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能打敗項羽得天下,是偶然嗎?

楚漢之爭發生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最終以漢王劉邦勝利而結束。

劉邦不過一個小混混,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為何能擊敗項羽奪得天下,是偶然還是真的憑藉運氣?當然絕對不是,勝利因素有很多,小編分析有以下幾種:

人物性格及遠見

劉邦為何能打敗項羽得天下,是偶然嗎?

劉邦項羽影視圖片(來源於網絡)

劉邦自幼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出身卑微,但是心中有志向,再加上社會上的摸爬滾打,善於拉幫結派,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到了為人處世的圓滑。

劉邦攻取秦都城咸陽沒有遇到秦軍主力,進入咸陽宮後他也曾迷茫過。雕鏤畫棟,曲榭迴廊,步步引人入勝,層層換樣生新。大殿規模雄偉,奇珍異寶羅列四周。宮中美人數不勝數,劉邦端坐正寢發呆。張良及時趕到加以開導,立馬起身封府庫,閉宮室,印軍回到霸上。並與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處死,傷人及盜抵罪,外如亡秦苛法一律除去,凡官吏人民,統可安枕,不必驚慌。吾還軍霸上,待別軍到來,共定約束。令軍士不得騷擾民眾,違令者斬首。此行為,深得民心。

劉邦為何能打敗項羽得天下,是偶然嗎?

楚漢之爭決戰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項羽則生活在楚地的王侯將相之家(楚名將項燕後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導致其性格剛愎自用、狂妄自大,

項羽年輕氣盛,滅掉章邯領導的秦軍主力後,由東向西一路燒殺搶掠,後又將章邯降兵二十萬全部殺死。數日後到達咸陽,殺死子嬰及秦氏宗族,洗劫錢財及婦女分與將士,併火燒咸陽宮及三百里阿房宮。造成人心恐慌,自然就是去民心。再者,項羽入咸陽後種種行為表現純屬洩憤,毫無遠見可言,這可能也與父母教導有關,項燕是他的爺爺,死在了秦將軍王翦手下,所以也有替爺爺報仇的因素在裡面。純屬於情緒支配自己的大腦,註定失敗。

封地及戰場因素

自古成事者無非是天時地利人和,劉邦和項羽封地看,劉邦佔有地利優勢。

劉邦為何能打敗項羽得天下,是偶然嗎?

項羽分封十八王勢力範圍圖片(來源於網絡)

秦朝滅亡後,參加起義的各位領袖及將領都被項羽封王,此時劉邦被封為蜀王。蜀地甚險,難入難出,過去犯人時常發配蜀地,然後將秦朝降將分王關中,以防劉邦出蜀地,蜀地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四周高山圍繞,中間平原寬廣,路有劍門屏障,水有三峽之險,東扼長江,為吳楚咽喉,北有秦嶺是良好的後方基地,進可攻退可守。蜀地實際是給劉邦喘息的機會,因為以劉邦當時的實力根本無法與楚軍抗衡,如果直接與楚軍較量簡直是以卵擊石,佔據蜀地不至於馬上滅亡。

項羽自己回到彭城(今天徐州),佔據梁楚九郡,富饒之地畢竟是兵家必爭之地,周圍還無險可守,一旦遇到戰爭,四面便會受到攻擊和騷擾,彭城與周邊的交通也不便利,水患比較多,物資運輸上全靠人畜,費時費力。

戰場上其中有兩個主戰場:滎陽,滎陽以東是大平原,西為丘陵和山脈,此地是易守難攻,劉邦在此和項羽對峙,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往山裡跑。北面還有黃河能將關中、漢中、蜀地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運來。項羽卻不懂其中道理,對峙良久,由盛轉衰。

固陵之戰中,固陵和垓下之間全是平原,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再加上沼澤不利於項羽騎兵發揮優勢,最終兵敗也是必然。

用人方面

劉邦知人善用,禮賢下士。

劉邦為何能打敗項羽得天下,是偶然嗎?

劉邦和漢初三傑漫畫圖(來源於網絡)

劉邦為何能打敗項羽得天下,是偶然嗎?

先秦古棧道(來源於網絡)

劉邦善於採納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隨機應變。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皆是得力助手,有此三人協助,戰爭結果不言而喻。再者就是他知人善任,許多敵營來的能人都委以重任,韓信就是其一,陳平是魏王的人,在項羽手下卻不能發揮作用,劉邦卻讓他離間項羽集團內部核心領導,也是後來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劉邦曾言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帥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而項羽剛愎自用,如聽取曹無傷的彙報採取措施,怎麼還有流傳歷史的鴻門宴;鴻門宴上如聽取范增意見直接殺死劉邦,怎麼會有後面自刎烏江。

小編綜合以上三點,楚漢之爭劉邦集團勝利那是必然,從攻入咸陽大肆燒殺搶掠,失民心開始,命運就已經註定。烏江邊上難道一點兒迴旋的餘地也沒有了嗎,不是是他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一個沒有堅定信心的人何談成功,又何談東山再起小編認為自殺是他威儀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