,總產量佔全球 48%,達 5500 萬噸,而全球豬肉總貿易量僅879 萬噸,這其中約 170 萬噸已出口到中國。考慮國內較大的體量和較小的潛在貿易量,進口豬肉增加也很難改變價格向上的趨勢。

疫情拉長反轉週期

自 2018年8月非洲豬瘟發生以來,當前全國合計已經發生111例,涉及28省,官方披露數據撲殺數量接近100萬頭。中金認為,這不僅加速產能去化,也將拉長反轉週期,且提升反轉的潛在高度。

報告寫道:

從疫情對生豬產能的影響來看,一是強化產能出清預期,因疫情導致產區盈利惡化,以及養殖戶的存在恐慌心理,均對行業出清起到加速作用;

二是強化週期反轉的長度和時間,因豬價反轉後,疫情導致供給恢復較慢,將催生更高的價格位臵和更長的上行週期。

從疫情對股價的影響來看,可總結為“短空長多”,短期打擊情緒但長期助漲行情,目前已經處於“長多”階段。

具體到不同區域的情況來看,中金認為,在此輪疫情中,東三省均是疫情較為嚴重的省份,且此前的低盈利水平下,東三省的生豬養殖出現大幅度虧損,該區域的中小散戶產能出清也最為徹底,未來豬價具有更強的反轉預期。

從生豬養殖行業整體發展來看,中金認為,此輪疫情下,生豬調運成為傳播疫情的重要渠道,未來養殖行業發展方向將從“調豬”轉向“調肉”轉變。從長期看,養殖龍頭企業拓展屠宰業務的必要性正在提高,未來大型養殖企業拓展下游將成為行業重要趨勢。(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

圖文綜合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敬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豬價漲勢喜人,養豬人的好日子來了?

豬價漲勢喜人,養豬人的好日子來了?

豬價漲勢喜人,養豬人的好日子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