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到了终末期,还有必要抢救吗?医生:家属要做好临终关怀

加拿大著名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很出名:“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对于肿瘤科的医护人员们来说,或许也是一样的处境。毕竟,癌症目前并不能完全根治,而面对患者和家属们“治愈”的期望,或许,如何提高生存质量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癌症终末期——最无奈的阶段

癌症的治疗是分阶段的,早期和中期的治疗,通常主要是手术和各种化学疗法,药物的运用不可谓不多,但是具体能够达到怎么样的效果,这个是因人而异和因病而异的。毕竟,哪怕是同样类型的癌症,只要出现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它的发病表现就会存在差异。正是因为这样,处于癌症终末期的患者,状态也是千差万别的。

不过总的来说,在临床上,癌症患者一旦进入终末期,医院往往会婉转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已经不可逆了。

癌症到了终末期,还有必要抢救吗?医生:家属要做好临终关怀

患者到了终末期,还有必要治吗?

一旦到了终末期的患者,事实上都无力回天了。临床上,我国癌症患者总体的5年生存率是40%,这只是一个平均的数据,不同的癌症类型,真实的生存率差别很大。这就导致有些患者在患病之后,在采取的治疗方式上,总是患得患失。既害怕癌症不能治好,又害怕治疗过度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反倒会导致病情加重。有些患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走到了终末期。

到了终末期意味着积极的治疗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意义,因为药物已经难以抵御癌细胞,更重要的是,由于接连不断的治疗,药物副作用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和癌症疾病导致的伤害,开始一起向患者脆弱的身体发起了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通过药物来提高生存质量的话,相比于治疗疾病本身,前者减轻痛苦的方式才是末期患者的首选。

英国医疗机构的一项统计曾经显示,至少五成以上的癌症患者,终末期都是死在了医院而非自己家里。这其中又有很多患者,事实上都是在终末期过度的医疗而被“治死”的。与其在不多的时间里感受痛苦,那还不如在这一点点减少的时间里,享受最后的宁静。所以,终末期的患者,应该把生存质量放在第一位,而非把治疗放在第一位。

癌症到了终末期,还有必要抢救吗?医生:家属要做好临终关怀

很多家庭有难言之隐

癌症带给人的痛苦除了疾病本身外,巨额的花费也往往让人承受不住,而且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考验的也是家属的忍耐力。不是有一句老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吗,在癌症患者的病床前,大多数的家属,能够勉强到及格线以上就算不错了。因为治病本身就是一个烧钱和耗费精力的过程。

这就导致由于前期治疗的大量消耗,家属已经没有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金钱来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了。即便家里有钱,即便有的人用了很大的毅力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能做的事情也非常有限。这份难言之隐,是癌症患者和家庭 共同不能承受之苦痛。

临终关怀很重要

目前,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临终关怀的推广比较普遍,比如在瑞士,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实施安乐死,选择结束痛苦的生命。

而在我国,目前针对癌症末期患者的临终关怀,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线城市的大医院,即使如此,也还不是非常普遍。

事实上,临终关怀所做的本质的事情,就是让患者尽量走得安详。一半以上的末期患者都会疼痛,所以临终关怀的首要,就是要用药物的方式给患者镇痛。目前针对癌痛的药物有很多而且十分成熟,这一点其实不难办到。

癌症到了终末期,还有必要抢救吗?医生:家属要做好临终关怀

其次就是对患者施以安慰,这一点东西方文明存在差异,西方人因为宗教缘故,从来不惧怕谈论死亡。但是我国的观念是忌讳谈论死亡,哪怕是在重病的患者面前也避免谈论。其实,面对即将结束的生命,死亡教育很重要,如何坦然面对,如何心安接受,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味避之不谈,反而会郁积矛盾。

生老病死,不仅仅是癌症疾病,其他疾病引发的死亡,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当死亡一点点降临,无论患者自身是否还有意识,他们已经接受了死亡本身。因为,等待死亡降临的时候,人其实已经死了。尤其是癌症患者,末期的痛苦,不足以用生来承担,让他们有尊严地走,或许更是一种解脱。

#真相来了#

参考资料:

[1]《免疫疗法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中国科学报.2019-8-5.

[2]《国家卫健委:我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升至40.5%》.央广网.2019-10-9.

[3]《临终关怀:绝症患者最后的尊严》.中国青年报.2018-4-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