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方合肥行吟之五:一地杏花滿園孝

張行方合肥行吟之五:一地杏花滿園孝

但丁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

《二十四孝》輯錄的孝愛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它是一種理念與精神,是為人的立身之本,是社會責任意識的源頭,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祖國的四面八方,我們隨處可見的傳統木雕、磚雕和刺繡上,常見這類題材的精美圖案,惟妙惟肖,蔚為壯觀。

張行方合肥行吟之五:一地杏花滿園孝

毛澤東曾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啊。……所以說,不孝敬父母,天理難容。”

子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早把甘旨勤奉養,夕陽光景不多時。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些至理名言,字字珠璣,句句散發智慧的光芒,照亮人,鼓舞人,尊老愛幼,大愛無言。

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

走進杏花公園,跳入眼簾都是諸如此類的關於孝道的名言警句,孝心故事,圖文並茂,扣動心靈。這裡是名副其實的孝心基地,愛心海洋。

流連在林蔭道,回味著孝心故事,反省自己對父母子女的關愛,漫步在碧草如茵,花團錦簇的景色中,怡然自得,其樂融融。

張行方合肥行吟之五:一地杏花滿園孝

東大門廣場用花崗岩和彩色道板鋪就,次幹道曲徑通幽,“養怡亭”、“揖秀亭”、“悠悠亭”古色古香,西區“歡樂島”新穎別緻,有很多大型娛樂設施,包括摩天輪,假山小橋巧奪天工,露天舞臺堪稱一流,鴿舍鴿場嬉戲逗人,不但是小朋友們的樂園,更是少男少女喜歡逗留的地方。

“箏笛浦”、“藏舟浦”兩處三國遺址的歷史故事就發生在杏花公園。在清朝嘉慶年間,合肥地圖上杏花公園一帶,還標有箏笛浦、藏舟浦等位置。箏笛浦是曹軍娛樂、休閒的場所,據《廬陽名勝便覽》記載,大戰間隙,曹操攜幾名歌女乘船到此遊玩,船翻了,曹操被救起,妙齡歌女被河水吞沒。而在三國時期,杏花公園附近港汊密佈、蘆葦叢生,張遼與孫權軍隊大戰時,曾將戰艦隱藏於此,故有“藏舟浦”之稱。

春天,這兒風景如畫,遊人如織,令人流連忘返。

步入大門,你就會看見一條長長的曲曲折折的林蔭大道,兩邊生長著一棵棵鬱郁蒼蒼的參天大樹。

有火紅的楓樹,高大的槐樹,還有筆直的梧桐樹,它們上面開著淡紫色的小花,就像吹響了春天的號角。一陣微風吹過,樹葉搖搖晃晃,嘩嘩作響;花兒濃香四溢,沁人心脾。

張行方合肥行吟之五:一地杏花滿園孝

林蔭大道的盡頭連接著一片碧綠的草坪,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草坪上游人熙來攘往。有的在散步,有的在做遊戲,但更多的人是在放風箏。他們放的風箏也不盡相同:有的長若蟒蛇,有的像美麗的小鳥,有的像逼真的戰機,甚至還有的像個大大的圓環!

地上游人來來往往,天上風箏競相爭豔。

碩大的合歡樹纏綿悱惻,密密枝葉宛如綠雲,華蓋似的龐大樹冠,濃陰重重,蔚為壯觀。聽朋友說:合歡樹的特異之處就是樹葉日張夜合,夜愈深香味愈濃。

再往裡走,穿過一個小亭子,便來到了小湖邊。湖面盪漾著一葉葉小舟,上面滿載了休閒的人們。湖邊環繞著一棵棵柳樹,嫩綠的柳條如同少女的髮辮隨風飄揚,在湖水的映襯下,煞是好看。

秋天的杏花公園,彷彿是上帝打翻了染色盤,呈現出紅、黃、藍、綠的漸變色調,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的很難想到,這小小的公園在秋日裡竟然如此千嬌百媚,婀娜生姿。

張行方合肥行吟之五:一地杏花滿園孝

秋天的杏花公園很涼爽,在裡面逛上許久,一點也不會感覺到累,清爽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如果你錯過了綠樹成蔭的夏季,請一定不要錯過色彩斑斕的秋季。

欣賞著美景,默讀孝心警句,心裡暖暖的。

大孝無痕。有一種愛,很小。孝,無須驚天動地,無須甜言蜜語,小處著精神,微處見真情,愛在細微處,一杯水、一張相、一個電話、一個叮嚀,便是生活裡點滴愛的流淌。

孝,貴在恆,愛像溪水綿綿不絕,不管四季變化,時空更迭,孝心當如空際月亮,將淡淡清輝灑向父母,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作者簡介:

張行方合肥行吟之五:一地杏花滿園孝

張行方,全媒體記者、中國散文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中國書畫名家專訪網主編、故宮博物院安徽省書畫考級中心副主任、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安徽工作部總編、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宣傳部長、美國書畫研究院無錫分院執行副院長、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古塬書畫院副院長、著名文藝評論家……

長於散文、詩歌、評論、長篇小說及非虛構等文本創作,其作品文采斐然、情感充沛、旁徵博引、厚重飄逸、氣勢恢弘、張弛有度,立意精巧,充滿靈魂的叩問和哲學的思辨,立體之藝術美感躍然紙上。

出版有:文學作品集《等你回航》

供職單位:全國公安文聯《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安徽工作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